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英皇�伊�沙白公主大婚�念,�宋��敬�”瓷盘辨伪]伊丽莎白公主
 

[“英皇�伊�沙白公主大婚�念,�宋��敬�”瓷盘辨伪]伊丽莎白公主

发布时间:2018-12-24 09:50:03 影响了:

  曾有一位海外华人携一个瓷盘找到我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称该盘系海外带回,因底部有“英皇�伊�沙白公主大婚�念 �宋��敬�”字样,故将其带回祖国,并洽我馆是否有意收藏。
  初看该盘(即下文中的盘二),中间是五个蝙蝠环绕一个大红“�”字,盘边是双龙戏珠图案,并饰有云纹、寿桃纹,外围是一圈万字纹,盘边饰以金边,背面盘底有“英皇�伊�沙白公主大婚�念 �宋��敬�”字样。因持有人也不能确定该盘的真伪,故交给我馆加以鉴别。为此,我们开始了对该盘的考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考虑的是该盘为哪个年代的。为此,我们专程前往上海市文管部门,请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文管部门专业人员看过之后认为该盘系民国时期的老货。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宋庆龄是否有可能送这样一个瓷盘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从瓷盘本身来看,第一感觉是有一点陈旧,据持有人说是因为该盘在外国人家中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使用多年的缘故。那么,该盘可能是送给皇家的礼品吗?对此,笔者展开了进一步的考证。
  无独有偶,在查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婚礼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偶然看到,2007年11月28日,为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结婚60周年,英国白金汉宫举办了名为“一场王室婚礼”的特别展览,展出了女王在1947年11月的婚礼中使用过的精美物品,包括深为女王喜爱的设计师哈特奈尔设计的婚纱、女王结婚时头戴的钻石后冠,她的父亲乔治六世和其他王室成员送给她的多颗红宝石以及蓝宝石项链、钻石手镯和耳环等绚丽夺目的珠宝珍品。让笔者惊喜不已的是,此次特展的官方网站上有几件中国瓷器餐具,其纹饰居然与我们要考证的瓷盘是一样的,但只注明是来自国外的贺礼,没有注明是何人所赠。
  而据笔者所查资料显示,伊丽莎白公主大婚时,各国元首政要纷纷送上贺礼。据1947年11月19日的《大公报》报道,英国皇室曾于11月17日在圣詹姆士宫举行预展,展出公主所收到的结婚贺礼,其中包括英王及王后所赠的礼物“以及英王室、蒋主席、杜鲁门总统、甘地、尼赫鲁、暹罗国王、法总统、瑞士政府、叙利亚总统、艾森豪将军及其他各界人士赠予之礼物一千二百件,全球各地之贺礼尚在源源送来。”另据1947年11月20日《大公报》报道:“20日英储君伊丽莎白公主与蒙巴顿上尉举行结婚典礼,蒋主席除已赠送贺礼西餐瓷器全套,并电令驻英大使郑天锡代表前往观礼致贺外,特于11月20日去电英王乔治第六致贺礼。原电如下:乔治六世陛下:值兹伊丽莎白公主与蒙巴顿上尉结婚大典,鄙人夫妇谨向陛下伉俪致深切之贺忱,并祝王室愉快。”
  根据这些报道,笔者推测此次特展的这套瓷器极有可能为蒋介石所赠。经与伦敦圣詹姆士宫皇家珍藏馆联系,笔者证实了这套餐具确为当时的中华民国主席蒋介石及夫人送给伊丽莎白公主的结婚贺礼。
  既然如此,我们要考证的该盘可能会是其中之一吗?接下来,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证的。
  一、从瓷盘本身出发。笔者将英国王室特展上的图片(盘一)与我们要考证的瓷盘(盘二)做了详细的对比。
  (一) 从釉质来看,盘一细腻,洁白,光润,致密;盘二较粗,盘身不那么光滑,有细微瑕疵。
  (二) 从纹饰来看,貌似两个盘子的纹饰图案相同,但经仔细比对差别较大。
  1. 主体双龙戏珠图案:盘一的龙珠在盘中心“�”字的正上方,双龙气势磅礴,龙头栩栩如生,龙身比例协调,线条优美,龙爪清晰可见,龙鳞金光灿灿。而盘二的龙珠在“�”字上方偏左,两条龙气势不够,龙头像虾,身体的比例和线条也不够优美,龙爪小,不够清晰,龙身上是条纹,而非鳞片。
  2. “�”字外围的五只蝙蝠:盘一的五只蝙蝠排列得很紧密,蝙蝠身上的金色纹饰从图片上看都很清晰;盘二的五只蝙蝠排列得相对较稀疏,蝙蝠身上纹饰从实物上看都不甚清晰。
  3. 盘上的彩云纹饰:显然盘二的彩云没有盘一的彩云那样带有自然舒展的神韵,纹饰生涩,与双龙显得貌合神离。
  4. 盘边缘的一圈万字纹:盘一的万字纹非常清晰,而且是连续的;盘二的万字纹是一个个独立的,不连续的。
  5. 盘面内部的一圈寿桃纹:显然盘一的寿桃纹比盘二的更为圆润细腻。
  6. 盘边装饰的金边:盘一的金边金色非常纯正,盘二的金边则要仔细看才能勉强看出来。
