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优卷"中的"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有哪些
 

"优卷"中的"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7-16 20:56:17 影响了:

作者:孙绍振

语文学习 2013年08期

  2010年福建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有一位考生写了这样的文章,被评为“优卷”,全文如下:

  只待蓦然回首

  在生命的纵横阡陌,踽踽而行,或见落花翩跹衰草盘桓,或经流水人家榆柳娉婷,或恍然听见悠远山谷中传来的黄鹂声声清啼,或一路尘满客袍。在行途的终止,我站定身子,蓦然回首,曾经的舟车劳顿原来是用以抵化一个明媚的春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们或许都曾像格林兄弟,在面对零碎的情节,无法预知它与未来有怎样的串联。对看似白费的努力不免心灰。可是,这联系一直都存在着,如一条透明的丝线纵贯历史的长空,酬我们以璀璨的银河,只待蓦然回首,验证曾忠于心声的无悔。

  几时看过《康熙大帝》这壮阔豪迈的帝王史诗,惊羡于作者非凡的叙事能力和渊博的才学。后来才知。作者凌解放,学历尚低。在下放农村的年代里,他用劳动之余研读了许多古文史书。谁也无法理解这样的痴迷能为那个萧艾遍生的年岁带来什么。而就在一次研讨会上,凌解放突发奇想将目光投向那个开创盛世的康熙大帝。以二月河为笔名,那些了然于心的史料经帙真如河流般汇成浩瀚壮丽的海洋。他填补的又岂只是一个帝王的寂寞?他是为文学的画卷上那空白的一角,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蓦然回首,那些枯坐灯下的岁月仿佛都充盈了起来,饱满而鲜艳。

  人们常常以为,成功多带有偶然性,殊不知,智慧女神的光芒更胜过幸运女神的眷顾。只有始终撇拭身外的杂音,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呼唤,也许《格林童话》的成功就不会来得那样迟。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总是暗藏奥秘玄机。横陈在我们面前的荆丛,萦绕于身畔的夜雾,甚至由自我衍生的孤独,都是命运的安排。当我们剥落虚无,触摸心壁上的纹脉,点亮梦想,哪怕灯火阑珊,也必定能照亮一寸欣喜的脚印。

  当我摊开掌心,无数的掌纹仿佛凌空而起,泛着萤火,交织成神秘的幻象;霎时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古镇,转瞬又融成玉龙雪山的清澈雪水,忽而一面经幡扬起庄严的图腾,最后耸立起一座孤崖。我临崖垂望。崖下是一面澄静深蓝的湖面。我可以窥见,那一个钟爱诗词、沉醉文学的青衫少女,凌波而来,在历史蓦然回顾中,化羽涅槃……

  这篇高考作文优卷,粗粗看来,驾驭文字的能力是第一流的,不要说在现今的高中生中是凤毛麟角,就是拿到新中国成立前,或者五十年代中期,亦当是佼佼者。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朋友,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针对这样的文章,发表了严厉的批评。她站在思想的、文风的高度上,批评这篇文章是靡靡之音,意指它太过于柔弱、软绵绵、萎靡不振。本来,文章第一段把成功的必然与偶然的回顾结合起来,用富有感性的、诗化的语言表述,虽然花哨了一点,但总体上提示了文章的意脉:“成功多带有偶然性”,“都是命运的安排”。作者可能是觉得把文章的题旨这样鲜明地表现出来,不够生动,不够有文采,就用了这么华丽的形容和排比来装饰:一路莺啼燕语,桃花流水,目迷五色,景观应接不暇,舟车劳顿,仆仆风尘,到达终点时,“蓦然回首”,才发现不过就是“抵化一个明媚的春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殊不知,这么复杂的形容使原本并不复杂的意旨发生了混乱。本来“只待蓦然回首”的意蕴是:反复寻求美好而不得,蓦然回首,来得轻易。这里隐含着从难到易,从茫然到发现的矛盾的转化。而叠床架屋的形容却把题旨混杂着从美到美,从易到易,从欢欣到欢欣。这就不但未能使题意鲜明,反而使题意芜杂了,不鲜明了,也就谈不上生动了。

