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口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师课堂口语口诀
 

口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师课堂口语口诀

发布时间:2019-02-07 04:11:50 影响了:

  近几年来,一些英语报刊杂志常常刊登一些英语口诀,其内容五花八门,有语法学习、单词记忆、课文背诵、学法指导,甚至练习测试,大都冠以“奇思妙想”、“巧学妙记”、“教你绝招”等美名。口诀教学真的有那么神奇,无处不在吗?结合平时教学及个人认识,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对英语口诀教学的看法。
  
  一、正确对待口诀教学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巧学知识点,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将知识点化难为易,且易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口诀教学应运而生。较好的口诀的确达到了上述目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为大家所喜爱。比如be动词的初级用法: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he, she, it);单数形式用is,复数形式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 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再如基数词变为序数词的规律: 一二三特殊记,th从四上起,八减t, 九去e, f来把ve替,ty变为tie,若是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等等,既朗朗上口,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有些教师此法用得过于费尽心机、生搬硬套、东拉西扯编制口诀教给学生,试图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增强记忆效果,但往往结果却不尽人意。
  口诀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无处不在”,也不是万能锁匙。如果生拉硬扯,凡事皆用口诀记忆,就会适得其反,弄得不伦不类。而且相当多知识不能也无须用口诀才能掌握。例如:想记某个单词,我们可以将其放在课文或某一语境中去理解,使得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有记忆又能实践,并达到活学活用、记忆深刻的目的;如果非要利用谐音生硬地扯在一块,非让他们一个个押韵而编成口诀,我认为效果不见得有多好,也会影响学生把握英语的准确性。另外,口诀的应用也是过渡的、临时的。只有精学精练、反复实践、提高能力才是学习之本。
  
  二、正确评价口诀的功能
  
  据报道,曾经有一位教师热衷于口诀教学,整天寻找资料摘抄口诀,积累了厚厚一大本,如获至宝,天天逼着学生死背口诀。结果呢?学生口诀背得滚瓜烂熟,而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是夸大了口诀的功能,认为口诀是英语学习的灵丹妙药、尚方宝剑,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口诀的功能只是用于记忆,对于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的知识,用口诀记忆是可以的。如: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变化、现在分词的构成等,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知识,变化性不大,用口诀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既节约时间,又加深印象。但一些灵活性较大、没有明显规律的知识就不便使用口诀记忆,如冠词用法、不可数名词、how的运用、各种时态对比等知识,内容繁多复杂,富于变化,特殊点较多,非要用口诀记忆,就会因口诀较长、较难背诵而使得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并且还会遗漏知识,也难以分清重、难点。
  再者,口诀是死的,容易禁锢学生头脑,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发散思维的培养,以诀代教,还会养成学生坐享其成、死记硬背的惰性,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口诀决不是万能的,仅靠口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正确编写口诀
  
  即使可以用口诀记忆的知识,编写口诀也要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生搬硬套、粗制滥造。一般说来,口诀编写有3个原则:
  1.实用。口诀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记忆,“以一当十、一目了然”,实用性是口诀的生命力。如果口诀三言两语,就能说得请清楚楚,又能达到巧学快记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如将a, an的用法归纳为:
  a和an很相像,两者用法不一样;
  辅音单数a在前,元音单数an优先;
  代在名词前相伴,a和an看不见。
  注释:(1)a和an 均为不定冠词,用于单数名词前,强调其类别,表示泛指“一个(块;只)”。
  (2)a用于辅音因素(而不是辅音字母)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an用于元音因素开头的单数可数名词前。
  (3)如果单数可数名词前有this, that, my等代词修饰时,则不再使用a或an。
  这段口诀以顺口溜的形式编写,注释部分字数比正文字数多出一倍,注释内容讲得比正文还详细,这样以次掩主,口诀形同虚设,倒不如直接用一句话“辅音因素前用a,元音因素前用an”来得简洁、实用。
  2.得体自然。编写口诀要一步到位,不要东扯葫芦西拉瓢,语气生硬、文不对题、词不达意是编不好口诀的。请看看这则“巧记基数词”口诀:
  基数词,很容易,1到12单个记。
  十几拼写有特点,teen加在几后面。
  说到整10也简单,几字后面ty安。
  若要表示几十几,几十加“-”再接几。
  要问几百几十几,几百and几十几。
  特殊情况有6个,4个几十、俩十几。
  这段口诀虽然以奇偶押韵,但语句生硬、拗口,活像绕口令,光“几”字就有15个,讲得还繁琐,如不配以解析就无法让人理解,若配上解析,就又犯了上文所提到的“以次掩主”的毛病。所以编写口诀一定要自然得体。
  3.顺口易记。既然是口诀, 就要讲究顺口易记,口诀一般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就像“打油诗”,每句都要押韵,才能朗朗上口,一般后句与前句的最后一个音押韵,比较顺口易记。例如“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用法”口诀:
  谓语前主格,动、介后宾格;名前用形容,无名则用名。
  也有的口诀后面的句子都与第一句押韵, 例如“以f(e)结尾的名词复数”口诀(能变为v再加-es的名词):
  树叶半数自己黄,妻子拿刀去割粮,
  架后窜出一只狼,就像强盗逃命忙。
  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不太顺口的口诀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读后令人倒足胃口。试举一例,这一“祈使句”口诀实在不顺:
  动词原形无主语,婉言用“请”please;
  牢记BVLD四句型,定能掌握祈使句。
  另外,口诀的每一句字数不能过多,句子过长就不是口诀了,更不顺口了。例如:“There be中be 的判断”口诀:
  Be动词,有3个,am, is和are。
  There be真特别,不留am只留俩,那就是is还有are。
  要用is还是are,须看其后的名词是单还是大于、等于俩。
  若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用is,否则就用are。
  其实,这段口诀可以这样编:
  单数is,复数are,and连接就近“抓”。
  学生已经明白你在讲There be句型,口诀中就没必要非把There be牵扯进去。
  总之,口诀教学要适可而止,要注意“度”和“量”,不能滥用。强化记忆的手段很多,如图形记忆、谐音记忆、汉语粘连记忆、想象联想记忆、定位记忆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材施“记”。口诀教学只能“该出手时才出手”。而且,即使能用口诀记忆的内容,也要引导学生自编口诀。这样我们教师也可以解放出来,将精力放到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率的钻研上,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跟上新时代、新课改的步伐,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石马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