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后危机时代我国切削工具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初探】 数字化时代的创新能力
 

【后危机时代我国切削工具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初探】 数字化时代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6-17 03:50:38 影响了:

  摘要:后危机时代为我国切削工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工具企业从传统的标准工具向现代高效刀具转型。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成功的关键。本文从西夏墅工具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思路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正确的政策引导、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和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是工具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创新能力;产学研;产业集群;工具企业
  自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我国的许多制造企业已经倒闭或者破产,而一些企业则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中期开始,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所谓的“后危机时代”,2010年以来已经进入的实体经济的复苏阶段。然而,大危机虽然结束了一个旧时代,但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从困难时期闯过来的企业,具有了更强的生存力和竞争力,新企业也意识到了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困难时期受到严重挫折的企业也在反思和吸取过去的教训。作为制造业上游的切削工具行业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制造业的荣辱直接决定了工具产业的兴衰,如何正确认识切削工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工具企业在后危机时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西夏墅作为我国的“中国工具名镇”,从其发展初期到现在初步成为国内知名的工具产业集群,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高技术、高竞争力的工具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依然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西夏墅工具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是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提升有着重要的关系。以政策引导为指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动力,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不仅是过去,也是将来西夏墅工具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保障。西夏墅的经验对于我国切削工具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政策引导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认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从经济发展的“无形之手”的理论到“国家干预”理论,说明了创新政府职责的必然性。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创新提供宏观调控机制。政府作为推进产业创新的引导者,政府行为的各种激励,包括财税激励、金融政策等应当体现政府对产业的导向性和资金的扶持性,由此引导和激活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研发的投入。同时,政策引导可以营造一种有利于产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创新提供社会条件。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统计表明,我国65%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政策引导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对于推进自主创新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日本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日本政府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根据时代的需求,制订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使得企业能够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降低研发风险。
  切削工具行业的发展目前已经由传统的通用化,标准化刀具转向“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三高一专的现代高效刀具。所谓“专用化”就是针对用户特定需要,提供一整套高效率的加工方案。它包括而且更强调软技术,是现代高效刀具的核心,也是工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工具产业是西夏墅的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西夏墅政府围绕“做精工具产业,做大作强特色企业”的思路,在政策上指明了工具产业必须从传统行业向三高一专转型。西夏墅政府将工具产业纳入全区产业发展战略,全力实施传统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成切削工具的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建设1-2家院士工作站和2-3家博士后流动站,并力争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实现成果转化。同时,政府为企业提供场地建设等多个服务平台,成立了江苏省机械零部件和刀具检测中心。该中心集展示、检测、培训、研发、信息中介和孵化器六大功能于一体,拟打造国内一流的工具研发、试制基地以及优秀知名品牌的聚集地和工具材料、工具设备的销售中心。2011年全镇刀具企业年总产值达到20亿元,与2010年相比实现20%的增幅。
  二、产学研合作
  对中小企业来说,创新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企业行为。在后危机时代,企业不创新必“死”;而独立创新又容易陷入“找死”的困境。因此,必须将一种独立创新的模式转变为开放、协作的模式,通过与供应商、用户、合作者、高校科研机构甚至是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创新。
  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对师生创业与产业界合作的积极支持,造就了“硅谷”的神话。日本政府在其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进一步强调了对科技投入的选择和集中、发展国家基干技术,提出加强产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合作和发挥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作用。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政府提倡并加大了产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合作的力度。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6年对305家上市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52.4%的公司开展了产学合作,并取得了成效。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
  西夏墅刀具产业的产学研实践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多项联合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工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介,积极为企业寻找研发机构,同时又为各类工具制造先进生产技术寻找产业化道路。通过产业平台,广泛收集产学研合作的供需信息,通过《工具商情》、工具网站等多形式传播信息,主动牵线搭桥,以产业协会的身份协调各方分歧,并努力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负责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与利益分割,通过各种手段使合作各方风险化解到最低限度。工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至今,已经组织企业完成技术产品研发140余项,开展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十余次,完成企业员工培训7期累计2000余人次,其所属的《工具商情》通讯发行32万余册,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余家。工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聘请国内顶尖的刀具技术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与中心建立长期合作或联络的科研院所数十家,包括国内顶尖切削工具相关技术研究单位,如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成都工具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院所。
  常州恒鼎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在中心的引导下,与多个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其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从2009年起,每年研发出2-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010年其公司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成功研发的“M0.8-M4.0小规格全磨制品高品质无屑挤压丝锥”攻克了一批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攻丝的排屑困难问题。另外公司利用生产力中心的质量检测,实施了比美国联邦标准规格允许误差更为严格的质检标准,从而保证了高品质的产品生产,并通过节省成本而比竞争企业的同类产品价格优惠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
  首先提出产业集群概念的迈克?波特不仅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平台和工具,而且也将创新视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产业链联系的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群包括主体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而现代企业创新的一大特色就是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技术相关性。也就说,如果创新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处理好它和其他技术、互补性资产以及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的成功创新,需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等组织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结合和协调,而企业外部,成功地创新也需要与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之间的密切结合和协调。Pavitt认为,真正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企业外部,研究表明,消费者的重要性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由此可见,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其产业相关的、互补的以及其他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组织机构之间的创新过程,都有着高度的交互作用。
  由技术创新的本质可以看出,产业集群能够满足技术创新特征,是与技术创新特征相匹配的一种有效模式。迈克?波特认为,集群企业可以较为方便地吸收供应商和客户参与其中;集群企业与其它组织协调创新,可以降低创新成本;集群企业与相关组织可以面对面地沟通,可以获得创新机会;集群中的竞争对手可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
  西夏墅自2007年起,根据江苏省和常州市提出的发展目标要求,统一认识,创新发展思维,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和特点,首先将机械刀具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经过近今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销售等与西夏墅工具配套的企业集群。通过抓住工具产业的集中度、关联度和技术能级度,充分营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环境,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建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与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西夏墅机械刀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高份额。
  在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江苏现代高效刀具产业技术联盟。该联盟以现代高效刀具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由产业内多个技术创新主体形成,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联盟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实现江苏现代高效刀具产业链配套,形成现代高效刀具生产、制造、营销、刀具配套产业在内的产业自律体系,共同推动和维护现代高效刀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联盟将集成国内现代高效刀具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资源,吸引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推动江苏刀具产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高效切削刀具国产化,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后危机时代,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切削工具企业正逐步从传统标准刀具转向三高一转的现代高效刀具。近十年来,西夏墅工具企业技术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代表现代高效刀具的硬质合金领域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目前已经拥有各类从事与硬质合金工具生产企业5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就有16家,预期到十二五末,达到100家工具创新企业。探寻西夏墅工具企业的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正确的政策引导,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集群提供的创新空间和良好环境。企业创新之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才能使工具企业能够更为有效的紧随时代步伐,做到可持续性的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依赖于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持久地探寻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汪孔文 殷 勤: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企业的竞争战略[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0):39-40.
  [2]吴 晓:浅谈后危机时代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9):116-117.
  [3]江苏常州西夏墅镇加快产业整合步伐[N],中国工业报,2009-8-10(B04).
  [4]胡长生:政府的创新功能边界:在自主创新与市场之间[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7(2):39-43.
  [5]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6.
  [6]张其春 罗 辑:后危机时代企业抱团模式:路径、弊端与建议[J],经济特区,2011(2):224-225.
  [7]田桂玲 平力群:日本政府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199-2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