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中美“信任赤字”问题再探: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局为视角:中美贸易赤字
 

中美“信任赤字”问题再探: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局为视角:中美贸易赤字

发布时间:2019-07-15 04:03:51 影响了:

  [关键词] 中美“信任赤字”;中国周边;战略布局;全面压力  [摘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美两国“信任赤字”的现状,以及周边对于两国的不同意义,并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局为视角考察了中美“信任赤字”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经济上的巨大利益是美国在战略布局上重返亚洲的坚定基础,而在政治层面防范中国崛起,以及军事层面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则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美国在中国周边的经济政治化、政治安全上全面布局,正是中国对美“信任赤字”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也分析了周边国家在中美“信任赤字”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在结论中指出了两国为解决“信任赤字”问题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7—0048一09
  国家间关系是对抗还是合作,“一个重要因素是信任能否建立”。中美两国学者都注意到两国关系面临严重的“信任赤字”问题。兰普顿指出,“整个90年代至今,中美间的信任度一直很低”。华人学者郝雨凡指出,“中美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核心的是在动机和意图上彼此怀疑”。正因为此,2012年2月15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发表了演说,把增强互信的必要性置于中美两国需要更加成功应对的一系列挑战之首。“信任赤字”在国家间关系中普遍存在,中美的主要问题在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严重的“信任赤字”不仅导致两国关系跌宕起伏,而且对于重要的地区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到底什么原因致使两国“信任赤字”严重?从中国的角度,改革开放以来奉行“韬光养晦”政策,“是一种谦逊谨慎、自我克制的低调战略”。引申到地缘政治上,强调战略重心主要在周边。因此,判断域外大国对华意图的重要依据就看其对中国周边事务的介入。由此可见,美国在中国周边布局上给中国压力的程度是分析中国对美信任赤字的重要指标。反过来,也可据此分析美国在对华信任问题上的最新考虑。
  一、中国周边对于中美重要性不同
  中国周边对于中美显然具有不同重要性,特别是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中国周边有15个陆上邻国和5个海上邻国。按照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的观点,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邻国越多越不利。中国周边情况也比较复杂。其中,“中国在漫长的陆海边界的几乎每一方向都面临着强大的邻国、不稳定的国家或者潜在不友好的国家联盟”。中国周边还有三个有核国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第二,中国陆地边界和海上边界都存有领土纠纷,形势复杂。陆上同印度有领土纠纷,海上与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存有领土主权争端。中国周边也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如朝鲜半岛问题、南亚印巴对抗、中亚的三股势力等。
  由此可见,与美国濒临两洋、邻国少且相对弱,以及作为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与利益遍布全球相比,中国周边不仅形势复杂,也是影响力的主要投射区域。而且“中国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国际政治利益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周边外交,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中国影响最直接、最迅速”。正因为此,1949年以来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周边。毛泽东“一边倒”政策与“三个世界”的划分,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南亚和东南亚新兴独立民族主义国家为中间地带重要依托,是中国领导人重视周边并力图推行睦邻政策的最早实践。邓小平明确提出维护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在其努力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在周边已没有一个公开的敌对国家”,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基本上形成了。
  冷战后,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周边政策。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要坚持睦邻友好”。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指出“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温家宝总理于2003年出席东盟峰会时明确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要“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温家宝总理2011年指出,东亚一体化要突出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
  综上可见,无论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全球化的今天,周边都是中国战略重心所在,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关系。如果美国在行动上全面布局中国周边,不管在语言上多么强调对华没有敌意与友好,都很难让中国的战略家放心,也就容易形成“信任赤字”。
  二、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利益
  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利益可以从经济、政治、安全等几个层面进行分析。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上,具体可以从出口与进口两个层次考察,本文以美国商务部刚刚公布的最新两年的贸易数字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2010年前30大出口目的地国中,有8个是中国及中国周边国家(地区),加上排名第10的新加坡、第15的澳大利亚、第28的泰国,中国及中国周边所占比例超过了31%。而欧洲国家所占的比例不到21%。2011年的统计也能得出类似结论。中国及中国周边占到的比例为30%,同期欧洲国家所占的比例仅为20%。
  2010年美国前30大进口来源地中,9个是中国及中国周边国家(地区),加上排名第19的泰国与排名第23的新加坡,总额达7 338亿美元,为美国前30大进口总额的43%。同期欧洲国家所占的总额为2 866,55亿美元,所占比例为17%。2011年的统计中,中国及中国周边总额为8 032亿美元,所占比例为41%。同期欧洲国家的总额为3280.63亿美元,所占比例仅为17%。
  冷战后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政治利益服从于美国的亚太战略与全球战略,继续维护美国霸权。1999年初,克林顿在展望21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但只能有一个领导;美国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2001年9月布什政府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采纳了这一思路,并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潜在对手和美国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在亚洲一个有着可观资源的军事竞争者可能出现”。2006年2月布什第二任期所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将美国的防务重点定位既反恐,又要防范“新兴战略对手成为新威胁”,其中多次直接点到中国。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明确指出:“我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他两次把中国作为正面例子给予引证,凸显对华防范。2011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四次提到中国,指出美国面临严峻形势的同时表示:“就在不久之前,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营太阳能研究设施,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中国正在建造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变相渲染“中国威胁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