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试论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本后面补充一句
 

【试论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本后面补充一句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4:45 影响了:

  “以人为本”作为一条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被管理者的作用,必须把被管理者的地位提高到与己平等的地位,以发挥人性作用、张扬个性的一种管理理念。  一 管理者要树立一种创新管理的理念,努力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管理的和谐氛围
  1.尊重教师的人格,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首先要尊敬教师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前提。管理者要把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作为一种理念,作为自己管理工作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作为下属连自己的人格都不能得到尊重,还谈什么积极性的提高、能力的发挥呢?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人有许多基本需要,其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低级的,一旦得到了它,那么追求高一级需要就会成为自身的行为动力。所以“以人为本”管理的原则,首先就是尊重教师的人格。让他们从心里焕发自己的青春,发挥才能。要与被管理者保持零距离。管理者是一个学校的权力操作者,但在人格上要与被管理者保持平等关系,与被管理者保持一种零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让他们与自己成为知己。
  2.要具有奉献敬业、创新教育的意识和精神
  教育者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砖、都是泥,在教育大厦中起到砖瓦的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共同表现出一种奉献精神,教育是个体劳动,不可能处处都能用“数量词”去衡量。在教育创新的今天鼓励教师们要有奉献意识、敬业精神,只有共同奉献敬业,学校工作才会生机勃勃。
  3.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永远怀有一种超前意识
  学校的领导要让被管理者口服心服,其中一点自己要有一种超前意识,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程序,思维都要与时俱进,永远具有时代的活力,带领师生们永远向前。那你的管理就会永远被教师们佩服,也就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管理的创新意识。
  4.要做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的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新发展。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以学生为主体,管理者要率先成为改革的先行者,率先做好课程改革先锋,以身作则,开发好课程资源,为教师树立良好的先行者形象。
  二 用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去感召师生,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原则
  校长的人格魅力即指校长的非权力因素,西方学者称为非权力影响力。也就是权力之外的作用力的产生,一般为校长的个人品质、才能、特长和感情因素几方面构成。个人品质,是指校长的优良的品德、思想、道德、作风。一个诚实、善良、宽厚、仁慈、正直的校长,都会使教师油然而生敬意,自觉地接受他的影响,甚至会在教职工的潜意识中默默地接受他决策的一切,这种影响力是权力因素无法比拟的。她就会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权威性效果。
  一个有才能的校长,或者具有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相当知识、技能与才干,很容易受到教师们的倾慕和尊重,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人物,便会对教师们产生极重要的影响力。
  一个善于处事待人的校长,对上尊重,对下体贴关怀、与群众打成一片,非权力影响力大大超过权力影响。
  三 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道理人人熟知,浅显易懂。单位亦是如此,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家,仅靠感情来维系是绝对不行的。领导能把群众团结起来,围绕组织意图,领导意向工作,光靠感情管理显得苍白无力,还得有力度的制度。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各种管理制度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条款的制定不能感情用事,要顾全大局,要合乎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且要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关心单位大事,参政议政。绝不能搞领导说了算,否则,制度尚未推行,业已产生敌对情绪,工作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在制度的执行中,要对事不对人,平等对待每个人,包括单位一把手,更应以身作则;违反规定,当首罚,这样才有说服力。
  四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
  有了物质才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使农村教师渴望待遇得到适当提高,把职工收入与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质量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有效地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精神激励
  这不仅要求给予业绩优秀的教职工以各种相应的荣誉和奖励,更要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努力营造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工作氛围,激发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尤其是现在改革中的评职、晋升、人事制度改革等,更要与工作绩效挂钩,体现“优者上、庸者让”的现代理念,增强单位竞争力。
  五 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农村学校条件差,导致不少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失。学校的管理者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1.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把“继续教育”思想落实到管理实践中,把培训个人的发展与各项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学校领导有义务对本校教师进行督促。
  2.鼓励教师进修,以提高文化、思想素质,改进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
  我校专门针对学历进修者出台了奖励政策,凡参加学历进修,取得大学本科以上文凭者予以奖励。
  3.实行“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
  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手段,教育理念的更新,起到既经济实惠又快速培养的作用。
  六 为教职员工提供广阔的人性空间
  学校还得充分发挥学校后勤部门的作用。后勤保障是学校一切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后勤管理人员应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最起码是有固定办公的地方、办公桌椅之类,而且要定期收集教职工在这方面的需求,并及时满足。还要增添教学设施,这是办好学校的硬件之一,不能再让教师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条件下耕耘,而应提供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设立多功能活动室,学校工会、团组织定期举行各种各样、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调节教师的情绪、心情,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七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整体的共同管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学校以校长牵头,政办室、团委、学生会、学校职工代表参加的以人为本的领导管理机构,学校的重大事件均由他们共同决定,从而杜绝校长一人说了算的管理弊端,同时学校制定有关领导责任制,由群众共同监督执行,同时还由部分家长、社会有关领导组成“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增强学校透明度,让社会、家长共同监督学校工作。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校长的自我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让学校成为一个具有奋发性、凝集力的航船,载着师生们航行在素质教育的大海上,成为创新教育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2]任剑涛.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24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