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答案 新课标下作文评改探究
 

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答案 新课标下作文评改探究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6:30 影响了: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传统的作文评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错别字由教师找出来,病句由教师画出来,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由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文本子上。进入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教师评改的要求在逐渐淡化,学生自我修改的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同时新课程理念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理论依据
  
  1.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理论(又译为“反审认知”或“反省认知”)。其基本含义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觉察和认识,也就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自我监控过程,包括“怀疑一评价一调整”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它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和有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与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关系最为密切。而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而思维的批判性它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地对思维过程进行定向、控制和调节。也就能获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认为作文评改的建构机制应该有一个自我监控的机制,监控的范围是广泛的,评改的兴趣、感情、态度,评改的速度、方法,等等,都是监控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一机制评改的质量与效果都得不到保证。
  2.比较教育学理论: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把钥匙。有比较才能发现事物的个性特征。比较是按照“描述一整理一分析”的步骤进行的。描述,即提供材料;整理,即分门别类;分析,即探究原因。“分级交互评改作文”,注重分类比较,注重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影响,让学生在评改中学习优点,找出不足。同时探究不足的原因。
  
  三、概念界定
  
  “分级交互评改”,是以师生双方建立更为和谐的教学关系,全面提高教学实效为出发点的策略。分两点来理解:①“分级”,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水平,把所教的学生分为ABCD四个档次等级。②“交互”,一是指把分好的作文交给相应的学生,全体交换,相互评改。语言彼此丰富,思维彼此促进;二是指部分作文交给教师评改,教师把保留评改痕迹的作文印发给学生,提供范例;三是指学生把自改、互改好的作文交给教师二度审阅,教师对他们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评价。
  
  四、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本课题研究中必需的事实。确定调查的内容、主旨、对象、范围,编制问卷,在实验班内外作调查。调查目前身边的作文评改的现状,师生的情态及他们的需求情况。结束后进行汇总、分析、讨论、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做好准备。
  2.隐性分级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档案。档案中收集学生作文2~3篇和教师作出的总体评价。这份档案必须是隐性的,教师心中有数即可,其目的是教师在评阅和组织学生评改时能区别对待,分级要求,分层操作。
  3.授之以法
  (1)规范使用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标出错误的,写上正确、恰当的。
  (2)制订《学生互评互改作文量表》(表略),并分发给学生,组织学习、讨论,掌握精神实质,以此表为参照依据。
  (3)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①对D档作文评改,基本方法是:;纠正一些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病句,注意上下旬的连贯,并运用一些修辞;画出文中的点明话题句、主旨句、与中心相呼应的词句,没有的补上。围绕中心,将结构提纲、开头、结尾、材料、段落层次、过渡句写在正文右边。②对B C档的作文评改,基本方法是:先对照题目,看内容是否切题;接下来看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段落划分以及必要的过渡照应是否恰当;再删除掉与文章主题不相符的材料和文中可有可无的语句;最后改文中的语病、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③D档的学生评改能力相对低些,但能改出一两点也予以肯定。评阅后要求写一点读后感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评析能力和表达能力。④A档的学生回过头来再度审阅自己的作文,将原先设想的构思、表达的思想情怀、段落安排等重新梳理一遍。
  4.合理交互
  经过对全体学生的方法指导训练,教师把评改权交给学生。按ABCD成立批改小组,以4-5人为一组,先互相传阅,交流看法,然后各人拿到预先定好的相对应的作文进行评改。①A档学生评改D档学生的作文。②BD档学生对改。③D档学生做两件事:一是在A档学生手把手的评改帮助下,对自己的作文修改、重写,二是评阅A档的作文。④A档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中讨论中再次互改。
  5.讲求原则
  (1)示范性,教师的评改是为学生做出评改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会评改。
  (2)规范性,要求操作认真,使用的符号合乎通例,批改的语言文字乃至书写要规范。
  (3)辩证性,评分要客观,既要参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量表》,又要视个人的进步、退步的变化情况,用“变式评分法”给分。写评语时AB档的多提建议,CD档的多指亮点。
  (4)科学性评改不要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不溢美滥捧,也不姑息缺点错误。
  
  五、具体措施
  
  1.范例引导
  学生进行评改之前,教师收集ABCD四档作文各一篇,进行精批,由“诊治”与“鉴赏”两部分内容组成。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对照《学生互评互改作文量表》逐项打分。最后将留下痕迹的修改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感知教师评改的全过程,学习掌握评改的基本方法。
  2.展示交流
  (1)登台朗诵。一是教师选择各类等级的作文5-6篇,让原作者朗读;二是轮流让一个小组的学生(一般6人左右)逐一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让同学们用一两句话点评作文的亮点,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必要的点评并评出最佳作文。
  (2)多媒体投影。这种形式着重展示学生评改的状况,分析评改的原因和好处。
  (3)榜上有名。把学生的作文原样或修改提升文通过复印,张贴在教室里或学校宣传栏内,供同学们阅读评价。
  (4)投稿发表。根据文章的不同质量,多途径投稿发表:校内网络、学校有关专刊、知名网站、相关报刊。
  3.及时反馈
  每次评改任务完成以后,集中统一上交给教师。教师全面逐个审阅,就学生评改的方法、内容、态度等情况,打个总体评价分。同时对评改好的作文进行整合,选录一些优劣的例子,把整合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作文讲评。必要时进行“二次作文”(相对于完事了的“一次性作文”而言)。
  4.落实制度
  (1)定时间。每两周进行一次,利用作文课时间完成。第一周写作,写好后在第二天的读报写字课和课外活动课时组织评改;第二周的作文课进行讲评、交流和布置任务。
  (2)定组员。ABCD四档学生搭配,4-5人一组相对稳定。
  
  六、现实意义
  
  1.能较好地体现国家新课标的理念,革新传统的作文评改单向的、费时费力与周期过长等弊病,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要求下动手改,实践的机会多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的发展。
  2.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中被忽视的评改能力,同时促进其他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作文评改作为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的能力,对帮助学生从作文评改中获得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最大化的创设了一个合作探究的情景。学生在互批互改中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沟通见解,写自己的作文,改别人的作文,一文两作,整个过程富有生成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有益于构建自由平等、轻松活跃、务实进取的和谐型课堂。
  4.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学生在充分评价、修改、调整思维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信息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实现了思维活动的自我调节,对整个思维过程起到了定向作用,思维过程也就带有更大的主动性、自觉性和严密性,减少了盲目性和触发性,思维的结果也就有了更大的正确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