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中考作文的标题和开篇:中考作文标题格式
 

中考作文的标题和开篇:中考作文标题格式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3:57 影响了: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而作文的标题和开篇又占据着整篇作文的“半壁江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能吸引读者,为文章增添色彩。而文章的开头,则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可见作文的拟题和开篇是多么的重要。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文题如眼,题目如美丽传神的大眼睛,给人留下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显示文章的形式美与精神美。任何阅卷老师都是先从题目看起的,阅卷速度再快,阅卷老师也不会放过题目的。一个好的题目,能为文章提供一个明确的思路,也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从考卷中脱颖而出并获得高分。在中考试卷中,笔者发现,许多高分作文的题目都很靓丽,使文章立意鲜明,让阅卷老师为之心动。那么应该怎样拟题呢?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题目要“新颖别致”,就是指自己的作文题目能打破常规,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拟写,让人一看就有耳目一新之感。话题作文的流行,给标题创新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一个绝妙的标题,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在平时训练时,教师就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
  1、借用修辞拟题。即采用比喻、拟人、设问等的修辞来拟定题目。它要求进行广泛的联系、想象,同时要做到贴切、形象、通俗,达到由此及彼、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如以“音乐”为话题,“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比喻新颖鲜活,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与“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显其妙;“‘五线谱’和他的无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赛曲”巧用借代,别出心裁,饶有情趣;此外,还有夸张法“千年等一回”、对偶法“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等。
  2、善用迁移拟题。移用网络、科学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多种元素术语,适当修改后作为题目,别具一格。如――“要么com,要么完蛋”、“少打擦边球”、“学生健康红灯频频”、“焦点访谈负面效应分析”等,让人耳目一新。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却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题目;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目。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3、巧用逆向拟题。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可以违反常情,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等;可以借用数字,如以《1、3、5》为题,抒写音乐情怀;可以展开想象,如《8与发》、《雷锋“出国”了》、《人脑电脑世纪之辩》等。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阅卷老师由一篇作文到另一篇作文,心理上不自觉地有了新的阅读期待,这时候注意力也是比较专注的,大多数阅卷老师看完开头,对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就心中有数了,对其他段落只是浏览而已。开头要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是比较高的要求。文章可以在开头点明自己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中心观点来做文章的开头,给读者一种亲和感,缩短阅读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如高分作文《美就在细微处》开篇用了题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太阳给了我炽热的心,我却用它来感受美。”然后用设问开头“美是什么?我不禁自问,但经过几次艰辛地探索后我发现――美其实就在细微处。”精彩的语言显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可以从与自己观点或所要讲述的故事相反的观点或故事来人手;可以在文章起首提出疑问,或是设置一个引起读者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等等以充分调动读者的兴趣。作为考场作文为赢得高分,更应该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写出开头的段落,写好后一定要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
  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考场作文要写得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多看多写多练,但也要注意一定的技巧,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