  作者的文字修养显然不俗,但是,优长也是不能放任的,需要根据题旨来调节、控制。可惜作者对此显然毫无自觉。不但在开头没有控制,在结尾又来了一段画蛇添足式的抒情。结尾段的核心就在:临崖垂望,在蓦然回顾中,一个沉醉文学的少女凌波而来,化羽涅檠。有了这样的语言,意脉已经完足,文采也可称灿然,可是作者对自己的“锦心绣口”不忍节制,结果绕了几个弯子,从掌纹到萤火,从江南古镇到玉龙雪山,从图腾到孤崖湖面。这样“绕树三匝”式的结尾,完全是画蛇添足,把自己的优长变成了缺失。

  当然,这样的毛病,是文风性质的,在中学生作文中,属于高级毛病,一般水平的学生还犯不了这样高级的毛病。就这篇文章的整体来看,除了这两段以外,其余部分均堪称优秀。首先,其命题立意是从格林兄弟的事件中总结出来的,应该说还是切题的:零碎的情节和历史牵连,目迷五色,于蓦然回首之间,才发现其真谛。以后,文章就沿着这条逻辑展开,把作家二月河的成功也归结到“蓦然回首”上来,“那些枯坐灯下的岁月仿佛都充盈了起来”,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得到拓展。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思路还是把握得住的,当然,只是下了结论,还缺乏具体分析:蓦然回首的偶然,将格林兄弟的困顿转化为成功,其必然的条件是什么,例如,转换价值观念,从文化历史中发现文学价值。如果能够这样,主题思想就不会停留在蓦然回首这一个层次,层次上就有了深化,论点就有了发展,就用不上华丽的辞藻来凑字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耽于华丽辞藻的原因,乃是为了掩盖思想的贫乏。

  一、词采华茂为什么不着边际?

  2007年广东高考以“传递”为题,下面一篇文章,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游子的目光,朝北消瘦

  平仄数十字,你将那对故乡深沉的爱传递千年,让后世的我,仍能从一词《苏幕遮》中,看见你这游子的目光,朝北消瘦。

  碧云天,黄叶地。浅浅的白云赖在蓝天的怀里,轻唱着歌谣。风把枝头的叶子带进大地母亲的怀抱,却还有不尽的叶子向下飞旋。那是大地母亲怕它们冷,要搂它们过冬。那你呢?谁伴你过冬?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你的乡愁蔓延开来,漫成一条河,直达山的那一边,接住了斜阳。那是故乡的方向呵!你将乡愁折成一只纸船,即使没有航标,也未迷失家的经纬度。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夕阳挂在天边舍不得走,舍不得你这满心秋寒的孩子,你却与那芳草一起,逃离斜晖。你说,不是我们无情,而是心壶已装得满满的,怕一与那同落故乡的夕阳相遇,思念之水便会溢出,淹没天地……

  羁旅思,黯乡魂,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你只有在梦里,才能放下你的思念,因为在梦里,你已回到了那使人魂牵梦萦的家。背景是阡陌一片炊烟阵阵,而不是千嶂里黄沙闭孤城。你一次次地蹀躞在乡土上,贪婪地嗅家乡泥土的味道,恨不能用天下最大的袋子,把一切一切都装了去。在梦里,你笑了,笑得像个孩子,那么满足。真想让梦神拉住你的衣裾,别让你醒……

  独自楼高莫凭栏。你一个人登上高楼,想眺望到什么,却一无所获。以为有明月相伴会不那么寂寞,却忘了夜空那轮,也是孤单一月呀,只会愈发清冷。你笑笑,说:“冷!”然后转身下楼,徒留你的影子,在高楼,继续对月叹息。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你拼命地灌酒求醉,醉了才再记不起故乡那青翠的山那温柔的水。可是你失败了,你醉不了也忘不了,却饮出两行清泪,滑过唇角滴入酒中,荡开一圈令人心颤的涟漪。你听见一曲调子,哀转与天地间,那是离曲。你说这酒,是离人酒。你说那泪,是相思泪。

