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自然辩证法是什么学科 [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与知识框架]
 

自然辩证法是什么学科 [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与知识框架]

发布时间:2019-07-19 10:07:57 影响了: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1.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框架与学科性质。

体系框架(基本内容):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

一、哲学的分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二、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三、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四、综合性和开放性

2. 古希腊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自然观:

一、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

古代希腊唯物主义者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3个方面:①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早期的唯物主义者大都认为这种始基是可以感知的具体东西,如水、气和火等等。后来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只能用把握的物质微粒,例如提出的“种子”和所谓的原子。②大都用物质本原固有的内部矛盾,诸如气的稀散和凝聚、对立面的斗争以及原子的集结和疏散等,说明自然事物不断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但也有少数唯物主义者陷于外因论,例如,在说明水、气、火、土4种元素的结合与离散时,就诉诸爱和恨两种外在力量;在解释数目无限、性质各异的种子组成各种自然事物时,阿那克萨戈拉将它归因于外在的“”的推动。③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从本原产生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本原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它既有从简到繁的进化,也有从繁到简的退化。

二、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自然观

核心是目的论,利用“形相”和“质料”的原理,说明了所有的自然现象。“形相”是使事务运动的能动原理,“质料”是运动发生的材料。亚里士多德把形相看作是积极主动地,把质料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这就否认了物质自己的运动,最后导出了第一推哦动力。

机械论自然观:

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法是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这被视为机械自然观的代表,其特点是:

1. 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

2. 2. 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3. "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

自然界是各种物体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处于无穷的系列和层次之中;相互联系的物体因相互作用导致运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物质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自然的分化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演进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史前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弱,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出现了局部的环境问题.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后工业文明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要摒弃环境问题通过技术的进步就可以解决的思想

4.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涵。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狭义上,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从广义上来看,绿色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含义和要求。

均衡发展。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人口可持续性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节约发展。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坚持节约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此,我们要通过研发节约资源的科技、完善节约资源的政策等方式,来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低碳发展。能源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的燃料和动力的来源,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

一。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低碳发展是通过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而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不仅是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清洁发展。环境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空间,是吸收生产和生活排泄物的场地。由于环境存在着生态阈值,其承载能力、涵容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类活动超过环境的生态阈值,必然导致环境污染。这样,实现清洁发展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发展。实现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循环发展,就是要推动全社会树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科学理念,坚持减量化优先,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大力推进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废弃物再生利用。

安全发展。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扩展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这样,就突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安全发展主要是指通过维护生态安全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生态安全主要指的是要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5. 创造性思维(直觉、灵感、想象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发文将逻辑性思维与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灵感性思维、顿悟性思维区分开,丰富了人们以往所认知的思维模式(逻辑性思维才是科学的思维),改变了人们的探索问题的方式“先弃后取”,即在一定的思维条件下暂不考虑逻辑因素,而是以直觉性思维等非理性思维对科学问题进行认知。爱因斯坦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规律一要通向这些规律,并没有逻辑的通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也就是说,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足见直觉性思维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非逻辑的直觉性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带来的启发和收获并不是探索者凭空臆造、天马行空就能得到的,直觉必思维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它不仅仅是表现在真理发现的一瞬间,而且表现在探索者在科学活动中的各阶段(材料收集、实验观察、分析总结)。通俗而言,天下不会掉馅饼,在发现真谛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探索者倾注大量的心血和长期的积累。具体来说,直觉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论价值。

第一,发现科学问题的快速性。由于直觉思维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迅速的判断,而不经过复杂操作的逻辑过程,从而能够迅速地发现科学,如爱因斯坦的“追光悖论”问题在上学途中突然发现的。第二,发现反常问题,从而取得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爱因斯坦提出的“追光悖论”问题就是一个反常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著名的相对论。第三,洞察问题的本质,发现容易忽视的科学问题。如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无意中看到天花板上的世界地图提出了著名的“大陆飘移学说“。”大陆飘移学说”的提出,与魏格纳通过直觉敏锐地洞察到问题是分不开的。第四,估量猜想,触类旁通,发现科学问题。居里夫人对镭元素的发现就是凭着科学直觉进行的预测与猜想,后经无数次的实验而得到验证的。

6. 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学问题就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知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建立在一定时代的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水平之上,是对一定时代科学发展矛盾的反映。

科学问题的来源可归纳问为如下几方面:

1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

3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4从社会需要和现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局限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的需要性原则

首先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课题选择的首要基本原则。

2.选题的创造性原则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科学研究拒绝重复,创造性是科学研究中的灵魂,也是选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3.选题的科学性原则

是指研究课题应当持之有故,选择有理,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施的依据。 科学研究无禁区,这只是说不要人为地去设置障碍、限定框框来阻碍科学研究探索,而绝不是说科学选题可以不顾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规律任意进行。在选题时不应违反科学性原则。

4.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研工作的条件性。

可行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认真考虑科学研究的整体能力。

在主观条件方面要分析科研队伍的结构,各种人才的配置,研究者的素质、能力以及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的兴趣等因素。

在客观条件方面,要考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原材料供应、图书情报资料以及对期限的要求等因素。

还要考虑科研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学术交流等条件。选题时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使科研顺利进行,才容易取得研究成果。

以上四项原则,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依据,创造性反映了科研的本质特征,需要性原则规定着科研的方向,可行性原则是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影响科研成功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要获得成功,上述原则是必须要遵守的

