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关于三星堆凸目面具研究的几个问题_三星堆面具
 

关于三星堆凸目面具研究的几个问题_三星堆面具

发布时间:2019-03-30 04:52:09 影响了:

  摘 要:三星堆遗址的大量青铜面具,出土伊始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二号祭祀坑中出现的3件眼球呈柱状向前突出的面具更是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样奇特的造型在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中都是极其少见的,因此关于它的名称﹑所含信仰,学者们多有歧说,而且对其是否存在传承情况,亦少有论及。本文将就此种面目的名称、所含信仰这两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传承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三星堆凸目面具 名称 信仰 传承
  一、前 言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三件眼睛(眼球)呈圆柱状突出眼眶的面具引起了学者们浓厚的兴趣。这三幅面具造型奇特,皆方面宽额,两颊稍微内收,长刀眉,“橄榄核状立眼,眼球为弧边菱形成柱状向前长突,眼球上有一宽带状箍。”[1]关于这三件面具的奇特造型,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成果层出不穷。
  有学者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由外貌特征﹑风俗习惯及民族使用物品的对照等判定其文化的民族归属。也有学者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世界各地具有凸目的面具的研究,认为这种面具只是一种有系统地﹑规范性地表达自身社会的符号。更多学者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面具背后所蕴含的是当时的一种宗教信仰或是图腾崇拜,,如徐学书就认为这种面具是人兽形象合一的崇拜对象,其后等众多学者采纳了此种观点,或持祖先神与自然神双重神性之天神崇拜的相近之说。范小平则指出此种面具“可能是纵目蛇的图腾”。[2]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关于此种面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及功用的研究应该是最根本的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有不同的认识,那么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笔者即从这些基本问题出发浅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疑问,诚盼方家指正。
  二、凸目面具的名称问题
  三星堆青銅面具出土之後,眾多學者根據《華陽國志·蜀志》“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的記載,稱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為“縱目式”面具,認為面具的造型與蠶叢有密切關係,是祖先崇拜的一種表現方式。這種說法被大多數學者接納,大量證據也表明這種說法是能夠成立的。古時“縱”通“從”,《集韻·锺韻》中說“從,南北曰從”,《廣雅·釋詁二》:“從,長也”,《楚辭·招魂》中有“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王逸作注曰“從,豎也”。由此可知“從目”即豎目,眼睛形狀應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的眼睛顯然具備這一特徵。
  由于这三件青铜面具眼部明显外凸,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纵目式”。有学者认为“纵”本身包含的即有眼球向外凸出的含义,然而不论“纵”是否包含有此种含义,结果都认为其是“纵目式”面具的一种。最近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如钱玉趾就认为,这三件眼球向外凸的面具与其他的“纵目”面具造型差异较大,而应该具有不同的名称。他根据《楚辞·招魂》中关于土伯“参目虎首”的描写,并且根据后世“参”有“长,直向”这一义项,认为可把它们称为“参目”,使之与“纵目”有所区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用现在已出土文物文献来进行论证,还显得略微单薄,可进行进一步考察。
  三、关于面具所蕴含的文化信仰,众说纷纭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民族的人或哪种动物有这样奇特的眼睛造型,眼球往外凸这一特点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奇特造型具有什幺意义?许多学者纷纷把其造型与背后所蕴含的信仰问题联系在了一起。二十多年以来,许多学者研究了其涉及到的信仰问题,众说纷纭。在此笔者将对几种影响比较大的观点进行探讨。
  关于信仰的问题笔者在前言中已经提到,影响最广泛的观点是认为,此种造型是人兽的合体,而在古文献记载中,人兽合体的面貌是一些神灵的外貌特征,《山海经》中就有较多对此类神灵的描写。如《西次四经》中说“崦崰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熟湖”;《大荒东经》中提到“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本比尸”;《海外东经》中说道:“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而这种人兽合一的形象具体到三星堆凸目面具上时,又被一些人认为是龙(蛇)与其祖先蚕丛的结合体。
  首先,凸目是被看作兽的象征的,而龙的形象恰恰符合了这种形象。我们都知道龙的基本特征是,头上有角,眼球突出,口含长舌。苏宁认为“我们可以在三星堆面具和青铜器中找到龙的原型——夔龙戴冠纵目面具”[3];王政也认为纵目是“黑暗中‘兽目(鳄龙)光柱’的模拟象征”,[4]古代四川地区是鳄和蟒蛇生活的地方,而鳄和蛇能够形成“夜间眼光柱”,人们由于对这种“夜间眼光柱”的敬畏心理,这一特性在后来神话的发展中为“龙神”所拥有。
  其次,这种面具虽具有兽耳牛鼻等兽的器官,但却拥有与人面具相同形状的眼眶与人脸的轮廓,而蚕丛又拥有“纵目”的形象,因此一些人认为其是龙与蚕丛的(自然神与祖先神双重神性)结合体。
  最后,古时人们把这种龙神的特征赋予蚕丛,以作为其生理特征,是因为他们认为把自己作为与自然神有公同特征的人的后代,在祭祀仪式中能更好地和神灵沟通,从而使神灵更容易降临凡间,或者使他们能更容易向神灵传达民间诸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凸出的眼球是对眼睛崇拜的表现。龙红和王玲娟指出,由于古代蜀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由此人们产生了对“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崇拜之情。赵深艷也提到,凸出的眼球是“对巫者视觉功能的强调,以及对于强化视觉功能的向往”。[5]
  其实这种眼球从眼眶向外凸出的面具不仅仅在古中国存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斯瓦赫面具。关于这种面具,列维—斯特劳斯说“在整个北美地的神话和仪式上,圆柱形扮演的角色在于把握和固定相距遥远的事物,并使之产生直接的沟通”,[6]“阿拉斯加北部的爱斯基摩人以及地居偏东部的所谓‘属铜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把暴突眼珠跟眼光犀利联系起来,或者将其看成是在黑暗中费力眺望的结果”。[7]无论这种暴突的眼睛被认为具有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对眼睛这一器官的敬畏与尊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