  7. 盘整体的描金工艺:盘一描金的金色纯正,盘二描金色泽不纯且较为粗糙,与盘一描金相差甚远。
  因此,笔者以外行的眼光,也能看出盘二与盘一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二、从史料方面进行考证。笔者查阅了盘一所属的这套瓷器的相关资料。这套瓷器是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期间指示景德镇烧造的,送给英国王储伊丽莎白公主的结婚礼品瓷,属于国礼定瓷,其规格之高,制作工艺之精湛,不是一般的瓷器可以比拟的。
  据史料记载,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期间,非常喜欢景德镇的瓷器。1946年蒋介石在庐山避暑时,为纪念二战胜利,需要制作一批精细礼品瓷送给盟国首脑,于是通过江西省主席王陵基召见了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的校长汪�,指示他要在景德镇办国营“御窑”,并组织设计烧造一批国府定瓷,要求是“须仿乾隆时代作品之风格,瓷质力求细薄,色调务须高雅。”1946年7月24日的上海《民国日报》等报纸就此事发表了题为《主席关怀景德镇名瓷》的电讯通稿。
  汪�回到景德镇后,立即召集彭友贤、潘庸秉、张志汤、赵金生、吴仁敬和余昌骏等陶瓷名家们商议,分工进行。经过景德镇诸多陶瓷名家的精心设计,并会同有经验的老工人细心烧制,共生产出六个品种的陈设瓷和三百五十套件餐具,经数月才完成,世称“国府礼宾瓷”。这些礼品瓷符合“仿乾隆时代之风格”、“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的要求,瓷质细薄,色调高雅,古朴富贵,蒋介石见后很满意。此后,这批瓷器以中华民国或蒋介石夫妇的名义,分别赠送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和美国特使马歇尔。
  而1947年送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结婚的礼品瓷,即本文中盘一所属的这套瓷器,是汪�组织烧造的第二批国府定瓷的重点,由彭友贤设计,题为《双龙戏珠》,共计一百七十五件。该餐具图案设计为两条金龙在彩云间抢戏龙珠,龙的外圈绘有“万”字连方纹,内圈绘有连续寿桃纹;中心为大红“�”字,周围盘绘五只蝙蝠,取“万寿无疆”、“福寿绵长”、“五福临门”之意。整套瓷器用重工粉彩,以黄金箍边并点缀龙须、龙眼、龙甲及边角。烧成后用玛瑙石打磨,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为了获得更确切的资料,笔者在考证过程中有幸联系到了汪�先生之子汪大绶先生,据汪大绶先生提供的汪�先生的口述,“江西省政府很支持承制工作。由省政府出钱,有什么买不到的材料,省政府就给办。当时用黄金很多,把金子碾成粉,在瓷器上描金,有立体感,特别好看。”礼品瓷烧成后蒋介石夫妇大加赞赏,于1947年11月14日以夫妇名义送往伦敦。
  汪大绶先生还提供了中国驻英大使馆1947年11月14日致女王母亲的信以及伊丽莎白公主1947年11月16日致宋美龄信的内容,均无任何宋庆龄相关字句。中国驻英大使馆致女王母亲的信内容如下:“值此您公主殿下即将与菲利普•蒙巴顿海军上尉(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结婚的大吉大喜之际,中华民国主席蒋介石及夫人,以及全体中国国民向您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为此特送上精心设计制作的全套中国瓷器餐具共175件,分三个木箱运装,作为公主殿下大婚的贺礼。我荣幸地受命完成此项任务,现送上请阁下盛情查收。”信中并未提及宋庆龄是否同送贺礼。伊丽莎白公主1947年11月16日致宋美龄信内容如下:“收到您和蒋介石主席特别为我们精心制作的结婚礼物,一套高贵华丽的中国瓷器餐具,我们俩人都特别高兴。我非常喜欢它们的图案设计,此外这些瓷器质量之高,恐怕只有中国才能生产出来。我向你们两位表示我最热烈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中国人民,感谢他们送给我们美好的礼物。当我和蒙巴顿上尉一想到我们将在我们的家里经常看到反映中国人民对我们的良好祝愿的、在我们一生最欢乐的结婚的日子里送给我们的礼物时,我们无法形容我们内心的喜悦。”由此可见伊丽莎白公主对这套瓷器的喜爱。信中同样没有提及宋庆龄,也可以说明这套瓷器与宋庆龄无关,即宋庆龄并没有一同送上贺礼,盘二不可能是其中之一。
  三、从情理方面来考虑。虽然从亲情关系上来说宋庆龄是宋美龄的二姐,但是她与蒋介石政见不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蒋介石和宋美龄送的瓷器是代表国民政府以他们夫妇的名义送的,宋庆龄不可能与他们一起送贺礼。
  因此,盘二不可能是1947年蒋介石夫妇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结婚的礼品瓷中的一件。
