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地球已经失去忍耐】地球已经失去了最强的守卫者
 

【地球已经失去忍耐】地球已经失去了最强的守卫者

发布时间:2019-04-05 04:50:47 影响了:

  3年前,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多德斯韦尔在北京参加世界环境日,当时,她曾向全世界大声疾呼:这个地球已经失去了耐心!  今年7月,这位风度翩翩的女士再次莅临北京,在中国第四次环保大会上,重申了她的这种担忧:
  “如果将1995年作为一种象征,那么我们正走在一条非常不吸引人的道路上。1995年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我们对矿物燃料的严重依赖带来了许多特别严重的后果,造成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尽管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在减少使用臭氧层消耗物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95年在南极地区上空还是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臭氧层空洞。去年,联合国环境署报告说,动植物灭绝的速率已经达到了警戒线。同样令人惊慌的是,全球大量水土流失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为养活不断增长人口而生产粮食的能力问题。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也是一个很令人担心的问题。而这些只是我们自己行为方式带来的环境后果当中的一部分。”
  没有人会怀疑多德斯韦尔这段发言的权威性。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如果人类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环境污染。
  尽管报刊电台和电视传媒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环境方面的报道,但我们周围的环境质量似乎还是在不可遏制地向低谷滑去。
  就在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大
  综艺”正在播放一部关于环境的美国故事片《未来之火》——持续性的干旱造成的森林大火,挥之不去的热浪到处都是,把南加利福尼亚的人们搞得焦头烂额。政府已明令各家各户限时使用空调;从海里再也捕不到什么鱼虾;害虫把人们逼缩在家里;为争抢水源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大打出手;夫妻反目,父子失和,每张汗津津的脸上,都呈现出一种陷入生存困境后的绝望。幼子对他的父亲说:就是因为大人们往空气和水里排放有毒物质,世界才变成了今天这样!
  天破了
  “杞人忧天”曾一直被国人耻笑为多虑。但今天,即使天不会掉下来也够让人担心的了,因为它已经“破”了。
  “南极上空有了黑洞”已经喊了十几年,灿烂的阳光下,人们感觉不到“狼来了”。但英国南极考察队的观测早已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一年比一年更大更深,预计在未来的10年里情况会更加严重。似乎为了证明祸不单行,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薄了1/10,极点上空则差不多薄了20%,这使加拿大、俄罗斯及欧洲部分地区的人们将比往年多吸收25%的紫外线。
  自从CFC(氯氟烃)在本世纪3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商业,至今每年已能为全球带来22亿美元的利润。当人们坐在家中享受着电冰箱、空调带来的舒适,科学家们却不得不告诉公众,这巨大利
  益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灾难,每1%臭氧层的消失会带来10—15万因患白内障而失明的人,无黑瘤皮肤癌将增加26%,人体的免疫机能开始遭到破坏,传染病会流行于世。
  只有当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时,人们才会想到保护大自然。1987年9月,最早使用氟里昂的24个发达国家的代表聚集加拿大,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0年的伦敦修订案,将发达国家最终取消使用CFC的时间确定在2000年。财大气粗的发达国家,立刻改弦更张,发展无氟制冷。而他们淘汰下来的氟里昂制冷生产线,则以诱人的价格推销给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在发展中国家,无氟期被允许延长至2010年,但实际承受的损害将远远不止这一期限。
  1993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但与此同时,中国已从世界各地引进了数十条有氟制冷生产线,电冰箱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00万台,仅浙江一省就有30多个生产厂家。据有关方面预测,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仍将使用有氟制冷。即使立即停止CFC的使用,它已经造成的大气污染仍将存在70年,这期间它将继续破坏臭氧层!
  死无葬身之地的核
  “核”被人类从“潘多拉的盒子”里放出来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据《科学世界》杂志披露:目前,全世界的商业核反应堆已有424座,分布于33个国家,仅美国就有109座,全美电力需求的21%来自核电。
  50年代,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路易斯·施特劳斯曾踌躇满志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永远享用便宜得几乎无需计量的(核)电力”。他没有预计到在这个“便宜”的背后有一个此消彼长的附带品——核废料。
  当时,科学家对核废料的处理曾有过几种天真的想法——深埋于地表之下的岩层内,投掷于南极洲洋底或送入外层空间。所幸这陆海空墓地的设想没有真正实施。但从那时至今,全美贮存的核废料已达28000吨,预计到2003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48000吨。
  几乎所有核电站的废料都是就地贮存在池中的,一个典型的核电厂每年用过的核燃料约有20吨,经年累月,终有一天,料满为患。据悉,1998年,美国就将有多座核反应堆贮存池满。营建新池,一是费用高昂,再是贮池越多,安全系数越低。这迫使美国国会在80年代初期通过了一项《核废料政策法案》,允诺能源部从1998年1月31日起接纳来自各商业核反应堆的废料,并从法案通过之日起,向核电用户征收每度1美分的核废
  料处理基金,用于研究开发永久性的核墓地。
  科学家们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西北160公里处的尤卡山,他们找到了这样一块地方,此山的凝灰岩据论证有阻隔核废料活性的矿物质,用开凿隧道贮存的办法,可使核废料一万年安然无恙。但很快,这块核墓地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另一些科学家的质疑。政府不敢贸然行事,只好将该计划的实施日期从1989年延至1998年,又暂定为2003年,最终期限是2010年。至此,105亿美元的核废料基金已耗去大半,一劳永逸的核墓地却仍未找到。
  与核废料的处理相比,核泄漏是个更为敏感的话题。
  不久前,国际新闻社将数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老帐又翻了出来。当年涉及清理工作的60万人,已有7000人死亡,其中1/5是自杀。自杀率为前苏联全国自杀率的20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