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析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浅析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发布时间:2019-07-07 03:54:38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关注贫困生的人格及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同时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辅导员工作任务之一。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与贫困生的交流最为密切,对学生的主体思想影响直接而深远。针对目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呈现出的一些问题,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以促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关键词:辅导员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一直备受关注,也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结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任务安排,掌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采用创新方法,开展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推动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逐渐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力度,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为贫困生提供经济支持的局限性
  高校已经认识到在经济上扶持贫困生的重要性,为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物质条件。但随着贫困生数量的逐年递增,高校在经济支持方面出现一些难题,如资助渠道过窄,局限与校内;资助力度不足,贫困生数量的增多导致有限的资金平分到各个贫困生的金额较少;资助形式单一等等。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稳定的机制保障
  由于缺乏稳定的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导致此项工作缺乏持久的支持力,常处于被动局面,进而出现系统混乱、短期行为等。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辅导员针对不同的贫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的引导,但是很多工作都仅局限于表面没有到达实际目的。
  (三)政府及高校在贫困生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目前,政府和高校积极从经济方面对贫困生加大帮扶力度,认为解决了经济问题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生问题,但往往忽略了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所呈现出的问题
  (一)思想问题
  当前,高校贫困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主体状况是积极乐观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党、对国家具有深厚的感情,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成长成才回馈社会。但其中也有一些贫困生出现思想问题,主观认识极端,理想信念时常动摇,感恩意识薄弱,诚信意识缺失,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进取心不强。
  (二)心理问题
  由于自小成长的特殊环境及一直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一些贫困生在心理上有着超出于普通学生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了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甚至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如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这类特殊的贫困生群体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远离集体活动,长期自闭,对待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存在仇视心理,面对实习就业缺乏自信,不积极主动投入到社会竞争,采取消极的态度进行逃避。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辅导员的纽带作用和桥梁作用不可取代,能够时刻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的动态,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励志类活动,激发贫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自信心,勇于接受社会竞争,积极进取。
  (一)积极落实经济扶持政策
  在意识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到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联系。积极落实对贫困生的经济扶持政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经济救助机制,这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及高校共同努力实现。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家庭成长的学生较一般学生而言,易产生自卑、孤僻、偏激的心理。辅导员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引导,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单独交流或侧面了解等途径,加深对贫困生的心理认识,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同时开展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心理培训课程,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使其具备完备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以便高质量完成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的思想观念及其改善手段和途径已无法满足当前教育要求,辅导员应从贫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为其提供广阔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专业调查、实习活动、社会兼职等,使其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社会紧密联系,增强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完整过渡。
  (四)不断增强人文关怀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及优秀党员的带头作用,与这些学生骨干形成合力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怀与帮助。学生干部在平时的生活中与贫困生有着密切的接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干部对贫困生的帮助和关心显得尤为重要,与贫困生成为朋友,帮助其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辅导员,建立学校—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三位一体的人文关怀网络,使广大贫困生在学校里能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怀,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宝泉,贾晓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探索与
  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何芬林,李湘黔.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
  教研究,2007(4).
  [3]黄桂兰.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