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高考语文古诗题【高考诗歌鉴赏题通式答法】
 

高考语文古诗题【高考诗歌鉴赏题通式答法】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9:12 影响了:

  诗歌鉴赏进入高考已多年,一直以来鉴赏题的得分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题材广阔,体裁众多,诗歌的鉴赏点多,题型也多。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在高考那特定的氛围中,考生常因紧张而不知道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采用对应的答题模式解答。如果我们能创设一种通用的方法去解答各类鉴赏题,得分一定会改观。我研究了历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参考答案”,发现不论何种题型的鉴赏题大多可以从两个角度分三个层次进行解答,我根据这个特点提炼了诗歌鉴赏题解答的通用模式――“两角三分”法。
  两角。
  “两角”即两个角度。高考诗歌多对情节内容、思想感情、炼字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以上几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内容(情节内容、思想感情)和形式(炼字词语、表现手法)两个角度。鉴赏的角度就是设题的角度,也是解答的角度。鉴赏题不论何种题型,也不论何种要求,解答或偏重内容,或偏重形式,或两者兼之,内容与形式是诗歌鉴赏题必须遵循的解答原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009四川卷)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翘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不去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这个“答案”既涉及诗歌情节内容、思想感情(句下画“”者),也涉及了表达技巧、重要词语的应用(句下画“ ”者),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两角度的解答原则。鉴赏题的解答,不能脱离文本不着边际空洞阐述,它必须结合文本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制约着解答的内容,是解答的依据。
  三分。
  “三分”是指构成答案的三个部分。鉴赏题解答实际上就是一篇小论述文的写作,一篇论述文要有观点、论证过程、结论,它的行文多是三个部分,鉴赏题的解答也可以三部分解答。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2006江西卷)
  问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个答案就是由三部分(“/”分界)构成,第一个部分直接对应题目回答本诗采用的什么手法,第二个部分阐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最后一个部分揭示这首诗表达的主旨。这个答案观点鲜明,层次清楚,分析具体,挖掘到位,是一个标准化的解答,从行文结构上来看就是篇规范的小论述文。其实不论何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如果按“三步”解答都能符合要求。为了便于考生掌握,我根据“三步”的不同作用,以“出、回、入”三个词分别加以概括。
  出,即根据题目指向对应题目直接表明自己的判断,摆出自己的观点。“出”是答案中具体要阐述的论点,它总领答案,是答案的灵魂,在答案中占分的比值也较大,如果是5分题,“出”常占2分。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2009宁夏/海南卷)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题目的指向是要回答词上阕描绘的是什么“景象”,“参考答案”第一句话回答“初春时乡村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象”,观点鲜明,后面几句是以词中描写的内容为论据具体阐述观点,以证明“出”的正确性。
  诗歌的鉴赏点各有不同,一定要对应题目的要求,问什么“出”什么,既不能问此答彼,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诗词具体内容中提炼“出”,“出”正确,解答才会正确。
  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虽不都是“三分”式的,有的只有“出”,当然有的题目可用一句结论性的话直接回答,不再阐述,但按照鉴赏的要求,一般要有具体的分析阐述,因此,考生最好不要只答一个“出”。
  回,就是将“出”中摆出的观点放回到文本中具体分析阐述。诗歌赏析重在“析”,“析”就是“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只有通过了分析,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诗歌鉴赏题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江 行/严 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009福建卷)
  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歌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个“答案”两句话,前句直接点明颔联的美妙在于“融情于景”,这是“赏”;后句结合诗中的意象具体阐述这一联描写的是什么“景”,“景”中蕴含的什么“情”,这“情”又是如何融于“景”中的,属于“析”,两者结合就完成了“赏析”的任务。考生们由于受文学素养、鉴赏水平以及答题能力的限制,解答常常有“赏”无“析”,导致赏析不到位而丢分。要想“析”好,考生应学习一些古诗词知识,根据诗歌的不同体裁特点读懂文本;还要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利用鉴赏的原理深入文本,剖析文本,这样才可能“析”到位。
  入,即在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进行总结或挖掘,以照应“出”。“入”是赏析的进一步深入,是赏析的进一步升华。不同的赏析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入”;不同的“入”,又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是对思想内容进行鉴赏,“入”常常是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或表达的主旨;如果是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入”常常要揭示所用手法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是对炼字语言进行鉴赏,“入”常常要揭示所用字词或语言的表达效果。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②连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宿的样子。
  (2008全国I卷)
  问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拳”和“退”两字用得十分传神。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活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这个题目是对字词的赏析,“答案”中最后一句话总结了“拳”、“退”两个动词相互照应使用的表达效果,强调这两个字的传神,照应首句,回应题目,这就是“入”。诚然,不是解答一定要有“入”步,各地提供的高考“答案”有的只有“出”、“回”步,其实仔细分析,许多解答是将“入”融于了“回”中的。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 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2006安徽卷)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这个“答案”表面看只有“出”、“回”两步,其实“入”是和“回”交融在了一起。上片的比喻“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的比喻“表现思念之切”,揭示出了比喻的作用,这里的“入”在“回”中。
  “两角三分”答法是相对于各种题目而言的通式答法,并不是所有题目一定要这样答,有的答“出”或答“出”、“回”就可以了,但如果不管什么题型的题目都按“三分”答一定很保险,考生不妨一试。
  
  孟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江都。本文编校:舒 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