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四大副刊【副刊危局】
 

四大副刊【副刊危局】

发布时间:2019-04-03 05:11:15 影响了:

  副刊作为报纸的四大要件之一,这些年陷入危局,透过其跌宕命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近年来媒介生态的变迁、新闻话语的衍化和媒介文类的消长。  载体、内容的替代与受众流失
  副刊目前正遭遇着系统性的多重替代。
  首先,是媒介环境出现剧变。报纸走下坡路已有数年,发展瓶颈很难突破。影视自然是第一杀手,影像消费比文字的编码解码成本低得多,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新媒体风生水起,使以印刷文本为载体的语言符号更显得笨拙和过时。2012年4月公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4.9%。副刊一直作为报纸“附张”以附属地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次,新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分流了大量可能成为副刊读者的人群。报纸早已成为一种即用即弃的快速消费品,而且,在速读浅阅读情境下,副刊由于话语的特性、版位的劣势,更易遭遇视觉倦怠和阅读歧视。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已达到38.6%。从读纸到读屏,网络化传播正在青年群体中营建新的渠道霸权。
  第三,在报纸内部,传统副刊已失去内容的号召力和比较优势。文学边缘化后作家们就感叹:文学的想象力不如现实奇谲诡异,很多公共事件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小说家、剧作家写出来的作品都要精彩,现实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新闻的叙事能力和对文学优质资源的转化吸收能力。《南方周末》“特别报道”的口号就是“探寻复杂的真,呈现文字的美”;一些财经媒体则要求报道具备文字之美,逻辑之美,思想之美。当文学话语失去虚构的能力,失去描述真实的能力,非虚构作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至少会吞并许多本属于它的地盘。
  还有,“就着时事读时评”现在已成为许多读者的新习惯,因时而作,干预生活也正是时评的自我期许。评论还特别炫耀自己的表达效率和逻辑力量,特别划清自己与属于文学体裁的杂文的界限,这些分明是在与副刊文字的闲适性、审美性、文学性撇清关系,拉开距离。更有人刻意将二者对立起来,把副刊比为花瓶,用“时评不是供人欣赏的,那是副刊的某些特性”,来彰显其优势。
  四次内容大调整中的稀释与滑落
  报纸内容形态的转换本是传播规律使然,版面、栏目的更新现在也属家常便饭,可在报纸四次传播内容大调整中,唯有传统副刊一直警钟长鸣: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生存焦虑与日俱增。
  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周末版”大潮,在报业发展冲动而主流新闻又难有突破的形势下,以传统副刊为根据地,扩充放大为“周末版”等形式,从侧面迂回搞增量改革,以副刊包围新闻,甚至试图“以副压正”,于是被称为“大特写”的文体风行,休闲娱乐信息上位。此次变革的操刀者许多为副刊中人,他们从边缘到前台,着实风光了一把,为副刊挣了面子,也赢了里子。但因副刊文学性的内容旁逸斜出,并逐渐被稀释,副刊的正统标准形象开始模糊;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在传播理念上趋向受众本位,读者对副刊的期待与其传统定位从此渐行渐远,为以后副刊的急速滑落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是随着都市报兴起和报纸扩版风出现的综合性副刊和各类专刊,不少人认为它们是副刊的衍变形态,其实更多的是新闻的变种,是报纸新闻传播和服务功能双重观念强化的产物。综合性副刊以服务性、实用性以及消遣娱乐性信息为主的传播定位,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副刊的传播内容结构,即使仍有文学性内容,也多演化成文体边界模糊的故事、小品、游记、随笔等,轻薄短小、通俗简洁已成所刊载内容的主流,它反映的是较为典型的大众文化特质。各类细分化服务性专版的涌现,则进一步让文学副刊陷于进退无据的窘境,副刊的内容既无力点燃社会议题,在市场拓展功能上也大大逊色于专版新贵。
  第三次是新世纪以来,党报为巩固话语地位提出做强新闻版面,晚报、都市报为追求主流化增加硬新闻版面,在内容结构的平衡上和版面增减的选择上,大量传统副刊被转型或干脆淘汰出局。这时候,幸存的文学副刊往往被要求服从整个报纸传播内容“新闻本位”的取向。应该说,这种要求是符合报纸作为新闻纸的传播规律的,副刊不能游离或逸出整个报纸的定位。但新闻版面扩张在更多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文学副刊的死亡。
  第四次是评论在市场化媒体的快速崛起,评论成媒体生存竞争前沿。现在但凡有点影响的都市报,不开设独立的评论板块是不可想象的。时评追逐新闻热点,加上版位优越,吸睛能力远非闲散的副刊可比,对提升报纸话语地位和品牌的贡献远大于副刊。具体操作上,新闻与评论内容和版面的分离作为客观性报道理念的实践,已成常规,但时评版面的推出与扩张,就要压缩其他版面,副刊类版面往往是被砍杀的对象。此消彼长之间,时评与副刊的境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四次传播内容大调整反映了报纸在有限空间中的辗转腾挪,副刊一直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或主动或被动,或上位或滑落。但到目前为止,它整体下行且尚无筑底迹象。
  难去的情结与无奈的沉疴
  中国报人多有挥之不去的副刊情结。一是因为副刊的辉煌传统;二是由于副刊在报纸内容结构中一直被认为是反映报纸格调、品位的窗口;三是副刊的作者队伍多为文化精英或是社会名流。在相当一段时期,它在读者心目中远不是“附张”或“附出”的地位,相对于语境低度、语义浅豁的新闻话语,它是具有精致和深刻特征的精英文化。
  副刊复归原位,既是报纸复归新闻纸的表征,也是副刊卸下过重枷锁,依其本性有所作为的常态。尽管副刊的红利时代早已结束,甚至四面楚歌,但它存在的理由还在。
  一是媒体叠加共存还会持续一段时期,报纸生存合法性仍然强大。我国入围世界报纸发行量前100名的党报、晚报、都市报都保留着文学副刊;同时,由于高品质的新闻一直供应不足,副刊事关报纸整体布局,还要担当弥补内容不足的任务。
  二是审美性文字在过多的非虚构语境、过多的图像、过多的同质化新闻中,作为一种“他者”话语,愈显超越价值。可让读者得以与刚硬的现实疏离开来,从另外一个路径找寻自我,抚慰心灵。
  三是阅读惯性与中老年读者群体尚能构成一定的市场支撑,如传统晚报和党报的读者群体。
  副刊自身的问题在哪里
  首先,传统报纸副刊文学传播的定位在文学早已边缘化的今天已失去根基,而其稳态的传播内容已难成为文学议题,更无力唤起阅读期待。从总体上讲,在传播内容上亟待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
  其次,传统副刊形态衍生能力弱化。有的副刊总以为牌子老,历史久,一味恪守本色,几十年一贯制,抱残守缺,其读者群已严重老化、窄化。曾有的辉煌和过久的传统已成了创新的负担,大部分机关报的副刊不同程度地面临这种情况。
  第三,传统副刊对文化价值的注重、话语方式的讲究和文采意蕴的追求与报纸作为文化快餐的消费性相抵触,在经营报纸、追求传播内容交换价值的语境下,副刊获取注意力的能力与一些娱乐版比相形见绌。
  副刊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传媒生态、传播理念、内容定位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中找出原因,但要改变现状,关键则在于自身能否超越传统,适应报纸内容结构调整和传播方式演进的趋势,在重构与创新中争得应有的地位。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