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当前学生厌学语文情绪呈现的新特点】 如何解决厌学情绪
 

【当前学生厌学语文情绪呈现的新特点】 如何解决厌学情绪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7:13 影响了:

  【摘要】语文学科在学生课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却备受冷落,学生厌学语文情绪浓重。当前学生厌学语文情绪呈现出厌学比例在上升、成绩好的学生厌学比例高于成绩差的同学、越高年段的学生厌学的越多等特点,这应该引起更多人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尽早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关键词】语文学科 厌学情绪 新特点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学科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不仅被人指为“误尽苍生”的罪魁祸首,更严重的是,它成了广大中学生心目中的“鸡肋”,厌学语文情绪在中学生头上越来越浓重。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厌学语文情绪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特点一:有厌学语文情绪的学生的比例在上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多少年前在国内流行的一句话,真实地道出人们的一种心态,望子成龙的家长更是将其视作真理,对孩子的数理化成绩盯得特别紧。尽管十年动乱期间,这句话被认为是“白专”典型遭到严厉抨击,可是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如今这个重视科技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时代,在“有技术走遍全天下”口号的感召下,人们眼睛又都一起盯到了“数理化”上。语文,成了被冷落的角色。
  除了“数理化”重新占领“高地”外,“外语”的强大攻势,也不能小视。这几年,从遍地的外语辅导学校就可以看出“攻势”之猛。原来初中才开始开的外语课,提前到了小学,而有的家长,干脆提前到了学前班。“学好外语,走出国门”的口号,让学生和家长都热血沸腾,学外语之风士气高涨。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有限的学习精力就又被外语挤占去了大半。而作为“国语”学习的科目语文就这样被抛在了人们“遗忘的墙角”。
  此消彼长,有语文厌学情绪的学生的比例自然在上升。
  特点二:成绩好的学生有厌学语文情绪的比例比成绩差的同学高
  首先要强调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就不厌学,或者说,就没有厌学的可能性。《济南新闻网・教育周刊》(2008年11月5日)就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厌学情绪逐渐向优秀生蔓延》的文章。文章指出,一些学生成绩很好,他们是老师、家长以及孩子眼中的“优秀生”,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成绩优异的背后确是更多的压力、疲倦、厌烦。厌学情绪时刻都有“吞噬”他们的可能。
  其次,我们调查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有厌学语文情绪的比例比成绩差的同学高。成绩好的学生要使自己不落后,往往要全面“出击”,既要重视外语的学习,又要注重“数理化”的学习,对于“投入大,产出少”的语文,他们往往就心生厌烦,“忽略不计”了。相反,成绩差的学生,外语、“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往往有很大困难。对“是中国人,就能听懂”的语文课,往往“情有独钟”,在课余时间,涉猎的相关书籍也多一些。
  特点三:越高年段的学生厌学语文的越多
  首先看一则报道:湖北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一个月份接到求助电话共373个,其中与“厌学情绪”有关的占30%,厌学已成为最突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往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今,厌学问题则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在厌学问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下,厌学语文情绪则呈现出越高年段厌学情绪越严重的情况。两种趋势叠加在一起,语文的学习真是不容乐观。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习科目不断增加,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学习精力不断被“分解”。小学时对语文学科还“情有独钟”,有时间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兴趣也浓厚。到了初中,突然面临六七张新“面孔”,感觉精力不够,没有办法,为了不落后,把自己本来还喜欢的语文慢慢地放在了一边。到高中,上大学的目标立在眼前,一切为高考服务,哪科能“抓分”,就把精力放在哪科。语文,这段时间本来认真听课了,一考试,分数却没有明显提高,甚至还有下降的可能。相反,某个学生因故休了一个月,回来考试,成绩比我听课的反而高。所以,语文渐渐被忽视,最终语文厌学情绪越来越浓重。
  特点四:国人语文水平有下降趋势,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语文厌学情绪
  在《K12教育论坛・语文论坛》上,有一则关于《中国人整体语文水平都在下降》的热帖。参与讨论者多数认同“中国人整体语文水平都在下降”的观点,并列举了大量例子,比如: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到美国的大学去演讲,愣是把莘莘(音shēn)学子念成了“辛辛学子”。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中,郑州大学的一位学者讲焦裕禄,当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说,“兰考的大地都龟(归)裂了”,我想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龟”字应该读作“均”音,大学教授却不知道,岂不怪哉!同样来自河南的一位学者讲《史记》,硬是把古代量词“石”(音dàn)读成了“石头”的“石”字。
  中国人的母语水平不高,也是最近几年媒体关注的重要问题,“汉语危机”成了屡屡提及的字眼。《南方都市报》曾评论说,“汉语危机”归咎于英语与拉丁文的普遍使用、民族自豪感的缺失、语文教育的僵化、网络语言的泛滥、普通话的强势与方言的萎缩等等。
  无论是“中国人整体语文水平都在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还是“汉语危机”的根源在哪里,造成的事实是,在中国大陆,汉语学习的氛围不浓,这个社会大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现在的中学生,加重了学生的语文厌学情绪。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厌学语文情绪的新动向,这样有利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量消除不良情绪对学习语文的影响,对学习语文大环境的营造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体育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