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急转身 SOHO中国急转身
 

急转身 SOHO中国急转身

发布时间:2019-06-22 03:59:37 影响了:

  SOHO中国一贯以散售模式出名—从2006年起他们就一直这么干,尽管历经非议,他们仍然觉得这是最好的模式。但是在8月16日,公司的两位联席主席—潘石屹和张欣夫妇,分别向媒体和投资者宣告了他们的最新角色:包租公与包租婆。
  在销售额下滑同时租金又明显上涨的市场环境下,SOHO中国及时地告别原来的散售模式,转为持有旗下项目。未来3年公司开发的150万平方米物业,只有少量住宅可供出售。估计5年后,这些物业每年将会带来至少40亿元的租 金。
  潘石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公司现在的策略是越来越多地持有商业项目。”执行总裁闫岩表示:“这5个项目只有前门大街的全部完成了,其他都在施工状态,大概都需要两三年时间完工。”
  过去半年,市场变化让SOHO中国的利润骤降65%,潘石屹在5月第一次主动加大自持物业比例,当时的目标是占到未来三年开发总量的43%,涉及到5个项目中的64万平方米。但是,整家公司此时仍然在为2010年年中规划的以设计及资产投融资的轻资产公司模式努 力。
  直到7月23日,潘石屹仍然如此打算。当天有人在上海问他为什么不干脆全部持有?他称,“公司不能如此急转弯”;如果持有太多的量,会降低公司原有的优势—比如建筑设计水平和造型独特的优势。而这些正是支撑他们轻资产公司梦想的基础。
  可是,在26天之后,潘石屹还是决定顺应市场变化。这一转变也将让SOHO中国成为一个典型的重资产公司。
  在SOHO中国急转身的26天时间里,潘石屹跟往常一样旅游、跑步、发微博、视察项目。唯一不同的是,他开始为8月中旬的年中报告做准备。他在这26天里见了大量投资者。
  自SOHO中国2007年上市以来,投资者对SOHO中国的要求一直未变,那就是多赚钱、多分红。大多数时候,SOHO中国都做到了。除了刚刚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2011年,SOHO中国的年销售额还未达到预定销售目标的一半。今年的前6个月情况更糟糕,连盈利也开始大幅下滑。
  可以想象投资者有多么失望。尤其在年初,SOHO中国为他们勾勒了美好的前景。那时候,潘石屹和张欣乐观地将全年销售目标定为230亿,是2011年销售额的两倍。但是6个月后,他们尴尬地发现销售陷入停滞状态。
  SOHO中国长期以来依靠的购买群体在2011年同时失了灵。这些人主要是鄂尔多斯富商、山西煤矿业主和温州客。2011年实体经济的不景气让他们大伤元气。潘石屹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开始将目标群体锁定为中国新一代中产阶层上。他们有高学历背景、懂投资,最重要的是他们手中也拥有财富。
  为了迎合这部分群体,SOHO中国在2011年打散旧有的销售团队,在今年3月重新招兵买马组织新的销售团队。他们中的许多人相比过去拥有更好的学识与眼界,也少了一些狼性;而过去的销售招术—跑到深山野矿中打动潜在买家的野路数现在也行不通了。SOHO中国的楼盘销售就此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整个租务市场却在持续强劲。SOHO中国分析了旗下新近竣工的4个写字楼,发现租金在过去6个月上涨率超过70%。到处都是满租的写字楼,张欣说,以她从业17年的经验,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低的空置率。如果这些写字楼当初不出售,现在可以为她带回14%的租金回报率,远远高于现在6%的回报率。
  以前,商业地产是有相当高门槛的资本游戏。如果不采取散售模式,又没有广拉战线的资金能力,像SOHO中国这种初涉商业地产的小公司很难快速资金回笼。现在SOHO中国则具备了选择商业模式的资格,他们握有150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仅上海就有11个项目。
  租金上涨让转型后的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盈利,承担较轻的税负。还有一点好处是,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会更准确。潘石屹说,较之散售模式,基于创造租金收入的模式更容易被资本市场理解。过去,出于对散售模式的不理解和担忧,SOHO中国的市值相较净资产出现60%的折让。
  尽管潘石屹宣称公司为转型做了一些准备,比如,在三年前收购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并在两个半月前跟盈石合资成立了商业管理公司,但外界仍然认为此次转型太过仓促,充满不确定性。
  花旗8月17日发布的报告称,SOHO中国需要拿出更具体的租金收入增长方案,同时平衡好销售和自持物业的比例,以确保在租金收入全面增长前的利润。花旗对SOHO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仍为中性。
  出于对SOHO中国物业经营能力的担心,8月17日,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下跌了8.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