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试论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试论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3:32 影响了:

  [摘要]2005年以来,我国全面推广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新课改实施的现状和面临的困惑,对新课改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和比较的策略,以希望促进新课改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一)新课改实施存在问题的检视
  
  目前,从课程实施的机构来看,91%以上的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表示认同,并努力在新课程实施中体现。虽然94%的中学教师能接受新课改的理念,但是57%的中学教师却发出新课改“让我一半欢喜一半忧”的感叹。与过去相比,中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敢于提出问题、争论问题了,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教材内容表面简单,课后习题和训练却涉及到不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这个矛盾将如何解决?同时,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遭到家长、学校领导等各方面的压力,作为老师又该如何面对?另外,学生自己活动时间长了,教师讲的时间短了,教学任务完不成又该怎么办?……面对诸如此类的新问题和矛盾,中学教师发出那样的感叹就可想而知其面临的困惑了。另据调查,82.3%的高中老师对新课改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看法的教师不足20%,特别是面对高考这一现实问题,关注的比率高达67.4%,认为高考和评价制度不作根本性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将很难实施,对为什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关注的人数仅占23. 3%。
  从课程实施的人员来看,84%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部署工作,能够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制定独具特色的实施方案的校长不到10%。另一方面,在教师方面,小学教师基本适应比率是87%,中学老师仅占31%,至于高中老师由于升学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很多都处于观望或徘徊状态。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新课程实施的主体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实施新的课程理念,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困惑。
  
  (二)新课改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对新课程的认识比较肤浅。新课改的方案是国家教育部和教育研究部门组织了庞大的研究队伍,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实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提出来的,是对传统课程的继承和超越。它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代表了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事实上,据很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教育主管人员、教师只能从简单的形式上认识新课改,更不用说家长和学生对它的了解了。由于从根本上缺少对新课改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必然会导致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无所适从。有的教师甚至刻意从形式上模仿新课程,结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教育管理人员对新课改认识不透彻也会导致在课改实施中来自上级的负面影响,影响新课改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对新课改认识不足,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主体的态度。新课程实施需要实施主体积极主动的热情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更不是观望、等待,甚至消极敷衍。新课程实施的主体必须意识到,新课程需要一种广阔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课程实施主体要考虑到教育行为的实际情况,不能操之过急或矫枉过正。
  2.教师培训实效性不高。新课程自推行以来,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组织了各种教师培训,涉及面广。但是,当进入课堂实施阶段时,教师们普遍感到培训的实效性不高,需要更多更具体、更实用的培训。初期的教师培训一般都停留在通识阶段,旨在使教师了解并认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因此,当教师面临课堂具体问题时普遍感到接受过的培训课操作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同时,由于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有限,很多都是现学现卖;而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没有完全掌握或领会新课改的内在实质,造成有的教师教学水平反而下降了。教学水平跟不上,新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阻碍,而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教育主管人员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3.教育资源短缺且地区差异大。新课程实施需要配套的教学设备,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一直都很匮乏。虽然政府已经致力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在短时间内这种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不会缓解,特别是农村地区,面临的问题更严重。由于教育资源短缺,很多新课程无法正常开展,而这也将影响到新课改实施的进展。
  4.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短时间不可能完全消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阻碍。建国以来,我国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统治着整个教育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许多矛盾,如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结果评价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评价等之间的矛盾冲突凸显。传统的应试教育对许多教师特别是教龄长的教师影响非常大,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脱离出来,接受并掌握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还需要较长时间。
  5.新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但是大部分教师反映“课程评价相对滞后”这一问题。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实际上,新课改实施中的评价体系主要遇到了三个问题:首先是目前命题者很难命出适应新课程的试题,有的甚至采用旧大纲的老题;其次,在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是开放性训练,可命题者大多仍然采用唯一答案的试题来考察;最后,课程评价形式单一,仍然采用以考试为核心的评价方式,还没有找到考试与发展性评价之间的有效契合点。由于课程评价滞后,而它牵涉到升学、教师名誉和家长信任等问题,导致很多教师不敢改,出现一些“双教材”等怪现象。新课改理论专家钟启泉先生很早就指出课程与教学评价制度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三大瓶颈之一,改进考试制度是其中一项繁重的任务。
  6.与新课程配套的教材存在缺陷。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和判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面临着教材的问题。自新教材广泛使用以来,人们对新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新教材的组织梯度与衔接、新教材的基础性等问题提出质疑。由于新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实际操作性、科学性不强,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一般持保留态度。另外,也出现了知识体系不强,跳跃性大,“度”难以把握,学生无法接受;缺乏与新教材匹配的权威教学辅助材料;考试内容和教材不统一,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等问题。
  
  (三)新课程实施的建议与对策
  
  1.坚持正确的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设计、制定理想的课程不是难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这种理想的课程付诸实施。课程实施的重点之一就是采用何种取向,是得过且过,相互适应,还是不断创生?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很显然那种得过且过或忠实地生搬硬套的取向是不合理的,应该采用科学的课程实施取向。正如富兰的名言:“变革是一种过程,而非一种事件。”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或不曾预计的问题。面对这些实际的具体情况,课程实施者必须采用科学的取向,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改变与适应,正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实现新课改的目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新课改从孕育到诞生,再到最后全国范围的推广,时间并不是很长,而新事物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有一定周期的,我们切不可因为眼前暴露的问题就将它否定掉。应试教育的弊病早已被指责和批判,问题早已暴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培训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我国教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及时、合理地做出调整。教师培训应该针对教师的学科、年龄、学历层次、所在地区、兴趣等进行具体安排。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课堂讲授,可以辅之以学术交流、学术讲座、教师反思等形式。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该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尽量让教师参与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素质。通过教师培训,一方面使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全体教师真正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另一方面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和投入是保证新课改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新课改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家庭。只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课改实施才能顺利进行;只有政府在政策上对新课改进行宏观上的领导,才能确保新课改工作有序开展,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改革环境。同时,政府在经费上的投入是对新课改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仅靠政府的支援很难解决所有学校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开放观念,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多方面力量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4.完善新的课程评价政策。新课程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根本前提。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的教学研究,促进新课程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针对目前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自身出现的教材问题、命题问题、教学评价问题等,应作出及时的研究、调整和解决,特别是广大教师关注的新的评价政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应该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秦文孝,肖自明.新课程实施状况调查报告[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3):70.
  [2]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