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赵学敏:书法紧跟时代】内蒙古 赵学敏
 

【赵学敏:书法紧跟时代】内蒙古 赵学敏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3:21 影响了:

  赵学敏  陕西省三原县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曾任福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宣传部长、南平市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国家濒管办主任等职。
  自幼研习书法,师从于右任书法秘书李楚才,后师从舒同、方毅等,几十年坚持不辍。娴熟各种书体,尤以楷书、行书、草书擅长。被群众称为“时代的笔手”“人民书法家”。
  赵学敏严宗师法,取法亦颇有独到之处。所书不求点画之工、结体之貌,但求神通古人、笔合新意。笔法老辣,气象万千,得宗师之神髓。在书法艺术中,碑尚古,写气质;帖尚韵,表性情。赵学敏具文学、哲学等多方面修养,又勤于社会实践,并在书法艺术上,深通碑之内在神理、帖之外在风采表现,以学养书,自成体系。
  赵学敏所书《奥运赋》,长达5丈有余,广亦4尺5寸。全篇纵列133行,全文多至2008字,以应奥运主办纪年。此为长篇巨帙,字大如拳,行间茂密,字势多变,虚实呼应,首尾顾盼,一气呵成,风韵依然。所书《兰亭集序》九条屏,虽为右军文,书风则与之迥异。其书绝去姿媚,独标古劲,古意弥漫,拙朴纯真,不但风格独特,形式亦属创格。所书《心经》,凝神定气,朴实无华,书逾千篇,坚韧不拔。此与唐玄序集右军书《金刚经》皆明心见性,非色非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书《楹联》,字大如斗,形式多变,真情真意,潇洒自然,笔势横冲,怒雷击电,书中有我,心意无限。于笔意中,可见宗师于右任及怀素、王铎“看乱云飞渡,观沧海激流”,“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以自然为师之豪放情感。
  在深入研究书法理论的基础上,赵学敏提出了“人民书法”“笔墨当随时代”等书法理念,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发表大量书法作品及《人民书法》等理论文章。《光明日报》专版介绍其书写的《道德经》作品,《人民日报海外版》专版介绍其草书《奥运赋》。书法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转载。书法作品分别获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1998年全国兰亭书法二等奖、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书法展金奖等。荣宝斋出版社发行《赵学敏书法选集》(卷一、卷二),紫禁城出版社发行草书《奥运赋》,河南美术出版社发行《赵学敏书道德经》,中国林业出版社发行《人民书法情怀——赵学敏书法评论集》等。书法作品在北京故宫、中国美术馆,江苏南京,黑龙江哈尔滨,山西太原,以及韩国、日本、泰国等地展出并发表。
  他重视书法艺术的普及性,认为书法也要面向群众,不能束之高阁。故而其行楷求平稳、尚筋骨、显风神,行草则结体典雅,流畅而不狂纵,中规中矩,绝少有被认不出的笔墨。他字里行间的书卷气,同他长期从政、为文、学书的经历和刻苦锻炼分不开,是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的表现。王国维论词讲“内美”,所谓“入乎于内”而“出乎其外”,即深入生活,体味人生,方能登高俯远,下笔有神。达到书法的“内美”境界,则书卷气扑面而来,远离了那种写字匠的流俗儇薄,文人字的矫饰放诞。赵学敏的书法庶几近之。
  作为高级领导干部,几十年来赵学敏先生把他对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对书法的酷爱、学习,当作为人民服务、传承与发扬书法艺术的一种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情感,也展现出当代真正的书家风采。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赵学敏在南京举办个人书法专场展,并将义卖款63万元全部捐献给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中,他也慷慨解囊、积极捐款,以书法家的实际行动给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多年来,赵学敏一直致力于用书法文化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及香港、澳门的繁荣与合作交流积极努力。2005年,他开始主持为香港和台湾分别选送大熊猫的工作。2007年4月,他护送大熊猫到香港,在港期间,以书法为文化纽带,构建了香港与内地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2008年12月,他又率团护送“团团”“圆圆”到台湾落户,完成了海峡两岸期盼已久的大熊猫到台湾。之后,赵学敏更为台湾大熊猫馆题写馆名,与台湾书法家为大熊猫落户台湾举行笔会。因此,他赢得社会的尊重和美誉,被评为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并获大奖。2010年7月,他组织海峡两岸书法家联合在台北、台中等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团圆生态文化展”及“鼎盛和安两岸书法双年大展”。他还提出建立海峡两岸书法家联谊会等平台,为今后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奠定基础。这一提议得到了海峡两岸书法家的一致赞同。
  赵学敏特别关心中国书法事业发展,为中华书法艺术传承光大积极地奔走呼吁。2009年3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为第一提案人,他提议建立中国书法馆,得到了沈鹏、欧阳中石、张海等国内著名书法家的积极响应。并联合签名提案的知名书法家、文化名人达42人之多,为呼吁国家建立中国书法馆做了积极推动工作。该提案作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上报中央领导,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目前,中国书法馆已与中国美术馆新馆合建。
  在多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赵学敏以书法服务于当今时代,用书法艺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他主张,书法要紧密结合时代,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书法的内容、艺术要完美地再现时代精神风貌,使人们从中受到愉悦和激励。多少年来,赵学敏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每逢春节,他都要和喜欢书法的朋友一起为农民写春联;每当一些厂、矿、企业、商店、名胜景区需要写牌匾,一些革命烈士纪念碑需要写碑文,他都义不容辞。
  赵学敏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怎样处理好书法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关系。书法艺术是从实用中产生的,并在实用中不断发展、升华。今天,书法艺术遭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由于电脑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从书写的角度来说,书法的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书法的实用性实际上并非仅限于此。从个人方面来看,书法是一种修心怡情的方式;从社会方面来看,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性载体。书法艺术的这些功用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退,而且将会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渐渐增强。
  赵学敏先生就是在追求书法的艺术性的同时,没有忽略书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他把对书法艺术不断探求的过程,当作是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他的书法始终面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提高,同时其意义也早已超出书法艺术之外,回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