  词的平仄仍千古流传着,千年后的我竞被一首词传递来的切切深情震撼得心疼不已。历史的山谷中,还有多少文人传递着他们的痴、嗔、爱呢……

  第一次阅卷评分,该文得了满分60分,评语中指出了很多优点,比如,说这“是一篇意蕴厚重、情感沉郁的考场抒情散文。考生的积累相当丰厚”,“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笔法,把一个愁肠百结的悲情游子刻画得让人心生爱怜、思绪飘飞”。但是,毛病也就出在全文把一个“悲情游子刻画得让人心生爱怜”上。因为,“悲情游子”和命题的要求“传递”不相切合。文章经过三轮研究,最后判为42分。为什么在语文上具有如此丰厚积累的考生却写出这样并不切题的文章来?有人认为“都是穿靴戴帽惹的祸”!(何勇涛《都是“穿靴戴帽”惹的祸》)作者对穿靴戴帽这样解释说:“所谓‘穿靴戴帽’,比喻说话作文在开头和结尾硬加进一些空洞的套话。”但为什么要把这些空话写到高考这样决定命运的文章中去?因为这些空话不是一般的话,而是诗歌,不是一般的诗歌,而且是经典诗歌。经典诗歌的权威性,如果运用得当,当然比一般的话语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经典的话并不空,为什么到这里,变成了空话呢?因为不切题,不是自己要说的话,扭曲了自己的心思。

  文章开头引用范仲淹的词,由此再引申到“对故乡深沉的爱传递千年”。这句话有可能能够成为立意的核心,条件是,扣住了考题“传递”,范仲淹的词就可能落实到“传递”自己的乡愁。但是,文章写下去却离“传递”越来越远。

  “碧云天,黄叶地。”这一段不但离开了命题,而且离开范仲淹原词的主题。范词每一意象都浸透着悲郁的乡愁,可是这里的黄叶就是欢快的,居然轻唱着歌谣,向下飞旋,是接受母亲大地温暖的搂抱。范仲淹写的是,归乡不得的忧愁,而这里却写成了自由地回归大地,这里的意脉可能蕴含着叶子“传递”着爱。可是意蕴并没有在语言上落实,作者的思路被黄叶回归和大地接纳的诗意干扰了,未能扣紧黄叶落下“传递”了什么样的诗意的信息。整篇文章都在为范仲淹的词作阐释,一直没有摆脱被动追随,结果就是意脉与命题频频擦肩而过。“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把乡愁写成“一条河”,向着“故乡的方向”,“未迷失家的经纬度”,这与“传递”的题旨,可能只是差之毫厘,但行文却失之千里。

  至于说“羁旅思,黯乡魂,夜夜除非,好梦留入睡”一段,写到梦里,已回到了家乡,强调的仍然不是“传递”,而是“恨不能用天下最大的袋子,把一切一切都装了去。在梦里,你笑了,笑得像个孩子”。可惜作者并没有把“袋子”、“瓶子”和“传递”联系起来,意脉又一次脱离了题目的轨道。写到“独自楼高莫凭栏(按,作者的记忆有误,应该是‘明月楼高休独倚’)”,写登楼眺望,却一无所获。明月高楼,本来是传递乡愁的,这么一写,就反过来,变成传递的反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你说这酒,是离人酒。你说那泪,是相思泪。”写到这里,已经与传递一点关系没有了。这里好像不是作者在按着自己的立意运用范仲淹的词,而是范仲淹的词在牵着作者的鼻子走了。

  如果这样的分析没有太大的错误,则文章的缺点似乎不仅仅是在开头结尾穿靴戴帽,而是整篇文章都在穿靴戴帽。严格地说,并不是穿戴了无用的靴子和帽子,而是不但戴错了帽子,穿错了靴子,而是全身都穿错了衣服。

  这样的文章,从确立自己的主题方面来说,是不及格的。

  终评小组给出了只能得42分的原因——明显穿靴戴帽,除去开头和结尾,说的都是乡愁,内容和话题脱离,显得牵强;标题故弄玄虚,不读文章根本弄不懂是什么意思。

  二、朴实无华为什么获得高分?

