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让语文教学回归到美的天堂] 一路走好天堂里的句子
 

[让语文教学回归到美的天堂] 一路走好天堂里的句子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5:20 影响了: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无限神往的殿堂。   语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苏东坡所挥洒的万丈豪情;朱自清吟唱的春的赞歌;老舍描绘的烈日和暴雨;毛泽东面对北国风光的壮丽情怀。
  语文课应该展现一幅幅激动不已的画卷:和陶渊明一起到桃花源探幽;在郭老的引领下,去闲适那天上的街市;去领悟那《天净沙・秋思》里的小桥流水,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语文课应该燃烧着思想:让学生聆听诸子百家对人生智慧的教诲;与傅雷一起思考着艺术与人生;与鲁迅一起解剖着中国人劣根性的灵魂。
  语文课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有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壮美;也有白毛女如歌如泣的苦难人生;有威尼斯商人那丑陋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沐浴着人性的光辉,能让学生领悟到那妙不可言的愉悦。可惜事与愿违,这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
  
  一、课堂无情的冷漠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在高中读《高山下的花环》时,那热泪横流时的情境:
  梁开喜的英勇机智及为救战友而奋不顾身,他对妻儿、老母的挚爱及那一张欠帐单;老军长在人情面前拍案而起的豪壮,及送自己唯一儿子上战场的大义,儿子坟前那一滴混浊的老泪;副连长靳开来把生的希望推给战友、把死的威协留给自己的那种精神……这一切无不让我荡气回肠,泪如泉涌。
  在我已为人师后,当看到中学语文教材收编有《高山下的花环》电影剧本(节选)时,我真是兴奋异常。这是对学生陶冶情操多好的文本啊!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其声情并茂的语言美,还能让其领悟人间至爱(对祖国,对亲人,对他人)的人性美,然而我很快发现,这仅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当我自己都抑制不住掉下眼泪时,偷眼看看学生的表现,傻了,学生们竟呆头呆脑,无动于衷,莫名惊诧的望着自己的老师。自己做学生时那泪眼纷飞的情景,是荡然无存,学生们竟是这样铁石心肠,毫不为情所动。“美”也更无从谈起。
  我大惑不解,课后询问学生。
  (师)问:你们不觉得此文体现的“情”太感人了吗?
  (生)答:是很感人的呀!
  (师)问:可我觉得你们好像并没有感动呀!
  (生一)答:可能是我们没有老师那么多情吧!
  (生二)答:我可不自作多情,怎么那么容易动感情呢?
  (生三)答:那记述的是残酷的战争,离我们太远了啊。
  (生四)答:现实生活都是人人为己,哪有这样的人和事啊?
  面对学生的回答,我感到自己语言的苍白无力,电视剧里不是有句时兴的台词,“动什么,也别动感情”吗?多年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竟可能被一、两句台词、流行语所抵消。教育的力量显得是多么的软弱、无助啊!
  如果说历史的车轮是永不停步的,历史事件也必将成为过去,“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但人类的基本情感,对正义的崇敬,对弱小的同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等等,也能够从人心中抹杀掉吗?在我们的教育中,“人性”占有多大的分量?作为“文以载道”的语文教学又承担了多大的责任呢?成才必先成人,很难想象,一个连“人性”都残缺的人,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
  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情感的投入,语文往往就会沦为课文大意的冷漠的复述,课文主题的冷漠的说明,课文写作艺术的冷漠的介绍。本来应是无比丰富、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老师厌教、学生厌学,语文课就自动的放弃一个基本任务:对学生美的情感的培养。
  难怪乎,在学生问卷调查――“你最讨厌的课”。语文课竟位列第二,仅次于说教的政治课。
  在技术化倾向逐渐代替人性社会的今天,商品化的发展也使人和人之间的情调商品化了,“人情冷漠,世态炎凉”,我们能否既领略和饱尝财富的魅力,又能保持人生真义,维持平衡与和谐,保留家庭温暖、人情味和互助安宁呢?帮助学生进行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的澄清与选择,将优秀的精神文化内化给学生,这一切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远比任何时代更为广泛和严格的要求。
  对于我们老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那句电视剧台词也得改一改。
  “即或别的什么都不能动,你也得动感情。”
  
