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文言文常识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1:39 影响了: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诵读;质疑;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46―0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语感;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新课标也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 注重诵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文言文有着很强的可读性。经过反复诵读,文言文的字、词、句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脑海,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就会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他们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用于已有一定文言文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教学文言文时,可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诵读,并明确要求:初步诵读,要基本理解字词、语句,如有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进一步诵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诵读,让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意识,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诵读《触龙说赵太后》之类叙述性较强的文言文,大都能选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诵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能感受到语言文字中那直切肺腑的沉痛和凝重;诵读《五人墓碑记》,能感悟到不朽人物的慷慨豪迈、可歌可泣。
  
  二、质疑问难,探究创新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曾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文言文可以质疑、探究的地方很多,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求,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出一些新颖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在《劝学》的学习中,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两句中的“至”和“致”都解释为“达到”,而且所支配的对象相同,那么,为什么不只用其中的一个呢?同学们经过查证、讨论后得知:“至”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到达”,强调自身努力达到的结果。“致”本义为“送诣也”,引申为“引起,使达到”,强调外物在动作主体达到目的方面的推动作用,含有使什么到达之意。学生的探究获得了实质性的回报,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培养了探究质疑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逐渐走进了自主合作的开放性学习之中。
  
  三、在归类比较中积累,形成文言文能力
  
  荀子在《劝学》中曾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知识的日积月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归类比较、点滴积累是培养文言文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与苏辙的《六国论》和李桢的《六国论》相比较,分析探讨后可得出结论:三篇文章虽写于不同年代,但均为史论,苏辙和李桢之文只是就史论史,而苏洵的《六国论》却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也称为政论文。在苏辙和李桢之文的衬托下,苏洵的文风更显得干练老辣、深刻透辟、纵横恣肆。在比较归纳中,学生对文章获得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开拓了视野,也提高了鉴赏能力。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起了探究问题的意识,并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提高了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