  与上篇文章不同,另一篇文章《在传递中发展》,看起来,材料上颇有些不够准确的“硬伤”,最后却得了54分。

  在传递中发展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文化在传递中步入辉煌,科技在传递中发展,人类在传递中成长。在我们的生活中,传递无数(处)不在,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经验传递给我们,老师们把文化知识传递给我们,我们总是活在接受传递与传递者之间,我们总会把接受的事物在我们的心中加以提炼,加以升华,加上自己的见解,而这个过程,就是发展。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传递。从书法的发展中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从古老的篆体,到秦朝的小篆,再到棣(隶)书、楷书、行楷、宋体、草书,最后发展为百花齐放的书法艺术。这一个过程中就包含了一代代人的传承发展,从繁到简,从古到今,一代一代的书法家们在接到前人传递的技艺后,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为一代又一代、一种又一种的字体,若不经过这一代代的传递,仅凭一代人便可以把书法提升到如此高度吗?这显然是天方夜谭。

  传递的核心是发展。在小说中常能看到这样一段话:“如今为师传你本门武学,望你能把历代祖师传下来的武艺发扬光大。”这种武侠小说的情景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也客观地反映出人类希望通过传递来把学问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人人都在关注奥运,人人都在期盼奥运,其实奥运的精神也是一种传递,而这种传递也是为了发展。奥运精神,在一届一届的传递中,从最初的“更快,更高,更强”发展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奥运精神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和平、环保、竞技、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社会科学体系,在一站一站的传递中,从一个岛国的国民运动会发展到了一个普天同庆、全世界同乐,甚至连战争也要为之停止的盛大节日。而每一站的传递都蕴含着发展的需要,所以说,传递的核心是发展。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传递,也见证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传递,我们了解了儒家学说如何在一代代的传递中发展,目睹了基督教如何在传递中壮大。玄奘天竺取经,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又一次的伟大传递告诉我们,传递中需要发展,发展才是传递的根本目的。因此,让我们背负着前人的希望,运用我们的智慧把前人传递到我们手中的东西发扬光大,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辉煌的痕迹吧!

  评卷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篇考生在考场上写出来的、没有经过打磨的、比较粗糙的好文章,表现了考生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又能够运用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材料论证中心论点。”但是,据报道这个评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为“嘘声一片”。这可能与评卷最后的评语比较抽象有关。说它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没有具体阐释:它深刻在哪里,创新又在哪里。

  我想,在说文章深刻之前,应首先说,它的立意集中鲜明统一,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比较广泛的概括。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与抒情散文不同,它不像抒情散文从具体个别的感性事件出发,它的优长在于,从普遍的概括抽象出发。概括越是有广度,便越是有抽象的高度。文章之所以给评卷组以深刻、创新的感觉,主要就因为它概括的广度,议论文有了广度才可能有抽象度,从而才有深度。这从第一段就可以看出。作者先从技艺、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概括,这既有广度,又强调历史的深度,抽象的质量是比较高的。但是,作为议论文,一味求概括的深度和广度,就可能陷于枯燥,文章接着就辅之以感性的语言,从师长、父母等感性经验方面,提出“人类在传递中成长”,“活在接受传递与传递者之间”,“这个(传递的)过程,就是发展”。这就不但丰富了,而且发展了传递的内涵。

  文章接下去扣紧传递就是发展,但不停留在抽象议论上,每段都有具体事例。

  议论文举例一般有两种:第一,具体的个别事例;第二,概括性的普遍事例。大致又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个别的事实,这对论证普遍原则来说,可能成为逻辑上最忌讳的孤证,故一般以历史概括性事例为上。二是,事例无限,举不胜举,当以少胜多,能举一反三者为上,故应避免人所共知,力求出奇制胜,追求陌生、新异。文章的第一个例证是讲书法史的,属于概括性史实,在考卷中应该说是不俗的。当然,其中具体表述有些简单化,把字体的丰富复杂简单化为先后顺序。但是,瑕不掩瑜。下一个段落举了两个实例,第一个从小说中来,不够权威,不够准确,比较勉强。第二个,奥运精神的发展,则十分新颖,从最初的“更快,更高,更强”发展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和平、环保、竞技、理想等方面的现代社会科学体系。话语简洁而且到位。

