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异度空间】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异度空间】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7:02 影响了: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教导我们教师应“因材施教”。可如何才能“因材施教”却困扰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另辟蹊径,开拓了一组“因材施教”的异度空间,即课堂之外的师生对话,包括习题训练本中的师生对话、作文训练本中的师生对话和周记本中的师生对话。
  
  一、习题训练本中的师生对话
  
  习题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里的习题是除了作文以外的所有语文能力训练题,因为它内容较为庞杂,所以大部分教师都是精选一些典型例题,要求学生写到练习本上。然后就是教师批改和学生修改的环节了,而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的第一个异度空间就是这个“批改”与“修改”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简要概括为下表:
  
  从此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对话”是围绕“错误”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组对话称之为“因错误施教”的空间。
  1. 教师批改――指出错误,引导原因;针对错误,布置“错误”。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指导者、引导者和主导者的三重身份。众所周知学生做习题是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出现错误,说明对知识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时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就充当了指导者,为学生指出错误。但仅仅指出是不够的,教师还需做好引导者,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让他们能够掌握方法,改正错误。很多人认为做到这一步,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避免学生“重复犯错”现象的出现。因为就错误而改正的过程,只是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过程,有真正掌握还需再以付诸实践,所以教师在引导完以后,还要扮演另一种角色――主导者,即就错误而布置“错误”类习题,让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自己的“错题”,从而避免“重复犯错”。
  这一环节是“因错误施教”的关键,教师在这里必须用恰当的语言指导、正确的方法引导、合理的形式主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避免错误。
  2. 学生修改――修改错误,分析原因;训练“错误”,总结技法。
  这一步是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只有语言恰当、方法正确、形式合理,学生才能认真反省自己,分析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全身心地投入到“错误”训练中。
  以上是习题训练本中的师生对话,这个空间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有魅力的语言,正确合理的方法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的对话是因学生而异的,因此学生的习题训练也是因个人而异的。故而我们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第一个异度空间。
  
  二、作文训练本中的师生对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中的“写”的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最常规的一种训练形式就是作文训练。作文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未间断过,但是它却始终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却微乎其微。那么,如何面对写作教学高投入,低收效的现状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开拓了一个高效率的写作教学空间。
  这一空间的场所是作文训练本,此处批阅同习题批改有诸多相同之处。即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文训练,针对不同的“病处”施行就文改错,避免病例,重复作文;而学生只需认真体会教师的批改,按指令作文即可。所以这一空间的操作主体仍是教师。教师在这一空间中,既是阅读者,又是评论者,同时还是策划人。
  首先,作为阅读者的教师,拿到学生的习作,应先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文章的主题,所运用的材料以及表达上的技巧,同时注意文章语言运用的情况,有无错别字等。
  其次,作为评论者的教师,在读完学生的习作以后,教师已充分把握了文章的总体和局部情况,而后就学生文章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先总结优点,从内容、表达两方面入手,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论。语言力求委婉,让学生易于接受;也应准确,让学生易于把握错例。最后对文章进行总体评价,语言力求客观准确。
  最后,作为策划人的教师,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习作中的不同病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要求学生改正病处,并就此病处进行小作文训练,字数可控制在二三百字,例如学生的细节描写处不够生动传神,则可要求进行一两段细节描写的训练。而后再布置成篇的作文,这是针对上一篇的重复作文。如此训练,学生既克服了作文中的小毛病,也提高了整体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教师在这一空间的三重角色。因为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所以我们称这一空间为“因材施教”的第二个异度空间。
  
  三、 周记练笔本中的师生对话
  
  写周记,可以说是写作训练的一部分,也可称之为写作教学的辅助性教学手段,所以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写日记(日日记)或周记(周周记),以此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周记”除了辅助写作这一功能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功效,即美育的功效,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对学生反映一些现实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对于这一空间的对话,教师应做好倾听者和指导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更好地对其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周记是一种较为随意的作业形式,所以学生对此并不反感,甚至有些学生热衷于写周记,以此抒发自己对身边人、身边事的感慨。而就在他们抒写人、事、物的过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批阅周记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这种情感取向,并及时加以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时学生通过周记倾诉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满,这时教师要做好倾听者,并鼓励他们的行为,而后附上教师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体会成人的视角与气度,并形成一种较为客观的思维形式。有时学生也会通过周记对教学提出一些建议,这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如非本学科的意见,可通过交流达到融洽和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周记本中频频出现,这种对话是一种倾诉与倾听的和谐旋律,是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它不仅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流程,审视提高其学习的有效视角,所以这种对话可称之为第三个“因材施教”的异度空间。
  综合以上三组对话空间,我们可以发现“因材施教”的理论几乎随处可行。但上述三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步步落实,定能使语文教学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作文“无从下笔,下笔即错”的迷途,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