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公共选修课设置的思考:公共选修课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公共选修课设置的思考:公共选修课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2:20 影响了:

  [摘要]通过解剖、分析“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挖掘出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的其他能力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文化、心理、社交、合作、就业等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构建“公选课”的设置目标、课程模块和内容要求,因材施教,实现“公选课”与必修课“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的目的,完成大学的育人使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 公共选修课 设置
  [作者简介]杨燕琼(1967- ),女,广西贵港人,北京城市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23-02
  一、引言
  199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8年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推广。今天,“文化素质教育”已演变成公共选修课。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课程一般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两部分组成。开设必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公选课”不仅在校内开设,甚至还实现了跨校选课。国内多数高校均按照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或模块来设置“公选课”。从罗列的“公选课”菜单看,许多高校以概论式、通论性课程居多。即将某一学科内的若干基础性课程平移到“公选课”中去,向非本专业学生概述或介绍某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公选课”更多地起着一种知识扩展的作用。“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学部(系)、不同专业,上课时间一般在晚上或双休日,导致学部(系)或教务管理部门对“公选课”的重视不够。因而造成教师开设课程随意性很大,教师教学投入不够,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学生选课的目的不明确,为了学分而选。
  国外许多高校将“公选课”作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英、美国家比较推崇的“核心课程模式”“经典解读模式”“分组必修制模式”及“隐性课程模式”等“公选课”设置模式导致“公选课”呈功能多样化、内容专题化、学科交叉化等特点。虽然其知识扩展层面也有概论式、通论性的课程,但从发展趋势看,其“公选课”中价值导向、心智培育层面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有不断增大之势,即使知识扩展层面的概论式、通论性的课程也最终落脚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胸襟,且概论式、通论性的课程有逐渐减少之势。
  综上所述,按照学科体系开设“公选课”会导致培养目标因课程内容而定,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对国内外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设置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借鉴的基础上,通过解剖、分析“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挖掘出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外的其他能力要求,结合学生的发展、文化、心理、情感、安全、社交、合作、就业等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设置“公选课”,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公选课”与必修课“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创造性地解决岗位实际问题,而且还具备较强的适应新领域、高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一定的创业能力,完成大学的育人使命。
  公共选修课的设置包括设置目标、课程模块及内容要求。
  二、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能力系统化培养为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创造性地解决岗位实际问题,而且还具备较强的适应新领域、高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一定的创业能力。对此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发现人才培养目标中专业应用能力外的其他能力包括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人文与科技修养”“价值理念”和“挑战能力”。因此,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目的定位在帮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与科技修养”“价值理念”和“挑战能力”,并围绕“人文与科技修养”“价值理念”和“挑战能力”三个方向确立相应的课程模块。
  三、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模块
  1.围绕“人文与科技修养”方向确立课程模块。“人文与科技修养”方向包括“人文修养”方向与“科技修养”方向。从“人文修养”方向为学生设置“公选课”,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与反思,为他们毕业后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健康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因此,可围绕“人文修养”方向确立“人格剖析与熏陶”“文化传承与创新”两个课程模块。
  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应将地方发展的理念融入公共选修课中。如北京城市学院的服务面向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服务大众。因此,应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城市发展理念。“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个北京”)的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长远目标。此外,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确立为“北京精神”。因此,可将“三个北京”和“北京精神”的理念融入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中。“人文北京”方面的课程将在“人文修养”方向中开设,因此,可将“科技修养”方向的课程模块确立为“低碳生活与绿色城市”“科技进步与和谐发展”两个模块。“北京精神”方面的内容将在相应模块中开设。
  2.围绕“价值理念”方向确立课程模块。从“价值理念”方向为学生设置“公选课”,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与思考,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围绕“价值理念”方向确立“中国历史进程中关键时刻的抉择”“当前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博弈与价值导向”两个课程模块。
  3.围绕“挑战能力”方向确立课程模块。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挑战社会,才能完成社会赋予大学生的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职责和使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