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浅说诗歌阅读教学的着力点|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
 

浅说诗歌阅读教学的着力点|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0:50 影响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它渲染了这样一种意境:   傍晚或下午,天气也许潮湿,也许沉闷,老妇人形容憔悴,衣服老土。她在怀旧、在寻找、在失望、在期待,但终究一无所得,于是她沉默下来,浊泪盈盈。
  可惜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把结论性的东西直接教给学生,使得学生缺少了对意境的体悟,因而也就缺少了那种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感受,这种情况在阅读其他诗歌时也同样存在,使诗歌教学显得肤浅而粗糙。
  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有几个过程不可不深入进去:
  一是理出诗中人、事、景、物。人、事、景、物是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有的呈现出来,构成诗歌显性意象;有的隐藏在背后,构成了诗歌隐性意象。应该说,在一首诗里,既有显性意象,又有隐性意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显性意象是“人物、陈子昂、幽州台”等,更多的是藏在文字后的隐性意象,“幽州大地、战火遍地、烽烟四起、夕阳在山、晚风劲吹、诗人心中失望与期待”。在阅读这首诗时,多数学生只会注意显性意象,忽视了隐性意象的发掘与品味,因而很难准确地把握陈子昂那种旷绝今古的伤感与孤独,对诗歌呈现的意境美也缺乏深层的理解。再者如柳永的《雨霖铃》,其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吟咏之中总觉得韵味悠长,为什么?从第一个层面上讲,它包含的人、事、景、物极其丰富:显性的有烟波、沧海、暮霭;隐性的也不少,如人立船头、回首怅望、岸上送别、友人离去、前途迷惘等。恰恰是这隐性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阅读鉴赏时,应该引导学生将它们发掘出来。
  二是将显性和隐性意象组合成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意象组合,是一个联想、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最见阅读者的智慧。同样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假如我们把刚才的显性意象和隐性意象联系起来,就会组成这样一个画面:
  残阳如血,暮云四合,诗人面容苍老,长须飘拂(姑且这样想),寒风吹衣,尽显孤独和悲壮。远处狼烟滚滚,而天地空旷,四野沉寂,高台残垣,破败与苍凉。
  教学过程中,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去剪接、去组合,在画面中体味,而不是一味地诵读。诵读固然有不错的效果,能够感受明白流畅的语言,但鉴赏这首诗却更不能离开对这种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的立体画面的“想见”与“品味”。
  这种“想见”与“品味”,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够充分展示学生阅读的个性。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几句写得好,教学时可以大胆设想画面来帮助理解:
  房子可能是布满蜘蛛网的破旧瓦房,一扇破窗户,窗前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她心情沮丧,目光暗淡,痴痴地盯着眼前的梧桐叶,倾听滴答的雨声:一滴,一滴,还是一滴,滴在心里似千钟撞击。
  看,这样设想画面出来了,色彩出来了,诗歌形象出来了,读者的感受也出来了,达到了“入情、入景、入人心”的教学效果。
  三是感悟诗歌意境不能脱离人物的经历。“知人论世”是诗歌阅读的基本点,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就不能脱离人物的经历。《登幽州台歌》之所以有那样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与诗中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怀才不遇,倍受排挤;战火连天,忧国忧民;青春易逝,事业无成。这样一想:站在幽州台上的诗人,他的不平、他的无望、他的呐喊、他的渴望都出来了。再如前面提到的柳咏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同样饱含人物的艰辛与痛苦:为什么离去,流落何方,何时相见,男女主人公的哀怒与担忧、难舍与迷茫均饱含其中,因而才有如此震撼的力量。
  所以说:鉴赏诗歌要有灵性与才情,诗歌教学需要引导与技巧。
  [作者通联:安徽桐城二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