  此外,笔者还了解到,2003年10月,彭友贤先生的女儿段海群女士曾赴伦敦温莎堡探寻礼品瓷,经英国女王特许,拍摄到了1947年中国政府赠给她结婚的礼品瓷中的29件。这套瓷器每件底部都写有“英皇�伊�莎白公主大婚�念”的字样,虽然留下了女王使用的痕迹,但仍崭新如初,现在保存在温莎堡皇家艺术品收藏馆。这套餐具的珍贵照片曾在2004年3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彭友贤先生纪念展”上特别展出。
  通过上面的这些史料,笔者可以断定,盘一所属的这套礼品瓷是当年景德镇“御窑”不惜工本,名家设计,名师烧造的民国瓷器精品中的精品,绝不是盘二这样的瓷器可以比拟的。
  那么,宋庆龄个人有可能送与蒋介石夫妇相同的礼物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吗?
  笔者同时与英国驻华使馆和伦敦圣詹姆士宫皇家珍藏馆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宋庆龄向伊丽莎白公主大婚赠送贺礼的相关史料。英国驻华使馆回复说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伦敦圣詹姆士宫皇家珍藏馆的馆长助理回复称他们那里有当年收到的全部礼品的清单,当中没有宋庆龄的任何记录。
  当时的各大报纸也无任何宋庆龄向伊丽莎白公主赠礼的报道。伊丽莎白公主大婚当天也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英和林达文举行婚礼的日期,据宋庆龄1947年11月致王安娜的信,宋庆龄那几天都在帮忙张罗,非常忙,11月20日当天参加了婚礼,还赴孙穗英新居与孙科一家合影。这些都有史料记载,而如果宋庆龄曾经向伊丽莎白公主赠送过结婚贺礼,则不可能没有任何记载,毕竟伊丽莎白公主大婚是当时举世瞩目的盛典。
  此外,笔者认为,1947年宋庆龄在上海主要从事妇儿福利事业,而向伊丽莎白公主送贺礼的均是代表国家的元首或政要,以宋庆龄当时的身份而言,也不太可能向伊丽莎白公主送贺礼。
  在考证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即盘一和盘二背面款识中的公主名字有细微差别,如图示(字款)。
  据汪大绶先生提供的资料和伦敦圣詹姆士宫皇家珍藏馆提供的照片,盘一所属的这套瓷器背面公主名字是“伊�莎白”,而笔者要考证的盘二背面公主名字是“伊�沙白”。笔者查阅了当时各大报纸,公主的名字均写作“伊�莎白”,如果盘二是作为礼品送给伊丽莎白公主的,那么根本不可能将公主名字写错。
  而据汪大绶先生提供的汪�先生的口述,“礼品瓷制成后,比设计图还漂亮,蒋介石很满意,行政院新闻处拍了很多照片。”“这批礼品瓷出了名,有些政府部长、厅长纷纷订货。我们把礼品瓷按比例缩小,式样图案保持原样,价格便宜得多,订货的很多。”因此,盘二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仿品。
  综上所述,我们要考证的该盘不可能是1947年宋庆龄送给英皇储的结婚贺礼。即便是民国时期所制,也极有可能是国礼瓷的仿款。
  
  注释:
  ① 彭友贤(1906-1949年):江西余干人,著名画家、陶瓷艺术家。自幼酷爱美术,能诗善画。1922年入上海美专,1928年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师从潘天寿先生。1930年与吴作人、吕霞光等同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国立美术院,攻读图案及装饰美术。1932年回国后曾任武昌艺专图案及国画教授,北平美专国画教授。后因见江西瓷业过于守旧,设计装饰落后,1936年后赴景德镇等地,立志改良中国陶瓷,对中国陶瓷改良和工艺改革、推动国瓷现代化做出很大贡献。
  ② 汪�(1905-1990年):江西乐平人,著名陶瓷专家。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1925年官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1930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南京、景德镇、萍乡从事陶瓷研究和陶瓷职业教育,创办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院校――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授。
  
  参考文献:
  [1] 汪大绶.探寻英国女王婚礼瓷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4,1(16).
  [2] 陈海澄.蒋介石夫妇与景瓷[J]. 景德镇陶瓷.2003,13(2):34.
  [3] 段海群.画家.陶瓷艺术家彭友贤纪念集[M].2002.
  [4] 景德镇政协.景德镇文史资料[M].1996,1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