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发布时间:2019-07-13 04:00:09 影响了:

  摘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负增效,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乐趣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把时空还给学生。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伙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作用;课堂
  “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这是令很多教师迷茫的问题。讲得多,做得多,怕增加学生的负担;讲得少,做得少,学生的负担是减轻了,可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练得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匆匆收场,教学质量不能真正得到保证。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觉得,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一、营造积极、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
  “落在猫脚里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创设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估算1583÷300=5时,教师提问:被除数估成1500,估小了,除数不变,商5比原来的商大还是小?要求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很多学生马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验证。唯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计算器也行,只要将除数与商相乘,300乘5等于1500,1500小于1583,可知5比原来的商小了。”或许这对我们每个老师都是一种启发,那就是相信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去做,我们要做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又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时,请学生模拟去商店购物,一个学生只购买了1只气球,每只1元,列出1×1=1的算式,老师认为太简单,欲将其擦去,可学生偏不让,对老师说:“三个1数字相同,但各自含义(单价、数量、总价)却不同。”是呀,我们又怎能否定他呢,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没有负担。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乐趣还给学生
  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学问”,千万不能演绎成枯燥的数字,应该使之成为跳动的音符。特别是一些在生活中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更应该把其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地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一次次实际应用中,深切地感受到课本里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通过应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问题,真正改变课堂里教师唱主角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彻底地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份作业:设计“一份春游活动方案”,要求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程序等在活动方案中要体现得当。由于“春游活动方案”为学生喜闻乐见,这一开放性的作业由时间为线索,结合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低年级学生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如,我教学《时、分、秒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巧妙而快速地分清钟面上的三根针,我把它们编成了儿歌:矮个子大哥叫时针;高个子弟弟叫分针;细腰妹妹叫秒针。然后我请小朋友们边观察边领悟: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编?先请小朋友观察时针是怎么转的,再请小朋友观察分针又是怎么转的,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即60分。此时,有个小朋友已经忍不住了,说道:时针大哥就是因为走得慢,不爱运动,所以长得又矮又胖。用同样的方法,请他们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转动情况: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要走5圈。通过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同学们一下子就把时针、分针、秒针给分开来了。同时,因为儿歌很有趣,这种“民主、快乐”的教学气氛,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的乐趣还给了学生。
  三、尊重学生,把时空还给学生
  1.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一样,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这与前面所提到的是相呼应的。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2.留足思维的时空。一个问题提出以后,不能忙于点名回答,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思考的速度也不同,几十个人,总有快有慢。因此,老师应留足思维的时空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思考起来,从而使他们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3.不要设计过于完美的过程,要留出一些时空让学生自由发展。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去适应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与自己的要求相符合。但却不可牵强附会,让学生死套我们所设计好的方案。如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应用题时,我将习题“雪碧每瓶6元,蛋糕每块5元,柚子每只4元,现在买雪碧2瓶,蛋糕2块,柚子3只应付多少钱?”改编为“雪碧每瓶6元,2瓶装1盒,每盒11元;蛋糕每块5元,2块装一袋,每袋9元;柚子每只4元,3只装一包,每包10元,怎样用50元钱把这三样物品都买齐,并且把钱正好用完?”请学生根据需要设想出购买方案,并填好表格进行汇报。学生们会发挥各自的独立见解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做题时兴致盎然,汇报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伙伴还给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知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力求在实践活动中营造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给予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则要由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加强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
  如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它的重点不是单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知识,有针对性地来解决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先是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明确节约用水的实际意义,然后让学生自主参与确定前期调查任务、调查方式,制订出调查方案,为学生的实践调查活动做好准备,使学生树立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勇气。第二阶段的活动,我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调查、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和数据,了解掌握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如想要调查出一个滴水水龙头一天白白流失多少水,在那里观察一天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合作,综合运用计算、统计、计量等数学知识,还要注意收集身边浪费水的现象。对于这些,学生都要亲身经历、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等能力,还锻炼了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最后,通过各小组的汇报,再现了学生的调查活动情况,数据的展示使学生感到震惊,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理解水与人类生存生活的紧密关系。在以上三个活动阶段中,学生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使调查活动确实有效。在数学课堂中,也只有立足综合应用,着眼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新课标“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的理念。
  综上所述,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我们的学生愿学、乐学、爱学和会学。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辨志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