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黄自音乐风格【简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黄自音乐风格【简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5:03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以黄自的12首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古典诗词意境类和抒情艺术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结论,为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音乐风格;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74-02
  黄自1904年3月23日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于上海市),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曾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多名优秀音乐人才。黄自在声乐创作方面卓有建树,也有所革新,曾创作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另作有多首艺术歌曲,例如《点绛唇·赋登楼》、《南乡子》,《玫瑰三愿》、《春思曲》等。1937年秋后,黄自辞去了上海国立音专教务主任职务,致力于《和声学》、《音乐史》的编写,可惜未全成,于1938年5月9日病逝于上海红十字医院,年仅34岁。
  一、黄自艺术歌曲作品的分类
  黄自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努力将西方的艺术歌曲作曲技法带入到中国风格的艺术歌曲作品之中,为中国和西洋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结合作出了巨大努力。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魅力依然,它们仍是中国艺术歌曲作品中的精品。本人根据黄自选用歌词意境的不同,将其进行了整理分类归纳如下:依据古典诗词的意境创作的作品,如《点绛唇·赋登楼》(王灼词)、《花非花》(白居易词)、《山在虚无缥缈间》等;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如《思乡》、《春思曲》和《玫瑰三愿》等。
  二、黄自先生艺术歌曲作品音乐特点
  1.古典诗词。将中国古代诗词的名称和内容融于音乐作品的创作,是20世纪早期中国音乐家从事音乐创作的一种尝试,黄自也不例外。他创作歌曲喜欢用意境深远的古典诗词。《花非花》(白居易)、《峨眉山月歌》(李白)、《点绛唇·赋登楼》(王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等,都是其作品中的优秀之作。这些作品呈现出以下共同的特征:一是歌词均选用古代名家或根据名家诗篇改编的词句,含义深邃、耐人寻味;二是歌曲旋律与歌词意境紧密结合,能表现出歌词的理念;三是规模较小,一般采用两段体形式;四是在音乐的写作上努力运用西洋的作曲技法,但不失中国古朴的音乐风格,做到了中西音乐的结合。例如1932年暑假,黄自创作了《山在虚无缥缈间》,歌词由韦瀚章根据白居易同名叙事诗写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作品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采用道教音乐《清平乐》为原型,营造出虚无缥缈的氛围;独特的色彩性和声,变化多样的复调手法与表现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贴切地表达了歌词所需要的意境。在创作技法上,《山在虚无缥缈间》的A段是两大句加6小节补充的不方整乐段,B段是“一气呵成”的乐段,声部此起彼伏,直到最后一个字,才变成“同节奏”的织体写法。作品伴奏并没有运用常规的所谓“伴奏”织体,而是强调了各声部的横向运动,强调每个声部的独立性。黄自熟练地运用了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的写作方法,削弱了和声功能对音乐的束缚,使音乐具有清新、古朴、深邃的风格。体现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学意境。
  2.抒情性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简析。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中还运用新体诗作为歌词,注重抒情性和艺术性的结合。1933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出版了黄自的独唱歌集《春思曲》,其中包括《思乡》、《春思曲》和《玫瑰三愿》三首作品,这3首作品作于1932年,均为黄自抒情歌曲的代表作。《思乡》由韦瀚章作词,作品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借景抒情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春思曲》音乐节奏采用12/8拍子,仿佛描绘春雨沙沙润物细无声的场景,同时作者又以此表达愉悦的心情。《玫瑰三愿》以玫瑰花为描写对象,以拟人语气表达了玫瑰花的愿望,实际是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想。这3首作品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在这3首作品的音乐创作上,黄自特别注重了伴奏的写作。《思乡》、《春思曲》的钢琴伴奏采用了相对固定的音型,营造出特定的音响氛围,并运用了频繁的转调,使歌曲的和声色彩显得异彩纷呈。《玫瑰三愿》的伴奏则更加丰富,除钢琴外加入了小提琴声部,伴奏的效果更加细腻,小提琴声部旋律柔和多变,和演唱旋律有机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而又互相支持,宛如两位美丽的少女在进行对话。其次,这3首作品旋律的写作和歌词意境能紧密贴合,对歌词含义的表达形成有力的支持。更为可贵的是,黄自注重了旋律写作和汉语文字发音的结合。例如在《思乡》中,黄自对“柳”这个字旋律的处理就别具匠心。“柳”在汉语中发音是三声,黄自在写作时特意将“柳”字上的旋律音定为E、F、bA,这三个音连在一起正是汉语三声发音的音调,虽然第一音E在此不起任何功能性的作用,但加入后会让人感觉到非常顺口,犹如在朗读诗文一般,加大了演唱者艺术想象的空间。类似的例子在以上这3首作品中还有很多,体现了黄自深厚的文化功底。
  通过以上对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虽然用的多为外国技法,可表达的都是当时中国人的情感,并没有一味地洋化。其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同时在一部分作品里对音乐的民族风格做了种种创造性的探索。刘靖之先生在《中国新音乐史论》(上)中曾总结过:“黄自的歌曲深受喜爱的原因是由于他对诗词的敏感和理解,并能使歌词与旋律和伴奏紧密配合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他对欧洲18、19世纪传统的和声和调性运用得恰到好处,简洁而有效果;他的旋律动听,不落俗套;他对曲体的掌握十分严谨而又层次分明;他的钢琴伴奏部分继承了德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传统,既精练又能烘托声乐部分。”这五点全方位地概括了黄自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点和成就。
  参考文献:
  [1]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第1版.
  [2]汪毓和.中国进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钱仁康.黄自的生活和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杨溢.黄自艺术歌曲创作者庶谈[J].中国音乐学,2000,增刊.
  [5]龚小平.谈歌曲艺术再创作的原则[J].中国音乐学,2003,(3).
  [6]黄洋波.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特征[J].中国音乐学,2003,(4).
  [7]孙博.黄自声乐创作中的写作风格与技巧[J].乐府新声,2002,(2).
  [8]薛红萍.论中国抒情歌曲的诗意[J].交响,2003,(3).
  作者简介:刘戈(197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主要从事和声、钢琴及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