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古典精神与灵性的当代表达:精神与灵性
 

古典精神与灵性的当代表达:精神与灵性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3:53 影响了:

  [摘 要]拉威尔1931年因二度访美创作了《G大调钢琴协奏曲》,他说“这是一首按莫扎特或圣桑的精神写成的协奏曲”。在乐曲的形式上,他和他毕生敬爱的库普兰、拉摩、莫扎特的古典形式做了挑战,成功地完成了他在古典形式上表现嬉戏性的创作目的。
  [关键词]民族风格 传承与升华 爵士乐
  《G大调钢琴协奏曲》作为20世纪初少数为钢琴而作的管弦乐作品之一,采用了与德国交响乐迥然不同的作曲方法,并大胆借鉴了多种音乐元素,对学院派的正统概念产生了冲击,其影响力不亚于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作品包含三个乐章。在虚无缥缈的气氛中,“轻快地”第一乐章拉开帷幕,独奏短笛在闪烁透明的钢琴背景上吹响生机勃勃的主题。第二乐章流动出“浪漫的哀歌”,宛如月光下一位忧伤的芭蕾舞者,用一颗矜持的心灵叙述着内心独白。“俏皮”的第三乐章则具有谐谑曲风格,形式自由,段落的转换都以四个不协和和弦开始,使人联想到汽车喇叭的鸣叫,给人以现代都市繁忙之感。按格罗夫辞典的相关归纳,《G大调钢琴协奏曲》叙述了作曲家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异国情调的迷恋,同时带有法国式的敏感与精致,音乐至真、至善、至美,是钢琴协奏曲宝库中一颗永恒璀璨的奇异明珠。
  一、取源民族之“真”
  作品以西班牙音乐为主要素材,取源于纳瓦拉巴斯克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节奏,材料大部分来自民间。钢琴在开场作为背景,以二度叠置作连续的三连音,与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短小的引子和钢琴的刮奏后,由短笛奏出热情的第一主题,具有浓郁的巴斯克特色。紧接着作曲家运用弦乐器与小鼓勾勒出欢快而朴实的旋律,昭示出鲜活的民间舞蹈场面。随后,钢琴奏出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音乐线条,弥漫着神秘的东方气息。这些音乐画面是作曲家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和认识,真实而诚恳地反映着生活的本质。
  二、传承古典之“善”
  在古时的中国,“善”与“美”并无二致,善即是良,良也就是善,善的前提根本,就是正,唯有正的伦理、道德,才能称作“善”。 拉威尔崇尚古典主义的创作技巧,这一特点在第二乐章有明显的体现,据拉威尔本人说,这是模仿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中的慢板乐章写成的,用意在于表达一种古典的气质和端庄的诗意。该乐章中叙事性的抒情旋律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但又深具民谣风格,并充溢着印象主义之神韵。作曲家遵循莫扎特的创作道路,对乐曲结构进行了巧夺天工的布局和安排,表达出截然不同的音乐语言风格。如此传承与升华,正是对“善”的完美解答。
  三、融合现代之“美”
  拉威尔对爵士乐有浓厚的兴趣,本来这部协奏曲也是为了迎合美国的听众,所以不难看出他的用心。在第三乐章中,拉威尔彻底将第一乐章中跃跃欲试的爵士素材进行了一次恰到好处的发挥。第三乐章由欢快热情且又颇具娱乐性、炫技性的托卡塔开始,有强烈的戏剧性成分,大部分段落以西班牙和巴斯克风情为基调,带进诙谐风趣的爵士韵律,新音乐元素与民族风格相互交织与融合,使得这部作品的内容显得极为丰富,音响效果更是辉煌灿烂,美轮美奂。
  对于音乐的描述性,拉威尔主张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浓郁的色彩,并认为真正的诗不能是长篇大论,而是在于真挚的情感。该作正体现了拉威尔这一独特的音乐视角,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使其作成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中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强势地位,被后人誉为“精湛的嬉戏性”杰作。
  到达“真、善、美”高度的音乐作品不多,或美而不真不善,或善而不真不美。《G大调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民间,真实纯粹;遵循古典创作技法却悄然揉进个人特色,精致深邃;爵士音阶与民族调式融为一体,画龙点睛,是一部真正到达“真、善、美”之艺术高度,并成功地运用当代音乐语言表达出古典主义精神与灵性的伟大作品!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张雄.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现代音响技术,2001, (5).
  2.杨永贤. 拉威尔创作生命中的最后辉煌. JiaoXiang – 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2003.3月.第22卷第一期.
  3.Gerald Larner. Maurice Ravel (20th-Century Composers). Phaidon Press, 1996. 9. 25.
  4.高远 情怀巴黎—走进法国音乐家的情感乐园. 文汇出版社, 2007.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