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大石墓与“邛人”:大石墓
 

大石墓与“邛人”:大石墓

发布时间:2019-02-14 03:49:22 影响了:

  大石墓是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安宁河流域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古墓葬,目前已发现的约二百多座。大石墓大多成群分布,每群三、五至十余座不等。德昌境内的安宁河流域及其支流茨达河流域是大石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大石墓墓室呈长条形,长度一般在10米左右,最大的长达28米,最小的也有6米多长,墓室均用10余块大石围砌而成,盖顶石重达数百公斤至数吨,最重的达10吨。葬式为二次拣骨葬,有空墓也有埋百余人的墓,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和铜器等。
  凉山大石墓与巴蜀文化,滇文化,西南地区的石棺葬文化等都是西南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研究西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与西南古代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石墓的诸多谜团
  
  大石墓墓石以花岗岩居多,大的石头重达数吨乃至几十吨,巨石的来源地大都在20公里以外,最近处也有5公里,在大石墓的挖掘现场,有关人员动用挖掘机、装载机才非常吃力地揭开巨石的墓顶。今人拆石都如此困难,那么20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搬运巨石建造墓葬的呢?
  在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促使大石墓的建造者,花费这样大的人力物力来建筑这种巨大的墓室呢?这可能是一种大石崇拜现象,这种现象在全世界的古代民族中并不少见。西欧、日本都有这类大石崇拜的遗迹。在我国辽东半岛,也有一种相似的大石崇拜遗迹――石棚,古蜀人也是大石崇拜者。
  进入石墓后,从骨殖错乱、随葬品没有多寡贫富之分的现象分析,这众多同室而葬的死者,最多有上百人,而且是不同时期放人的,所以可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一氏族的成员,也不排除家族墓葬的可能。但当时的埋葬方式是一次葬,还是二次葬?是否有祭祀仪式?都需要在以后的考古工作中不断揭开谜底。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大石墓作为邛人特有的丧葬方式,是将死者的尸体放在野外,待皮肉腐烂殆尽后,再将骨殖收集起来,陆续葬入墓室。这种葬式考古学上称为“二次丛葬”,是一种相当有特征的埋葬习俗。
  
  大石墓的族属
  
  关于大石墓的族属问题,有几种说法,有稚人说,濮人说,邛人说。邛人说为现在大多数专家所认可。邛人可能是氐羌人中的一支,在西周、东周时期到达这里,与当地处于石器时代的土著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共同体,创造了大石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据史书记载,这里的人们很早就从事农业,种植水稻,考古人员曾在大石墓中发现过炭化稻壳等。巨石崇拜是古代邛人的精神动力,他们将巨石崇拜演绎到极致,他们会花很长时间选择巨石建造墓葬,修建死者的安息之所。
  
  邛人的来源与消失
  
  关于邛人的来源,争议还比较大。只有用碳14以及DNA技术测出人骨的年代,比较已知的氐羌民族的有关指数,才能考证邛人的来源。
  邛人曾有自己的政权,后来和巴人一样神秘消失。邛人在西汉时最繁荣,在东汉时仍有记载,在蜀汉时邛人还曾经被编入军队,随军出征,但后来就再也没有相关的记载了。邛人应该是改变了习俗,被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