7. 科学假说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科学问题。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这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就是假说。

假说是科学思维的形式,通向真理的先导和桥梁。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在其探索和完全确立的过程中,都要先经过假说阶段,通过科学假说而达到真理。同时不同假说的“争鸣”也有利于学术繁荣。

首先,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假说是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科学的推测,研究者可以根据这种推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实验,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理论思维的作用,因而又往往能够作出惊人的科学发现。

其次,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往往要借助于假说这种研究方法;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与事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规律,不断地积累实验材料,不断地增加假说中的科学性的内容,减少假定性的成分,逐步地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感性经验达到理性认识,建立起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又会出现原先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现象,这就需要提出新的假说,建立新的理论。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它们之间的争论,有助于揭露矛盾、启发思考、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8. 科技进步与战争对抗模式的历史转变。

从战争形态而言,人类战争形态在经历了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形态后正向信息战形态转变。这些战争形态的转变又都是以武器装备使用为标志划分的,都明显烙下了科技进步的印记。人类战争史上战争形态几次大的变革证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都是导致某种战争形态产生的重要因素,一种新的武器装备出现并被应用于战场上,战争形态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从技术角度看,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作战正是技术与装备发展导

致的必然结果。而随着人类社会大踏步地进入信息社会,大量信息技术物化出各类繁多的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也必然使信息化战争形态表现出与以往战争形态完全不同的特点与规律。从近几场带有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力军,在战场上发挥着机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

先进军事技术作为传统战争形态的否定性力量,总是强制地推动作战方式的变革,引起战争形态的历史性变化;

技术与装备对于战争形态的改变是渐近式的,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任何先进装备都不会自发改变战争面貌,其深层动力还是源于对新技术的创新运用以及对技术优势的自觉追求

9. 科技创新与军事变革的关系。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现代战争已延伸至陆、海、空、天、电、网等空间与认知领域,形成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战场体系。

●武器装备固然是军事科技的主要标志,但绝不能将科技“窄化”为武器装备。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作战手段和新型军事人才,也必将影响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即军队的编制与作战编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战争发展演进的“永动机”。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军事革命三大革命强势交汇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在谋取军事竞争优势上的重大作用。

科技创新拓展了战争领域和空间

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赋予人类更强的认知和行动能力,开辟了新的活动领域和空间,也必然带来新的利益诉求和随之而来的矛盾冲突,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现代战争已延伸至陆、海、空、天、电、网等空间与认知领域,形成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战场体系。 科技创新推进了战争形态的演变

武器装备是军事科技的物化形式,是科学技术战斗力属性最直接最具标志性的体现,也是推动作战方法、战争形态甚至整个军事上层建筑演进变革的物质基础。

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型军事人才

历史是人创造的,推动战争演进的根本因素必然是人;人是科学与技术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人为科技与科技化人是同一历史过程。在军事领域,人是战争主体,也是科学技术发挥战斗力作用的重要载体,从事战争的人必定是特定科技背景下塑造和熏陶的人而不是脱离科技条件的人。武器装备固然是军事科技的主要标志,但绝不能将科技“窄化”为武器装备。 科技创新引发军队组织形态变革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作战手段和新型军事人才,也必将影响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即军队的编制与作战编成,引发组织体系的变革,使结构态的科技战斗力以一种新的面貌得以呈现。

10.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所谓科学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实践活动,及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和不断发展着的

关于世界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所谓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和应用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科学技术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科学技术带来的正面效应

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它的变化引发其它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人的素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科技含量普遍偏高时,生产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十分迅速,这使得我们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比如说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快地、更便捷地传递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人们不用一直工作从而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来享受生活,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科学技术所创造的。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当人类有需要的时候,科学技术就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不断的改善人类的生活。用恩格斯的话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当今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态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二是社会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比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剧“全球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人文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的问题,人的功能退化问题,人的尊严问题和人的心理问题。

思考:

首先,从矛盾的角度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决定,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所以说科学技术之所以会具有双刃剑效应,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决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而且科学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同一种科学技术在一些环境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换一种环境也许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这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11.人机大战及其思考。

“大数据”的胜利

AlphaGo的胜利,一靠强大的计算机,尤其云平台与超算的结合支持大数据的学习;二靠大数据,有收集到的和不间断自对局产生的用于训练机器性能的数据;三靠能够指导机器学懂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

不能证明机器智能超越人类

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是整体呈现与单项突出的关系。人的智能承载感知、想象、分析、学习、记忆、推理、直觉、幻觉、灵感、顿悟、情感等多种多样的特质,这其中可被模拟的难易程度、广度和深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的智能是受意识支配的整体功能相互配合的整体呈现。而机器通常只能模拟人智能的某一二个方面,只能实现人智能的一部分。

正视人类智慧壁垒

人工智能研究只有结合问题才能取得突破。类脑技术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是坚持应用驱动的导向,类脑应更加强调脑启发技术, 而不应为‘类’而‘类’。”而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源动力,应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工智能应朝着“扩充和延伸人的功能来完成人很难完成的任务”的方向发展。

12.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越容易形成创新集群以及各类资源汇聚的经济中心;一旦创新活力丧失,就面临着在竞争中出局的危险。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根由。

□一个社会越是希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走向成功,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第二,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

第三,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

第四,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