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从“异化”到“深化”] 异化
 

[从“异化”到“深化”] 异化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4:31 影响了:

   工整的平涂笔法强调出某种不容忽视的逼真感,但这只羊的头上长出的却是树枝而不是犄角,凋零的树枝有一种凄美的姿态,令人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花鸟意境;而树枝上栖息的不是鸟,是原本应该在水里的鱼。超乎常情的异变此起彼伏……
  
  一只长错了地方的犄角,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是角质增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是基因突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奇闻异事,从神秘学的角度来看是因缘果报。那么,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什么?
  异化的隐喻。这是朱存伟给出的答案。他的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向度上,对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境遇及精神背景做出了独特的观察。在他的作品中,一只长了羊角的兔子或一只长了兔子耳朵的羊,都不再是兔子或羊本身,它暗示了某种普遍的“异化”现象,这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之中,它是进入现代化以来的中国人主体危机的写照。
  创作于2009年的《异之马》(布面油画200× 160cm)可以说是这种心理危机的直接表达。在这件作品中,被置于画面正中的马看上去俊美而雄健,但前肢却严重的萎缩,比例上的失衡感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难看”,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难受”,仿佛祖传的玉器被打碎了一角,令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揪心之痛。对于一向以速度著称的马,“行走”本身已成为一个问题,奔跑又何从谈起?在此,艺术家并不打算隐藏自己的悲观情绪,他将一颗象征着死亡的骷髅放置在马背上,仿佛扳道工在行将出轨的火车前方亮起警示的红灯。
  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朱存伟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的一家动画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过着一半是职员,一半是画家的双重生活,生存的压力和身份的割裂感始终伴随着他,成为时时需要平衡和消解的东西,而艺术创作成为了最好的解脱方式。2007年,他辞去了动画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朱存伟对于“异化”问题的关注,始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在一次访谈中他谈到,“这个事件让我不得不面对,因为那段时间我儿子正是需要吃奶粉的时候。那个事件就这么不容商量地侵入了我的生活,在令人惊惧的同时我不得不作多想。再加上各种诸如转基因、环境恶化、生物突变⋯⋯等等,整日不断地包围着我们。这时我便生出了无数警觉―对于越发残酷的现实的个人警觉。”
  朱存伟的警觉如此强烈地反应在他的作品里,与《异之马》相类似的题材构成了他相当一段时间的持续表达,并且,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与图式感,而在随后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现实中生发的恐慌与反讽开始被精神化的思考所拓展、深化,表现方式也由最初相对突兀的超现实组合变得更加内敛和冷静,从画面结构的角度而言,这要归功于他有意识地引入了传统的样式。创作于2010年的《花枝》(布面油画丙烯150×110cm)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以一只羊为主体,工整的平涂笔法强调出某种不容忽视的逼真感,但这只羊的头上长出的却是树枝而不是犄角,凋零的树枝有一种凄美的姿态,令人想到中国传统绘画的花鸟意境;而树枝上栖息的不是鸟,是原本应该在水里的鱼。超乎常情的异变此起彼伏,却并不给人以突兀的怪诞感,相反,整个画面协调而整饬,带有某种诗意的伤感。古典元素和异化题材的并置在此已不是简单的嫁接或观念化的表达,而是指向更为深远的文化危机命题:如果说“异化就是那种违背自然进化过程而突变的产物”,那么,人类文明的异化和突变“对我们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假如我们隔开一定的距离观看他现在的画面,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的那些作品不过是唯美冷艳的古典画作的变体,可是,当你走近了观看,会发现这是一个错乱荒诞、秩序被打散、生灵难以找到天然栖息之所的现代荒原,而我们就像画面中那些异化的形象一般难以辨认出原本的自我―这就是朱存伟通过视觉隐喻的方式加以深化的存在体验,在开始的时候,它指向了他自己,然后,它指向了我们所有的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