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形理解析] 新闻传播学就业前景
 

[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形理解析] 新闻传播学就业前景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4:54 影响了:

  摘 要: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对近年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的使用,并通过大量的反思性阅读,同时比照国内同学科教材的内容、风格、定位以及总体理念,从中吸取提升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所需要的持续营养。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对照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形态机理特点。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材;形态;风格;定位
  
  近十年高校应用文科教材不断地适应时代和专业要求进行更新,更多的国外成熟或经典的新闻传播学教材被引进。根据2005年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字,全国共有新闻传播类专业661个,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超常规发展”学科。对于这样一个学科来说,深入探究学科的共性,促进学科教学的成熟,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就成了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要事,而规范和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内各个出版社都纷纷推出权威的新闻传播学国外教材,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华夏出版社的“影视传播主流教材译丛”、新华出版社的“欧美广播电视高级教程”等都在高校受到欢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都出版了许多有特点的译著。对这些教材特有的新闻传播类教材编写体例和思路系统分析,总体特色非常明显,对国内高校“十一五”精品教材规划和编写借鉴价值凸显。
  
  一、守正创新齐举,知识智慧并重
  
  国内外同学科教材形态框架并不同,这既有观念上的不同,也受科研管理中考核教师成果的标准影响。
  国内占据教材功能主导观念的是知识观的教材观,“这种观念视教材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它也重视智慧的或发展的功能,但终究是把这种功能视为知识的从属和附庸”。国外的的教材功能观念是知识智慧并重,是对知识教材观的超越,“希望强调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在评鉴科研成果时,教材和专著是分开的,这似乎在做着一种鉴定:大学教材,首先是一本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籍,是基本的,已经成为定论的知识,求扎实,求准确,求谨严,求稳妥,与重视研究创造的学术专著不同。这就使得以往教材编写者更多地关注“守正”,框架稳定成为教材写作的出发点,于是后来者总是在前人打好的框架中修补裁剪,规范性高于开放性和启发性。就新闻传播学而言,经常忽视教材出版“进行时”的传播生态环境和媒体特征,这就使得教材出现了明显的脱离实际“自说自话”特性。比如从来我们的新闻实务教材从来采访和写作都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采写永远是一个整一的思维场域,这就使教材天生就带有滞后性。
  国外教材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教材是教师物化自己教学科研成果的完整集中的体现。对大学教材的双重性体现突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是基本的,已成定论的知识,但同时教材明显也在整合研究成果,将学生带入前沿学习,专著的特性明显。编写者既推崇传授基础知识,同时善于吸取和整合最新研究成果,这使得教材带有明显的学术专著研究启思特性,教材的个性和较为长久的生命周期就有了前提。
  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教材厚度明显超过国内教材,重印再版率高。蓝鸿文先生将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教授卡罗尔・里奇所著《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课程》誉为“一部经典新闻教材”,其中认为“丰厚”是其最明显特点,其内容包括了国内教材采访写作,打通了报刊和电子媒体,涉及专题报道,强调写作中涉及到的新闻伦理,而且“高度关注新技术给新闻采写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权威的《美国新闻史》一书,曾获得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全国研究成果奖的最高奖,翻译过来的是第九版,初版是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创造性的采访》是第三版,已经在美国作为教材使用了25年。梅尔文・门砌著、展江主泽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初版是1977年,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此书作为教材,到2000年第八版时累计印刷295・635册,2003年推出第九版时又加进了“9・11事件”等内容。《大众传播动力学》是第七版,此版的书名副标题是“数字时代的媒体”,中文版序中,说明“在过去几年中,全世界的大众媒体经历了几波惊人的转变,他们永久性地改变了媒体景观”,成为内容变化和修订再版的由头,也是保持畅销的原因。“多次修订、再版,不断更新,滋养了几代学人”,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权威性、全面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所以,教材中的“变与不变”在历次修订版的体例上目录中都有清晰的显示。既守正,注意把握专业的特点但非因循守旧,也是创新,创新依据的是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态折射,而且越来越重视教材在体现经典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扎实功底、广阔视野、文化素养等的规定性强调。
  
