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8:04 影响了: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负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无疑都是十分有效的。本文仅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利用物理学科的一大优势――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多数初中学生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和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纸张和钢笔做惯性实验等)。这些物品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物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及生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其学习情绪。有一次我在讲密度应用时,让学生计算“用能装1千克水的饮料瓶去装13千克煤油,需要多少个饮料瓶?”几乎全班同学都采取四舍五入法,答案是16个。我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知道,数学运算中的“四舍五入”原则,在物理运算中不一定适用,要联系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数学原则。
  三、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契机,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力的三要素时,我拟给学生的学习提纲中的问题是:为何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呢?学习压力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平衡)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两指的感觉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四、通过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小,将吸热或放热说成加热或减热。虽然意思差不多,但不符合物理含义。我举了这样的例子:“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子。胖跟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我们干脆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得了,你们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之后,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五、利用适当的物理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以激发学习兴趣
  虽然物理知识是有趣而且适用的,但并不排除一些因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在实际当中却不得不记忆的内容。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总在有意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且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每当学习完相关内容并小结之后,及时“交”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更为轻松地记下相应内容。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当然,所有的记忆都只能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若碰到有学生不理解的口诀,我情愿不教给他们。
  六、利用必要的激励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教师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才能使全班兴趣高昂;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海通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