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七步诗原文拼音版【《百川看人物》之十大才子《七步诗》——曹植】
 

七步诗原文拼音版【《百川看人物》之十大才子《七步诗》——曹植】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6:02 影响了:

  曹植,字子建,史称陈思王,192年约10月15日生,安徽亳州人,历任正地市级的平原侯、临菑侯,副省部级的中郎将,少将军衔的征虏将军,副国家级的陈王。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才高八斗”的成语由此而来。曹植的代表作品有《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
  有关曹植的容貌,最为传神的描绘就是东晋朝代的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画中的曹植形销骨立,一往情深。具有“文人本是多情种,才子更为爱感伤”的特立独行的气质。只见曹植站在河南洛水河的岸边,表情凝滞,全神贯注,一双慧眼深情地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
  社会关系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王曹操与妓女出身的卞氏共生有丕、彰、植、熊四子。其中曹丕就是后来的魏文帝。曹植一生娶了两位妻子,前妻崔氏,系名门之后,其兄崔琰曾任曹魏正级的尚书,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崔氏因“衣绣违制”,被曹操勒令回家并赐死。不久,崔氏之兄崔琰又因“辞色不逊”被处死。有人说,崔琰之死与其妹的死有关。曹植的后妻谢氏,曾被封为王妃,即史书中所称的“陈妃”,她是曹植后期生活的伴侣。据说,她一直活到晋代,享年80余岁。曹植有两个儿子,长子曹苗,曾被封为正市地级的高阳乡公,早夭。次子曹志,被封为同级别的穆乡公,他少而好学,才行出众,曹植称赞他是曹家的“保家主也”。曹植死后,曹志继位,徙封为副国家级的济北王。司马氏篡位后,曹志降为县处级的鄄城县公,后任市地级的乐平太守,正高级职称的迁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后转教授级研究员的博士祭酒。曹植还有两个女儿,在他的著作中偶有提及,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曹植的社会关系中还有一人,笔者认为值得一提,就是前文写到的洛神。她的原型是甄宓妃,是曹植的大哥曹丕的妻子。甄妃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时称“南有二乔,北有甄妃”。他是曹操打败袁绍后,曹丕“纳袁绍之子袁尚之妻甄氏而还”。尚处青春期的曹植,对比他大九岁的嫂子甄妃感情真挚而朦胧,这种美好的感觉始终萦绕在曹植的心头,终于在他“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时有感而发,写就璀璨名篇《感甄赋》,后改名为《洛神赋》。
  曹植文采出众,他七步能成诗,才高有八斗。然而,生在帝王之家的曹植却命运多舛,他的少年得志与成年坎坷,构成了他人生的强烈反差。这里既有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也与他主观上放荡不羁的性格有关。
  一、曹植文采:七步成诗与才高八斗
  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死后,曹植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弟弟曹熊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以此为借口问责二人。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按律当斩。这时,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知道曹植文采出众,就想难为一下他。于是他给曹植出题:让他在七步之内写成一首诗,内容是写兄弟,但诗中不容许有兄弟的字眼,否则杀无赦。曹植望着这位大权在握的亲哥哥,明知他是有意刁难,百感交集,略一思索,成就了这篇《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到后,触动亲情而共鸣,不免潸然泪下。于是他没有杀害曹植,只是贬曹植为市地级的安乡侯,曹植以才搏命,成功避祸。创造七步成诗传奇的他,也成为中国文学的历史天空中一颗熠熠生辉的天才之星。
  曹植才高八斗,他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阶段——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在三国时期,就以文名著世,在后来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现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辞赋10余篇。曹植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曹操在世期间,他的作品多表现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反映他立志报国的年轻斗志。如他在19岁时的作品《登台赋》中写道:“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后期是曹操去世后,他受到皇帝大哥曹丕的打压,作品抒发了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如《野田黄雀行其一》:“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二、曹植命运:少年得志与成年坎坷
  据《三国志·魏书十九》记载,曹植少年得志,十多岁时就能背诵《诗经》、《论语》等古代文学名著,“读书破万卷”,文章写得非常好。曹操曾经看过他的文章,就问他是否有人代笔。曹植跪着回答说:“出言为文,下笔成章,愿当面试,不用请人。”正好,曹操的大型景观花园——铜雀台刚刚落成,曹操就把他的诸子群臣悉数请来,让大家当场做赋。曹植执笔立成,写出流传至今的名赋《登台赋》。曹操大加赞赏。
  曹植性格简易,不好奢侈,车马服饰,不爱华丽。每次拜见曹操时被问难,总是应声而对,深得曹操宠爱。曹操有意培养他成为太子,在征讨孙权时,让曹植守卫邺城,临行前充满感情地说:“当年我当县长时是23岁,你现在也当县长了,正好也是23岁,好好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曹植任性而行,不严律己,尤其喝酒不加节制。219年,曹仁被关羽大军围困,曹操急令曹植率军解救,就在这火燎眉头的紧急关头,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曹操只有懊恼作罢。
  更加犯忌的是,曹植以杨修等一帮自以为是的文人为羽翼,依仗他们文学影响力,经常聚在一起抨击朝政,让曹操狐疑篡权。而与曹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丕一直以来韬光养晦,善用权术,并讨好曹操左右为他说好话。
  经过权衡利弊,217年,曹操以“恃才放旷”为由杀了杨修,疏远了曹植,终于立曹丕为太子。三年后的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废汉称帝,为魏文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开始了他成年坎坷的生活。
  曹丕先是杀了丁仪、丁廙等亲近曹植一党,而后又以喝酒误事,怠慢御使等理由,多次贬低曹植官职,让他远离京城。此时的曹植在感叹“天命与我违”的同时,还常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报国志向。他多次上书曹丕,对自己的过错“追思罪戾”,恳请曹丕能“施畅春风,泽如时雨”。然而,曹丕对曹植戒备一直很深,始终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亲叔叔曹植仍是严加防范和限制,使他的处境并没有好转。曹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他上书写道:“我听说一只披着虎皮的羊,看见草地就兴奋,看见豺狼就战栗,它忘记了自己披的是虎皮。现在朝廷闲置良臣不用,就和这个情况是一样的。”他还激动地说:"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但是,曹植在曹丕、曹叡当政的12年中,被迁封过10次之多,始终处在一种游离于世,远离于事的状态,曹氏当权者宁可让他到处闲逛,也不让他参与政事。曹植最后的封地在河南的陈郡,所以后人称他为“陈王”或“陈思王”。
  结 尾
  232年12月27日,郁郁寡欢的曹植在生不得志的忧愤中去世,年仅40岁。葬于山东聊城的东阿县鱼山西麓,一代文星就此殒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