  二、案例先于概念,强化专业精神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呼唤,其实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在不断出版新教材,旨在建立学科完善的理论建构和学科体系,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对构建“学科理论”的理解,也在于对具体写作结构和体系操作的思路。
  如大凡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教材如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管理等,国内教材习惯于先出版“概论”和“学”,但国外在先期更集中于对案例的解析。国内教材强调体系,“伊始就是关于某个‘学’的基本定义、基本结构、意义等等,占了很大的篇幅”,逻辑严谨,按部就班,结合实践尤其是最新实践尤缺。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写作起点和思维链条搭建教材的整体布局乃至学科理论?
  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职业发展路径一般有三步:首先是强调专业的实务价值取向,强调掌握专业技能和规范;其次是通过技能训练确立专业理想,如为公众服务、讽喻社会现实,当然也要熟悉各国不同的传媒功能属性;最终是建立一套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为实务做好理论支撑。而国内外无论是专业理论教材还是实务教材,都必须分别致力于对此三个层面的专业感知、理解、掌握或运用。如果基于此前提,结合国内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阶段,其实是应该遵从新闻传播学科本身性质特点,善于从具体实务或案例出发,渗透专业理想,确定一个整体写作思想或贯穿线索的。这一点,很多国外教材无一例外强调实践中的问题,专业精神也贯穿始终。虽然看上去似乎少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有时还显得有相当的跳跃性,但“实用”功能突出,从而对专业特质和学科理论也有了准确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美国卡罗尔・里奇著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课程》,一以贯之的线索是“获奖记者的秘诀”,(我们的教材是忌讳这种提法的),然后从四个方面掌握基本采写理念、方法、模式和规范;感悟采写之精髓:赏析优秀作品;练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再练习。以从构思到结构报道为顺序展开,先是新闻报道基础,后采集信息,再组织报道结构,思考报道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掌握技巧。
  而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的《新闻采写教程》则立意通过采写确立“公共新闻学”,着眼于理解“新闻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的哲学观念”,强调传统新闻学和公共新闻学的对比。是一本强调解决“怎么办”的同时思考“为什么”的教材,所以顺应逻辑,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思考”,其研究起点和落脚点更多着眼于地区性新闻。这部著作的副标题是“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成为全书的框架支撑。
  这种框架和主题其实是我们多年缺失的新闻实务的研究起点,国内教材特别强调的似乎是“思维训练”,强调理论的严谨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是围绕教学内容组织教材,特别看重概念的理解,先有理论,再建框架,后装材料。但新闻传播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出发点应该是“引例”,实践最新的实践永远是学科的出发点。
  
  三、学生先于教师,重视启发引导
  
  有学者将教材观分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合作――问题――实践是构成教育范式的三个维度,具体到教材使用的层面上,便是师生作为共同的“探索者”进行合作,继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实践,最后解决问题。
  虽然古代教育家早有“教为不教”训导,但传统教材更具教师强势,是比较典型的“知识型教材”和“教师用教材”,典型如章节思考题,“对于观念性的东西要求记住的过多,而这些观念大多是作者编织的套话,并无价值”。
  国外教材的出发点和“诉求对象”一般都是学生。前文所提的《新闻采写教程》在前言致学生中以身说法,极言新闻职业的神圣,强调无论作为记者还是公民,都有了解事实和了解新闻领域的重要性。教材在编写时显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尽量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尤其在文字表述和内容编排上很注重人性化,术语概念自然引入,讲解详尽清晰。几乎每一本的教材每一章后都有结构、要点、复习题、评论性思考题、关键术语,进一步阅读的建议,互联网冲浪导引,方便的是自学。所以国内的教材更多是“讲授用教材”,而国外则主要是“阅读用教材”。
  对教师,则强调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服务性。《新闻采写教程》在“致教师”中,开门见山推销“此书”不同于同类教材的优势:强调新闻工作者对支撑民主方式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另外,还有一些教材后面附有教师反馈表,近年随着数字出版发展在纸质教材出版后便开发了教师手册、习题解答等教学课件以及网上资源。承诺“如果你用做教材,出版公司将免费提供英文原版的教师手册和教学课件”,服务性、针对性以及品牌拓展提升是普遍特征。当然这一点在近年国内出版教材的过程中也在强力突破。
  在注重“启发性”和激发兴趣上,国外的同类教材更是形式多样,甚至追求新奇而不拘形式。《新闻采写教程》中,特地虚拟了两位人物:杰克・卡特和姬尔・阿普莱特,犯一些记者因为经验不足的常犯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分析。其实注重浓郁的人文特性不仅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以及从业的兴趣,更是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的记忆也就成为没有强制和负担的内容了。兴趣成为导引,也为非专业学生入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潜移默化扩大了专业影响和魅力。这些方法,初看浅显,但“溶解”和“催化”作用强劲,学生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在主动与自觉状态下自主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综言之,写作过程中考虑学生和老师的“实用”,善于引导,方便阅读,而且不断创新,这使得教材定位清晰,并有良好的感染力,同时推崇启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激发思考兴趣。这和国内教材“适合东方人思维模式,演绎式,条理性强,但不利于创新”形成明显对比。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和学生分列两极――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便是连接器,是教的依据学的对象,教材编写的高度和特点实际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学科的学术高度。对国外教材编写方法和思路以及编写体例,一味接受或排斥皆有不妥,须有取有舍,但何取何舍?取舍之间分寸如何把握?旧的专业教材无论是宏观策划还是每本书的撰写思路如何调整?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区别何在?等等,皆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其实国内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重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本学科的权威阵地也在数十年里筚路蓝缕,竭精殚力,但飞速发展的专业教育呼唤更高水平和更具专业特质的精品教材。毕竟国外新闻学教育历史较中国大规模开展专业教育早了近一个世纪,所以其教材无论是内在机理还是外在形态,都提供了一个批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模板和标准,值得不断提炼吸纳。
  [责任编辑:陈立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