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结合思想品德教学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结合思想品德教学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9:28 影响了:

  素质教育同传统的教育相比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又是发展其他各项能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依据新课程教育理论,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
  一、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扶着走阶段
  扶着走阶段,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思路,提出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最后完成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启发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的兴趣往往能使他们集中注意于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动力。
  教学中,我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日常的行为习惯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达到了解、识记和运用三个层次。
  如讲远离违法犯罪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外,我还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抵制不良诱惑?(2)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怎样正确抵制“黄、赌、毒”的诱惑?(4)怎样看待违法和犯罪的关系?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自行解决,有些则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查阅书籍才能解决,但这些问题都跟学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在阅读和辩论中解决心中的疑问,使他们掌握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进而知法守法。
  二、教师铺好路,学生自己走阶段
  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应逐步从“教师扶着走”向“教师铺好路,学生自己走”过渡。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完成认知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为学生开拓出一条光明的攀登之路。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课的知识结构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教师设计问题要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入手,抓住问题的中心和教材叙述的思路。问题要难易适中,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同时还应具有系列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如讲“人字的意义”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2)如何善待生命?(3)怎样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4)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通过阅读、讨论、探究学生都能得出结论,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饱满,这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指导课堂讨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与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达到认识的正确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摸清他们的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并培养了能力。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在辩论中要掌握时机,在关键时加以引导。同时,教师不要轻易进行“对”或“错”的判定,而应引导学生在辩论中自己进行判断。
  最后,教师要归纳总结。当辩论达到预期目的后,教师应归纳总结。一是归纳知识,查漏补缺,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表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做到即时评价,从而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高度统一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是第一性的,处于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个性发展,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科目,所以更应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现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总结。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才能使其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承担社会责任”“热情为他人服务”“报效祖国”“神圣的使命”等都存在着联系,学生初步思考、分析、归纳后,再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结论,与自己的结论进行比较,就能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创新,进而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三、指导学生创新阶段
  这是自学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一般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课题。
  实践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到社区了解人们的生活状况、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环保意识、法律意识、人际交往、生活水平等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分小组进行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回归课本的理论。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既牢固又深入。适当地组织学生到德育活动基地进行生动的德育思想教育,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虽然划分了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互交错没有明显界限。在运用时,教师应视情况灵活掌握,不论哪个阶段都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知识、能力水平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进行。
  综上所述,培养自学能力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