  二、错位的文本阅读
  
  我是任教多年初中毕业班语文的教师,对每一届学生都要问一个相同的问题,“四大名著,你读了几部”?早几届还有几个学生回答看过一、两部。近两届再也没有学生回答看过了,对于现今的学生,这些恐怕却只能成为故事传说了。“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对我们学生于言,“一千个学生的眼里,就只有一个李逵了”。就是那个一身黑衣,黑脸长须、圆瞪双眼、声如洪钟、手执板斧的电视剧里那个李逵形象。看影视远比看小说来得快捷、来得过瘾,学生得到的是感官享受,失去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既领略不了语言文字的精妙,也感悟不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更产生不了海市蜃楼般幻觉似美妙联想。而这一些是我们感受文学作品妙不可言必然伴随的思想活动,舍此,美感夫复何言。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的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与撞击。正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的要“设身处地的看入”。即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
  学生们都不愿意劳神费力的进行文本阅读,就很难“设身处地”的进入作品中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我观摩过一堂语文优质课,一个老师讲授的是《愚公移山》,老师讲了字词的意义后便设计了一道讨论题:是移山还是搬家。全班分组讨论,争论激烈,气氛活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体现了新课标“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精神,似这样热热闹闹的课堂成为时兴的语文课堂,师生们不是“设身处地”的进入作品中,而是跳出作品之外,欣赏作品本身的美反而次之,对愚公那子子孙孙,数代人为追求理想而挖山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反被漠视了。“搬家”实际上就是对此种精神的否定,与智叟何异?那“合作探究”式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学生们的乐,是一种情绪化的喜悦,不是精神上的愉悦,没有进入作品世界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共命运,产生不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何以产生美感。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文本阅读、鉴赏活动,实际上存在着多重的“对话”关系,不仅有读者(学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本人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把自己摆进去,不仅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撞击。教师与学生在共同阅读、鉴赏过程中,达到精神的愉悦与精神的升华。
  而我们现实的课堂,那三种“对话”关系,仅存留一种,那就是老师对学生讲话(严格的说,还不能称之为对话),学生听从老师的讲解与分析。教师们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仅自己的激情被消磨,无感情投入,教学凭的是机械性的经验的重复,而且也忽视了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
  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太忽视“内心世界”这个问题,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学生反反复复只讲“观察”,而不讲“感受”,不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于学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养起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通过一篇篇文本的阅读,去感受与发现,进而表现属于自己的外部世界的美。
  
  三、肢解的阅读分析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将一篇完整的课文,肢解为“词语段落”“主题思想”与“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注重语言文字的鉴赏,不注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体味、琢磨作品的语言。“文学”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要将作品的语言分析与其内在的人的精神分析融为一体,抓住语感这一核心环节,让学生沉淀到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之中去。
  对主体思想的分析着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文以载道”,这也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这个“道”是为着政治说教而牵强附会的。
  在教《智取生辰纲》时,对《水浒传》的介绍有“****”“农民起义”的论断。有一个学生问,“老师,像吴用他们抢劫巨额财物,不应该追捕坐牢吗?怎么谈得上官逼才民反呢”?我一时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无以应对。细一寻思,学生问得很有道理,像武松这样身负十几条人命,没有被立即斩首,判一个流放,进班房,已是皇恩浩荡,恐怕没有哪一个社会,哪一个朝庭对如此的好汉不“逼”而加褒奖的,还有那令人恶心的母夜叉孙二娘的人肉包子,以及二龙山、桃花寨、翠屏山等“占山为王”的草贼。“****”似乎仍然在图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政治命题,但学生已不买你这个帐。
  童话中的皇帝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人们都啧啧赞叹:我们看到他穿着举世无双的新衣裳。我们真有过这样“成功”的教育经验。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是当年的喜儿,给一根红头绳就可以乐上半天。这个时代已经变化,信息在快速传播,我们却仍然在课堂上维持同样的教育观。孩子们需要许多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品质――诚实、自信、敬业、尊重事实、直面现实、有健全的思维。这些素质才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具备的。如果在学生们进入心理成长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不诚实的社会,成年人合谋着对他们说谎。你在课堂上再对他说什么,他也不信了。
  “《红楼梦》四大家族的衰败,预示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这是数代人的经典教育,将这一主题思想强加于《红楼梦》,怎么体味《红楼梦》里那些女性的悲剧美,课文《香菱学诗》里的香菱经历百般磨难,却要傻乎乎的去学诗。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多少热望的女孩子啊,命运对其太不公平,自己虽然浑然不觉,反而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的美,政治式的主题思想的图解,损害了师生对作品“美的欣赏”。
  我曾一度对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高于学国语――汉语的兴趣感到不解,还是学生的答话解开了这一疑惑,“语文学得再好顶多也只能得个九十多分(满分120分),而英语却不然,得个110多分并不难”。这是一个多么简单朴素的解答。阅读训练一门心思却放在如何依照解答思路去得高分,谁还有心思去欣赏那虚无飘渺的美呢?
  我们的民族实际上是一个功利性很强的民族,古时的读书人渴望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时的家长和学生盼的是中考能考上重点高中,高考能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后辈子就衣食无忧。这种强烈的功利观束缚着师生的思想,使得语文教学举步维艰。老师们也纳闷:是迎合家长、学生们的心态去教、练考试技巧,还是依照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肖川教授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没有对大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扪心自问:我们让学生享受的教育,离这种“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还有多远。
  谭四成,教师,现居湖北通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