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浅析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布时间:2019-04-26 04:05:54 影响了:

  摘 要:创造性人才的必备素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个性,培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做起。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优化学习个性是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是催化剂。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学习方式;学习个性
  创造能力一方面包括智力、独创性和责任感三方面品质,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其主要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构成。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当一个人遇到问题不能直接依靠已经掌握的经验、知识、理论、方法等加以解决时,就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各信息加以重新分析组合,形成联系,以满足需要。我们把这种思维称为创造性思维。尽管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运用教育手段来进行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环境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包括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等。
  1.1社会安定为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基础。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人际关系良好,心情舒畅,团队积极进取的心理都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这一环节中的教师则尤为重要。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2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学习环境外,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对保持学生的良好心情,触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有积极作用,能使创造性思维培养更具有效果。
  2.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2.1学习方式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高职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习以被动地接受为主。
  2.2转变学习方式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
  2.2.1学会发现、学会思考。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也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社会、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不断探索和对问题不断解答的历史。所以,胡适说:“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因此,善于发现与思考,是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养成的前提。
  2.2.2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和批判。韦特海默也曾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创造性过程通常是这么一种形式,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开始重新怀疑,并重新研究一切。”有质疑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激情。质疑解疑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当然,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支持。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创造力。
  3. 优化高职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优化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所具备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倾向都能够得到创造性的体验和发挥。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靠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的核心是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的思想,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里思与学的关系问题,就是学会学习的问题。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类求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缺乏求知能力较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是更为不健全的人生。成绩、智能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高职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流畅,想像力丰富,喜欢虚构、幻想和独立行事,乐于求知,问题不断;有的学生则相对来讲思维迟缓,满足于书本、教师与现成答案。学生的个性与性格与创造性思绪并无必然联系,但创造性活动,要受个性的制约,培养与优化学习个性,是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4.教师的角度色转变,是培养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力
  1)构建动态的知识观,即知识不应仅仅指人们对事实、经验、规则的规律性的认识及其结论,还应该包括人们探索知识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方法。2)构建个性的教育观,即把富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培养方向。注重人的个别性和差异性,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育策略的针对性设计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运用,促进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素养。3)构建民主的师生观。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反思者,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动探索者,师生是教育过程的双重主体,只有确立了这种民主的师生观,才能形成师生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尊重,进而使学生形成创造性的心理倾向和性格特征。
  总之,教师通过角色转变成为高职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不断地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普尔.猜测与反驳.上海泽文出版社会,1986.
  [3]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作业生.大学活叶文库,1.
  [4]论语?述而.杨伯峻.论语泽注.中华书局,1980.
  [5] 《高等教育心理学》. 伍新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8月
  [6]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