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及相应对策 对国产手机的相应对策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及相应对策 对国产手机的相应对策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1:29 影响了:

  摘 要: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理解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新课标所制定的阅读技能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有几个不利因素制约和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和技能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阅读能力 不利因素 相应对策
  
  引言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理解和获取书面信息,有效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了明确的规定。阅读速度和技能是阅读能力的标志。在具体实施“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高中一年级新生,尽管不少人在中考中获得高分,但在英语阅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几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技能的养成,致使他们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
  本文试图对这些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作一粗略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根据教学观察、与学生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1. 背景知识的缺乏
  
  阅读材料常常反映出一定的非语言性要素,如人文、政治、科技、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背景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其阅读理解。
  因此,在学生对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中的非语言性要素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教师应提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扫除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和引发问题。另外,鼓励学生善于激活、调动自己的知识网络和经验。
  
  2. 兴趣不足
  
  学生阅读兴趣大小与选材密切相关。学生对材料感兴趣,则会更好地理解内容。选材过难过窄以及印刷质量差,都会导致阅读兴趣低落。Cunningham曾对提高阅读理解力的诸要素作了综合性研究并提出:较容易的材料(阅读时平均理解率达80%)能使学生取得较理想的进步。
  针对这个问题,要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选材尺度。所选读物要难易程度适中、语言纯正地道,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阅读训练初始阶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严格控制生词量,让学生阅读篇幅小,常用词多、句型集中,句法结构容易的材料(如《新概念》英语)。其次拓宽阅读的范围。给学生提供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文字材料。题材上看:有人物介绍、科普常识、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体裁上看:包括幽默故事、神话传说、议论文、新闻报道、书信广告等。条件许可的还涉猎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3. 动辄翻词典
  
  一遇到生词便求助于辞典,打断了阅读时思维活动的连贯性,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尤其在不允许查词典的情况下,阅读水平就会明显降低。
  对此问题,可采取这样的解决方法:首先使学生认识到查辞典并非是学习生词的最好方法。这不利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且辞典里的汉语释义往往不是原文的绝对等值。在查辞典之前,至少有以下几种猜测、推断词义的方法:(1)上下文提供的语境线索;(2)构词法;(3)拟声词;(4)经验;(5)同义反义关系;(6)信号词(如用来下定义、举例、解释、对比等标记用语)。
  
  4. 重复阅读
  
  即回视(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者唯恐遗漏要点内容时,返回到句首甚至段首重读),使信息的扩展、逻辑推理和理解材料内容受到影响,严重挫伤阅读信心。其原因一般有:(1)没读懂或者一知半解。(2)生词较多,即使猜测词义也需要思考的时间,且对所猜的词义犹豫不决。(3)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统摄句、段、文的要旨和主题。
  针对性的策略是:首先对阅读材料的难易度给予有效的控制。激励他们敢于一口气越过障碍看到底,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Berlyne从对注意力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只有当刺激物既不简单又不太复杂时,人们才能保持最长久的注意力。”所以,训练开始阶段头两周内最好先选择容易阅读的材料,每次练习十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在视线移动上,而不受内容理解的羁绊,逐步养成纵式阅读习惯,让学生视线专注于阅读材料的每行中央,上下移动。同时余光扫视左右两边的文字,按意群向前跳读。在每个意群中,把重点放在实词上。抓住文章的主旨,摆脱抠语法和英译汉的习惯。对已养成回读习惯的学生,指导他们用索引卡从上向下移动,遮住刚刚读过的一行。
  
  5. 词汇量小
  
  词汇量是英语阅读的基本要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作保证,就会发觉一篇文章生词很多,读起来很困难。解决的办法是:重视平时的词汇积累,掌握单词的使用环境及其搭配关系。除了熟悉单词的核心意义外,还需根据上下文线索,丰富所学词汇的延伸和转借等意义。提倡直观式、联想式记忆,不赞成突击式的死记硬背词汇表。勤于阅读是巩固扩充词汇量的最佳途径。
  