  如果再这样一个一个举例下去,文章的结构就可能比较单调,缺乏变化,主题也可能在平面滑行,难以深化。最后一段换了一种举例方式,就是多个事例的概括性列举,从基督教到玄奘再到张骞扫描式的罗列,将主题(结论)果断地上升为“传递中需要发展,发展才是传递的根本目的”。

  应该说,这个学生抽象议论的能力和素养是相当高的,如果不是书法史实上有瑕疵,一些例子比较薄弱,包括把张骞放在玄奘后面这些小毛病,完全可以得满分。这样的好文章才得了54分,居然会引起“嘘声一片”,可以想见,发出嘘声的人士中,当有不少是南郭先生。

  三、才华横溢的文章为什么评价悬殊?

  2009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以“门口”为题,下面的作文引起了极大的分歧。

  站在我家的门口

  我家门口站着一条狗。

  这是条普通的狗。黄色皮毛,粗短四肢,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好一只正宗的流浪的土狗。

  然而狗先生,您为何站在我家门口,似乎我家并没有养过类似的狗,同样也没有养年轻漂亮的西洋狗,难道你是来骂我的?不对,你的眼神告诉我,你是不屑做这种事的。你的后腿是跛的,这一点我很好奇,是怎样跛的呢?是路见不平,露牙相助,被小偷打跛的?是狭路相逢,争风吃醋,被同类咬跛的?还是乞讨时被别人打跛的?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是一种勇敢而可怜的动物,我现在考虑是不是邀请站在我家门口的这位狗先生留下来,但我毕竟只是个弱小的书生啊!

  正当我想开口挽留这位狗先生时,与我对视良久的“他”肚子“咕噜”一响,“呜咽”了一声。走了。

  接着,来了一位猪,站在我家门口。

  猪是一种哺乳动物。生来便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喀嚓”一声便成人们口中的美食。

  我家不养猪,我很好奇这头猪是如何逃离猪圈,逃离农村,来到城市,来到我家门口。这肯定是一位英雄的猪,为表示尊敬,我用上了“位”,而不是其他的量词。有了前一位狗先生的教诲,我开始想猪先生是不是向我求助的。然而猪先生啊!如你所见,我不过是个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你是一个英雄的猪,你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应当是您来拯救我啊!可惜,显然猪先生并没有为我的话所动。那充满智慧的小眼只是盯看虚空的某一处,沉思着,沉思着。

  这是一头智慧的猪,我想到,它应该在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惜我语言与它不通,要不可以和它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以及讨教一下金融危机等问题。我悲哀地想到,或许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参加高考获得文科状元也不为奇,我沮丧地望了望这位猪先生,最后还是把门关上了。

  忽然,门口站着一个人。

  这回终于正常了。是谁?有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那样我就死也不开门,把门反锁。细看,他是个年轻人,白衬衫,牛仔裤,从口袋中拿出钥匙,居然打开了门。

  啊,原来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否定者表示,文章读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不排除有“恶搞”的嫌疑,属于不及格的作文;而肯定者则认为文章内涵深刻,颇有卡夫卡的味道: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人言人殊,暂无定论。几经争议,文章得到了五十余分。

  文章的评价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分歧,原因是不在少数的评卷者在几个方面读不懂。

  第一,对于一般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作品,他们并不缺乏必要的学养,但是,对于这样一篇现代派作品,知识结构的残缺使得他们“一头雾水”,现代派作品往往是超越感性审美的,形象带着寓言式的象征性,诗意与审美并不是它的追求,相反,形象背后的抽象的理性,并不排除审丑理念,强调人的生存状态的荒诞。

  在这一点上,专家组认定其以“黑色幽默小说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应该说是到位的,指出文章揭示了“人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如‘忠诚’、‘勇敢’,如‘冲破牢笼,奔向自由’,如‘智慧’”。这样的概括是很深邃的。特别是“以至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是抓住了作者立意的关键的。

