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案例式教学法在“草地资源学”课程中的应用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
 

案例式教学法在“草地资源学”课程中的应用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

发布时间:2019-07-11 03:51:25 影响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应该始终坚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两翼的教学体系。我国长期使用的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方面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较好地灌输知识和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但由于知识信息量小、形式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同时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1]。在现代资讯信息日益发达的当前,高等教育专业授课手段也得到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和重要手段,这为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转变及引入研究型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当前,随着国家草业发展和草业高等人才培养的需求,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正式下文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草业科学调整为“草学”一级学科,这为草业高等教育及行业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历史机遇。“草地资源学”是草业科学专业核心骨干课程,具有内容繁杂、概念偏多、更新较快、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在现有条件下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都逐渐增大,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现代教学的实际需求,最终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和学生不满意。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案例式教学已逐渐引入并渗透到农业大学应用型学科教学当中来,结合多媒体图、影、声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和生产一线案例及示范模式,能够较好学习及应用当前最新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生产实际的思想和理念。
  一草业科学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草业科学是研究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生产的草地农业系统的科学。它由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组成。其中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三个因子群是基础课的依据;界面是系统最活跃、最敏感、功能最密集的部分,是科学创新和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四个生产层是设立二级专业的依据[2,3]。
  以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最新修订的草业科学专业(090900)目录为例,培养目标是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相关领域及行业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利用、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是主要学习草业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资源保护及持续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具备草业资源规划、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产品加工、草坪与环境绿化、畜牧饲料生产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及再学习的能力。根据草业科学一级学科二级方向的凝练,现有牧草学、草原学和草坪学三个课程模块。修读学分为170学分,其中必修课104分(表1),选修课44学分,实践环节22学分[4,5]。
  他们研究型、实践型、探索型学习方法的培养;对教师来说,可以提高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形象化和生动化,也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方法的发展和科学意识的培养。总之,案例式教学在草地资源学课程中的应用,期望能够在提高学生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最终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2“草地资源学”课程简介
  “草地资源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四川农业大学选用“十一五”国家统编教材《草地资源学》(朱进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共分十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草地资源构成要素,第三章草地与草地资源类型分类,第四章草地资源分布,第五章草地资源的功能与特征,第六章草地资源评价,第七章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第八章区域草地资源经营,第九章草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第十章区域草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该课程是在继承与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从资源持续利用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与实践上突出草地资源的属性,资源的类型,资源的评价,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保护调控等内容。学生学习时应明确“草地资源学”是从生态经济学原理、生产经营学的角度,认识草地资源和资源开发利用原理与方法的科学。比如:对如何认识草地资源的概念、属性和类型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开发利用资源,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很好地有机结合;如何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与布局,以便提高利用的整体综合效益;如何加强管理与保护,以防止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保持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与发展;从教学而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组织实施与宏观调控草业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养[7]。
  3案例式教学方法在“草地资源学”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式教学法在“草地资源学”课程中的应用是在2009-2010学年开始尝试的,授课班级是本专业2008草学(二本招生)、2008草绿(草业工程与环境绿化方向,一本招生)2个小班,共70余人。为检验上课效果,同学们全部参与了学校教务处网上教师满意度打分评比,课程组设计了共50题的调查反馈问卷,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案例设计及分配,提高草地资源学课程教学质量
  案例式教学将会改变学生一味学习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倡导参与式、讨论式,使主动式学习方法融入到整个案例式教学当中,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教材前五章总论部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在此理论及专业知识储备基础上,对草地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域草地资源经营等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例如:针对最新发布的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和2009年四川省草原监测报告,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及典型案例并做成PPT在课堂展示、讲解,并对比讨论与传统教材的差异,区别分析原因,这样学生参与意识及主动性都很强,课堂效果良好。
  (2)重视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在案例式教学中,学生自己编写案例或拿到教师提供案例后,需要查阅各种学习资料进行主动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要求教师也要做足准备进行引导和讨论,教学相长,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采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草地资源评价”章节,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恰当提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后组织实施,每人按要求写出规范文本,教师评分并计入课程成绩。
  (3)完善案例分析与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案例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授课教学队伍素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力及综合素质。
  根据“区域草地资源经营管理”一章内容,要求学生就自己家乡的草地资源、区划、保护、利用、经营管理等设计案例,课堂交流,使得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全国很多地方的不同草地景观、草地类型、草地利用现状和草地畜牧业经济,并可通过从本课程案例讨论中引申出后续案例。
  (4)建立案例反馈及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灵活多样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可增设一定的案例题、设计题和分析题,平时成绩注重读书报告、案例分析和课堂参与式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策略、完善案例。
  根据4年来四川农业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表2)可以看出,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结合,学生满意性评价也逐渐增加。同时,新教材的采用及课件的及时更新以及任课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都为案例式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教学初期,更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板书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无论是教学自我感觉还是教学评价分数和问卷调查都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