  6. 多余的习惯动作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摆头、用笔尖指着逐词来读、常伴有出声动作。这些坏习惯不利于把一个句子的几个单个词汇的意义组合成一个完整句意这种技能的培养。由于阅读时专注于每个单独的词,向大脑传送的是“弱信号”――看上去是一大堆互不相关的信息,以至于大脑无法集中于整篇文章的内容上,令人疲倦。视幅狭小加上太多的准发声阅读使阅读速度降低了一半,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有效的对策是:发现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进行速读训练,增强语感。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思维同语言之间相互反应的积极过程。阅读是眼和脑的体操,要具有高的阅读水平,则须“眼明脑快”,对外来视觉信号迅速加工和处理。训练学生在默读时,眼睛要抓住成串的文字,搜索有具体含义的意群,连贯扫读,保持流畅的、合逻辑的思维不被割断,捕捉表达整篇文章重要文意的关键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重要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等)。例如:读《新概念》第二册第14课时,就训练学生把文章句子划分为若干较大意义的意群来读:
  I had an amusing experience last year. / After I had left a small village / in the south of France,/ I drove on to the next town. / On the way,/ a young man waved to me. / I stopped / and he asked me for a lift. / As soon as he had got into the car,/ I said good morning to him in French / and he replied in the same language. / Apart from a few words,/ I do not know any French at all. Neither of us spoke / during the journey. I had nearly reached the town,/ when the young man suddenly said,/ very slowly,Do you speak English? As I soon learnt,/ he was English himself.
  显然,很多学生一眼能看五、六个词的意群或句子,说明平时训练要强化这种意群组合能力,直到意群阅读成为一个自觉的过程。
  另外,要求学生目光每一次停住时,尽可能多摄入一些信息。保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眼睛正前方一尺为宜。
  
  7. 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
  
  大部分学生不会借助英语技巧进行有效阅读。不管读什么材料,一律以同样的速度来阅读。不问作者,不看标题,不注意插图,不善于抓主题句,对阅读的文章根本没有从语篇的角度来把握,偏重语法分析,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知阅读技巧,随时调整阅读速度,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进行捷效阅读。
  技巧(1)预先的猜测:
  Goodman曾经指出:“阅读是一个不断地预测或证实这些预测的复杂过程。”也就是说:大脑一接受文字信息就会做出一系列的推测判断,而且它会在进一步的阅读中搜寻有关信息来证实这些预期是否正确。Smith说:“阅读依赖于预测。”他认为阅读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东西,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些不确立的东西。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在阅读前可依照文章题目、小标题、图片、图表预先设置几个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作者意图、态度等方面进行有趣的猜测推论。通过这一课堂活动,激发起阅读的欲望,在学生心目中确立一个明确目标,为下一步阅读铺平道路。
  技巧(2)略读:
  是指快速浏览全篇,领会文章的主旨。根据英语文体的结构特点,训练学生留心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对文章内容的总体理解至关重要。
  技巧(3)跳读:
  是指提取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训练学生阅读时自上而下,一目十行,注意与who、what、when、where、why有关的内容。
  技巧(4)了解文章组织结构:
  不少学生没有从语篇水平的高度去思考问题的意识,无法对篇章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语篇阅读技能的训练(尤其重视文章的关联词、熟悉一些特定的表达逻辑关系的标志词);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以便对作者意图、观点及传递的信息有更透彻的理解,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例如:对线性结构的文章提醒学生注意时空顺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发展结局等。对层次严谨、逻辑性强的则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及用于支持主题句的事实观点等,归纳文章的主题、主要细节和结论。在读的过程中,碰到有隐含意义的地方,可问一些推理、归纳结论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判断作者暗示的意思。
  另外,可行的做法是:打乱文章段落安排的正常次序,让学生根据内容,按逻辑线索重新组织段落顺序。
  阅读技巧的获得依赖于大量的阅读实践,多读才能善读。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获得与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最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所以,除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外,课堂上的限时训练、计时阅读还远远不够,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新课标规定:到高中毕业除课本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25万词以上。那么,教师有必要提供资源、渠道(报刊、网址)供学生选择喜欢的文章阅读。定期答疑,检查课外指定读物完成情况。
  结语
  实践表明:只要平时注意克服影响学生阅读的不利因素,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通过系统综合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克服阅读理解的障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基本的阅读技能、技巧,不断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Goodman,K. S. 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s[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May),1967.126-135.
  [2]Grellet,F.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Nuttall,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Hong Kong: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96.
  [4]Wassman,R. and Rinsky,L. A. Effective Reading in a Changing World[M].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2003.
  [5]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2003.
  [6]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7]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