  但是,要真正读懂这篇寓言式的文章,读出它艺术上的好处来,还要有更具体的分析。

  这只狗是很丑的,“腥臭的大嘴往外滴着口水”,“后腿是跛的”,而且这种丑,既不一定是“见义勇为”的后果,也不一定是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这只狗又是自尊的,对我(人)是不屑一骂的,它还是“忠诚的”、“勇敢的”,虽然它又是“可怜的”。正是因为这样,它对我的慰留是不屑一顾的。在它面前,我(人)更感到自己是“弱小的”。这里隐藏着现代派文学很深的寓意。那就是,即使在这只跛脚的丑陋的狗面前,人在精神上也是弱小的。这不是任意的“恶搞”,而是一种艺术流派的原则的体现:不是人性美,而是人性不美。它和一些教师所熟悉、认同的现实主义,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人性的美是不同的。

  猪的形象矛盾更为尖锐。一方面从表面上看,它是没有精神生活的:“吃了睡,睡了吃。然后肥了,送进屠宰场”,强调的是,猪是纯粹的畜牲。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畜牲面前,人(我)也没有任何优越感。因为猪之所以能出现在我面前,就说明,它“能冲破牢笼,冲破命运,奔向自由,而我却要受种种枷锁,背负种种负担”,不能自拔。相比起来,猪才是“英雄”,而自我却是“弱小到不能再弱小的人”,虽然人(我)能够思考“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金融危机等问题”,但还是不能不感到猪“比我还牛”。

  如果缺乏对这种流派的文学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不同的起码理解,当然看不懂这篇文章。现代派文学的形象表面上是写实的,实质上是象征的。不论是狗还是猪,和人的对话,都是某种抽象的意义的象征,象征从感性上看是虚拟的,从实质上,也就是从哲学意义上看,又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邃写实。

  这里隐含着对人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调侃和讽喻。

  看不懂这样的文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现代派的象征性没有起码的理解。特别是最后一段,门口来了一个人,怎么一下子又变成了自己呢?其实,这个“人”象征的虚拟性更强了。为什么要说,他既可能是“收水费、电费、管理费的,也有可能是收网费的,也有可能是小偷、杀手”呢?这就是说,这一个人,不是个别的人,而是一切人。最后为什么又说,这个人就是自己呢?象征寓意很清楚,那就是这一切人,包括自己,自己刚才和狗、和猪的比较的弱小感,是属于一切人的。

  专家组的评语说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这个理解,其可议之处是,和一切人有机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我”,与作者本是一回事,变成了两回事。其实,身份多种可能的人变成“我”的寓意,就在提醒一切人和这一个人是一样的。

  这种人的象征化艺术方法,也就是人的抽象化,而在强调感性审美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是大忌,可是在追求抽象的概括性的审丑的现代派小说中是常见的。

  此外,对本文在语言方面的妙处毫无感觉也是读不懂的一个原因。

  专家组的评语说,文章“表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完全是空话,是毫不触及文章语言特点的通用标签,而本文最精彩的语言特色是反讽。如“正宗的流浪狗”、“狗的眼神告诉我”、“不屑”骂我,“你是一个英雄的猪”、“这是一头智慧的猪”、“和它(猪)讨论一下牛顿三大定律、霍金的时间猜想”,“这位猪先生比我还牛”,这样的词语搭配,如果以一些教师热爱的“规范”来衡量,可能要被判为不通。专家组可能多多少少感受到了这一点,故在评语开头定位为“黑色幽默”。但是严格的黑色幽默的定义应该是“找寻不到凶手的恐怖”。这里显示出来的荒谬是虚拟的,它不是一般缓解对抗的幽默的会心而笑,而是参透生存困境的审智的孤独的冷笑。

  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杰出的,这样的作者,无疑是才华横溢的,这样的创造性,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本该得满分,可是,最后只给了五十多分。可以想象,这是专家组中肯定派对反对派的妥协。妥协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文章也没有完全读懂,底气不足。正是因为这样,有报道说,“专家们也指出,由于选择了这种非常规的表达方式,文中形象所包含的意义有模糊性,会影响读者对主题的理解”。完全是糊涂、庸俗之见。我们的阅读理论不是一直在强调多元解读吗?形象的“模糊性”不是更有利于多元解读吗?

  在全国来说,这也许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有职业自尊心的教师来说,则不能不把它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警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