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阅读,是目的也是手段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阅读,是目的也是手段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8:02 影响了: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既是教学培养目标,又是教学目标培养的有效手段,我们只有把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时,阅读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读是为理解、领悟、积累与运用服务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会、读懂文本,不可本末倒置!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给文本的语句贴上情感的标签,做所谓的“感情朗读”的指导,却并没有通过朗读深入到文字里面,忽略了对充满情趣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体察、训练。捕捉不到文字里面蕴藏的真情意趣,就不能获得阅读的愉悦,学生就没有阅读的欲望和冲动。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解读不能光“说”不“练”。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要在一二节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授清楚,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本的不同,学生的差异,确立教学的重点。以重点带动全部。通过遣词造句,既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又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同时还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白鹭》一文,不只引导学生理解文字里面“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而文字的背后还藏着一首抗争的诗!教师只有高屋建瓴地去审视文本,精心预设教学的流程,学生才有可能从课堂里获得新的阅读视野、新的阅读体验。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热情高涨。“周瑜是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帮周瑜?”“曹操有没有被周瑜捉住?”……学生一下提了10几个问题,老师应接不暇。试想,如果课前老师就布置学生深入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研读原著或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课堂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没有什么价值的疑问了。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课前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自觉的阅读文本,有意识地收集查阅与阅读有关的资料,课堂教学才能有一个较高的阅读起点,阅读效率才能提高。
  夏丐尊先生曾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作昼的反义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因此,语言不是单纯的载体,而是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等。阅读要融入生活的体验,驱遣我们的想像,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应是理解文本创造意义的生成过程。在彼此敞开心灵的对话中相互体察文字里面的情思,交流阅读文字的独特感悟,教学由文字向语境探究,不仅开拓了阅读新的视野,而且会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课堂方有情趣。
  在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阅读能力既是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又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手段之后,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轻松自在的教学氛围。钟启泉先生说:“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这都说明“教学对话”需要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交往,教学才会成为一种经历和体验,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因此,我们把阅读本身当成目的的时候,主要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来学会阅读,通过书本来获得互动,来体验教师对他情感的关爱和交流。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阅读,是一种理想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必须考虑小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能力,以及课堂有限的阅读时间,教师不能一味地深度阐释文本甚至过度拓展阅读的主题,忽略小学生的感悟与接受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