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谈班级管理中“爱”与“严”的把握:严抓班级管理
 

浅谈班级管理中“爱”与“严”的把握:严抓班级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1:35 影响了:

  课间闲暇,老师们聚在一起,常谈及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有位老师说,他有一位在私立学校教书的亲戚,现在准备辞职了,原因是他班里有个全校最捣蛋的学生,在纠正这个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时,他经常遭到学生的无理挑衅,尽管这位老师一忍再忍,但他最终还是一时冲动,给了学生一记耳光,学生家长不仅不责怪是自己孩子的错,而且还提出赔偿要求。在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教师受到了处分,失去了尊严,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联想到无数类似的师生冲突事件,面对那些越来越难管的学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还敢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孩子,只有在经过严格规范的管理和教育下,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记得有位老教师说:“二三十年前,学校普遍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倘若老师在学校打了某个调皮的学生,家长在家往往会把孩子再打一顿,理由是:送你去学校,当然得听老师的话,你却惹老师生气,难道不该打吗?而在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某位老师对学生动了手,家长很可能到学校找老师理论一番,甚至试图打老师一顿,理由是:你没能力把学生教好就罢了,竟然还打孩子,难道不该打吗?”
  面对今天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许多老师表现出不适应和不理解,其突出的感受就是为什么老师的权利越来越小,学生的权利越来越大?为什么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畏首畏尾?难道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吗?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可以视而不见吗?孩子不应该被管理和约束吗?爱学生就是一味地顺从和迁就吗?也许老师们还没有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权力型教育时代正逐渐远去,科学型教育的时代悄然来临。权利型教育需要权威型教师,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学校的管理;而科学型教育需要智慧型教师,要求教师努力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情境。
  众所周知,一线教师非常辛苦,绝大多数教师都怀有对学生深切的爱,即使是那些体罚学生的老师,也往往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可师爱并不仅仅是心情和态度,它还需要理智和宽容。在清晰认知和全面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我们真正了解学生吗?是学生就会有错,一个老师的生涯,其实就是在和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打交道,如何面对和处理学生的错误,恰恰是对教师专业的真正考验。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标准才是严格?是成人的标准还是学生的标准?是优秀学生的标准还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标准?是一刀切还是差别对待?试想,如果学生都能够在多个环节中达到要求,那就是“完人”而不是“发展中的人”了,这样的学生就无需老师来教育了,所以什么样的标准很重要。
  第二,严格是否等同于严厉?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仿佛对学生态度越严厉,就是要求越严格,于是,许多师生发生冲突便由此而生。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处理方式对冲突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所以我们在抱怨学生难管的同时,不妨先自我反思:我们的处理方式无可挑剔吗?是否有情绪化的表现?是否有伤害到孩子?著名教育家马克连柯提倡的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便是严与爱的最佳尺度。许多时候,学生并非不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不接受老师教育的方式。我们是专业的教育者,如果仅仅依靠嗓门大、力气大、态度严厉,又何须专业资格和专业培训呢?我们是成年人,应该要有足够的理性和冷静,有宽广的心胸,无须跟学生斤斤计较、意气用事。我们的学生的确越来越难教,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借助我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让我们成为有效的引导者。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都会遇到经常违纪的学生,管严了,学生会有抵触情绪,甚至引起师生冲突。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教育这部分学生,是我们老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有些经验方法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一,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对学生要有梯度要求,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些老师对此类学生提出高标准的要求,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而且急于求成,对学生缺少宽容和耐心,寄希望于1~2次的教育就想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根本性的转变。其实这种心态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不可能立竿见影,老师应给其足够的时间,不妨对其违纪行为进行梯度要求,要求其违纪行为的次数和程度逐渐递减直至完全改正即可。梯度要求的措施学生容易做到,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守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对违纪的学生,我们不妨先“晾一晾”。衣服被溅上了泥水,马上用力揉搓污点,结果往往会更糟――脏的面积会变得更大。反之,把衣服先晾一晾,待泥点变浅后轻轻一揉就掉了。这种方法对于教育“捣蛋鬼”同样有用,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妨先冷静观察,“晾一晾”,找准时机再做处理,如果急于处理,很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事,而且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学生,很可能会激怒他,导致师生矛盾激化,扩大负面影响。
  第三,要把人和行为分开,就事论事,不要因为事而否定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相信他具有向善向上的原动力和潜能,这样我们就能发自内心地去爱他,将他视为教育行为的合作者,帮助他减少直至改变不良行为。也只有当教师把学生和他的不良行为分开时,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善意和信心,从而乐于与教师合作,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教师应倾注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爱,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一位先贤说过:“孩子不会因你提供的物质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为你珍爱他们的感受而将你牢记。”
  教育是辛苦而又充满幸福的职业,幸福来自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带给我们的成功。取得成功靠什么?靠的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学生和教育获得的教育智慧,正如医生不能抱怨患者所得的是疑难杂症一样,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的问题如此繁多,这既无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我们专业能力的提升。
  对于任何一个处于成长阶段中的孩子而言,严格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合理的纪律约束是雕塑美丽人生的工具。但要在严中爱,而爱的出发点应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