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重建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2018中华民族精神答案
 

[重建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2018中华民族精神答案

发布时间:2019-04-06 05:33:28 影响了: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抑制消费,控制需求,根治**,离不开艰苦奋斗;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离不开艰苦奋斗;振兴中华,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是凝聚全民族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增强社会活力和生机的助燃器。重建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1)
  纵观世界历史,现在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创业发展时期。
  从奠定美国繁荣发展基础的西部开发过程来看,并不像我们从“西部片”中通常看到的那样浪漫,更不是上帝扔给汤姆大叔的馅饼,而是充满着艰辛和苦难。那时,无论是在偏僻的森林地带,还是开阔的平原,西部人都经历了热病、疟疾、孤寂、挫折、累断脊骨劳动的磨难。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垦荒生活中,孕育了美国人民刻苦工作的习惯,开拓进取的勤奋精神,塑造了推动美国社会进步的民族心理。
  战后联邦德国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历程,更是雄辩地证明了没有全民族的克勤克俭精神,就不可能为重建经济积累建设和发展资金。第三帝国崩溃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和饥饿。1500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几十万伤残人员没有止痛药;人们失去了养老金和存款,所得的只有因通货膨胀和货币改革而不值钱的帝国马克;人们只能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水准。然而,6000万幸存的德国人艰苦创业,仅仅用了短短的一代人的时间,就从失败和破坏的深渊中爬出来,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欧洲的经济超级大国。
  日本的崛起与发迹,许多年轻的朋友总认为是日本重视教育、人才,重视科研和善于学习别国经验的结果。应当肯定,这些的确是重要因素,但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又渗透于日本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之中的巨大推动力。这就是上至党派和政治家,下至庶民百姓都经常说的“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不拼命干,就没有饭吃”的民族危机意识。正是这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成为推动战后日本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的精神动力。
  当五环旗在汉城冉冉升起时,人们把注目的焦点放在了南朝鲜的经济腾飞上。各国学者、专家纷纷探寻南朝鲜成功的秘诀,忽然发现南朝鲜人一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2700小时,分别超出美国人的40%、日本人的25%。尤其是“我们能自己干好”的说法到处可闻,广播电台晨间广播节目里,评论员敦促南朝鲜人“加劲工作为国图强”。连大宇集团总部电梯上贴的标语都告诫职工“勤劳的双手是我们的致胜之道”。英国一家公司驻汉城的首席代表乔治·郎考察后指出:“强烈的民族自强精神是驱动南朝鲜经济的主要动力。”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看,提倡节俭、勤奋、创业的奋斗精神,是鼓励人们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努力的共同经验。
  (2)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资源限制内进行的,虽然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可以改变这种限制的程度、范围的形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限制。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一个国家的国情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类型,最终对这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起着制约作用。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要“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
  人多地少、地多土少的国情。中国国土面积虽然居于世界第三位,但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有重要制约作用的资源却有限,如:耕地人均只有1.5亩左右,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7%;森林人均拥有的面积仅1.8亩,为世界人均量的12%;淡水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不及世界的1/4:煤、天然气人均可开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水平的40%、50%,仅为苏联的1/7,美国的1/10。尤其是重要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之严重,酸雨面积之广、数量之频、程度之强达世界之最,使我国土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环境脱水日趋明显,耕地越来越难以满足依靠复种率来实现粮食的增产。这些,都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只有坚持勤俭建国的原则,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好物质基础。
  人口膨胀,就业负担沉重的国情,中国的人口己达到11亿多,现在,中国每分钟平均有38个婴儿呱呱坠地,每天有5.5万个新生命问世,每年净增人口已达1500万,相当于1个澳大利亚。我国每年增产的粮食,约有一半被当年出生的娃娃吃掉。尤其是人口的膨胀,使得行路难、住房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安排就业更为困难。有学者估计中国农村的“隐性失业”达1亿人之众,城镇超量容纳的职工约有1000万人。未来11年,我国还将新增加适龄就业者1.6亿。也就是说,到200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要为总计3亿的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成本提高和社会财力相对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更大。
  基础工业落后,能源、原材料严重短缺的国情。电力、交通运输、原材料工业对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障碍。电力不足使我国许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据调查,1979年以来,我国有20%以上的生产能力因缺电不能正常运转,我国目前因缺电而损失的产值每年大约在1000亿元以上。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每年缺口达一半多,只能靠外汇进口以避免过度绷紧。然而,这些宝贵的资源浪费却又相当惊人,利用率又相当低。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跟日本差不多,但总产值还不到日本的1/4;矿藏资源的采、选、炼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及铜、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矿山综合回收率只有10%~30%;我国每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高达21.11万吨,而苏联只有12.26万吨,美国为9.8万吨,日本为3.74万吨。这就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有效地使用每一分钱、每一度电、每一吨煤,自觉树立长期奋斗精神,才能够为建设和发展积累资金,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打好基础。
  教育落后,人的素质差的国情。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数1/5以上,但教育投资水平低至世界倒数第二、三位,为世界人均教育经费不超过5美元的14个国家之一。教育的落后,升学率的下降和文盲的增多,导致了我国人均国民素质很低。人力资源和人的潜能亟待开发。1/2以上的文盲直接制约着我国的发展步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