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战争电影2018 [从人性深处反思战争]
 

战争电影2018 [从人性深处反思战争]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5:18 影响了:

   中国传统的战争题材文学,一直以歌颂英雄、注重胜负为主,直到最近20年,才开始出现超越传统,以反思历史、反思战争为主旨的作品,但也许是受传统影响和政治束缚太深,在我们的战争题材文学中,不乏故事曲折与叙述手法巧妙的作品,却很少能看到真正关注战争中的人,深入透彻地展示战争中人性,具有振聋发聩思想内涵的作品。这也许是中国一个多世纪饱受战乱却很少出现优秀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方方的中篇小说《武昌城》在这方面做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
   小说写的是80年前北伐战争时期的武昌之战,故事场面大,人物多,情节也复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它没有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在通过战争中人的遭遇,揭示战争对人的伤害,表现出对人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性历史的反思。小说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战争对人的伤害,一是在物质层面,战争导致了武昌城内普遍的饥馑,消亡了无数年轻和不年轻的生命,尤其是美丽善良的女学生洪佩珠的死亡,更使人萌生对战争的憎恶感。事实上,小说也写了战争对人心灵的这种影响,那个原本快乐无忧的小女孩喜云,经过战争的磨难,变得沉默寡言,显然,战争将伤害她的整个人生。
  小说所写的第二个方面是精神和文化层面,这也是小说最深刻的地方。这种精神体现在以军人为中心的战争文化上。经过几千年人类历史的发展,战争形成了自己的规律,自己的法则,这些法则在人心灵和社会文化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人们构成了伤害。小说中的北洋军司令刘玉春就是一个例子。他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并且,作为守城的最高首领,他也清晰地知道守城行为没有任何军事意义,它只能对老百姓构成大的伤害,但是,军人的规则胜过他的良心和理性,“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信条使他成为战争的工具,也成为武昌城百姓惨剧最大的元凶。小说的另一个人物,也是小说主人公马维甫的遭遇更具有代表意义。他比刘玉春更清醒,也更敏感重情,并且最终,在所爱的人悲惨离世和守城无望的情况下,他背弃了军人信条,服从了良心和道德,以弃城的行为换来了许多人的得救。然而,他的行为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甚至被简单地谴责为背叛者而受到唾弃,最终只能在失落和矛盾中自杀身亡。应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谴责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开城迎接进来的革命军,由此可见,战争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不只是哪一方面而是所有军人的心灵中,他们已经被战争观念所异化,所伤害。正是在这里,小说深入到了我们文化的深处,也抵达了人性的深处――因为人性并不是完全抽象的,它与文化有着深切的联系。正如刘玉春曾经将他的选择解释为“宿命”,他,尤其是马维甫所遭遇的矛盾和痛苦,既是人性的悲剧,也是文化的缺陷。小说既是对战争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切反思,也是对战争中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
  小说一方面体现了女作家创作所特有的细腻,小说在人物心灵细微的跳跃上,在对死亡、苦难的渲染上,都体现了相当强的感染力。尤其是对女主人公洪佩玉的塑造,将其纯洁真诚渲染得相当成功,她对陈明武的爱情,以及马维甫与喜云母亲短暂的心灵相知,都颇具感染力,尤其是他们最终都遭遇到惨烈的结局,鲜明的对比效果凸显了作品的意图。但作品又不是一味地温婉,它的艺术风格是温情中透着冷峻,艺术结构上也是细致与宏阔的结合。它将人的心灵放在战争这只烤箱上炙烤,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将文化深处的非人性,作了严厉的拷问和人道主义鞭挞。小说体现出了相当深邃的思想力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