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高中语文课文中外国诗歌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探究式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课文中外国诗歌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探究式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9:51 影响了:

  摘 要:本文在教学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并对探究式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外国诗歌;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1
  诗歌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优秀结晶,反映着各国不同的语言文化特色、文学传统、审美情趣。诗歌阅读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中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却备受冷落,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外国诗歌时,往往不能理解外国诗歌的美感,难以深入学习,更遑论培养兴趣。因此,在高中语文外国诗歌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从问卷调查看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西安高新一中高一1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5%的学生都认识到学习外国诗歌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增长知识和开阔眼界。在学习时间上,75%的学生对于外国诗歌的学习主要是外国诗歌单元课堂教学之中,19%的学生会在自习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仅有6%的学生愿意抽出时间学习在教材内容之外的外国诗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仅有9%的学生很喜欢外国诗歌,比较喜欢的占56%,不喜欢的也只占8%。超过46%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21%的学生对外国诗歌的效果不关心,只有14%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明显。通过访谈,我们得知,认为学习效果明显的学生多数会在课前课后搜寻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或者是和同学相互交流,互相探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调查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单一,缺乏互相之间的交流,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外国诗歌翻译方面的问题。由于诗歌是各国文化的精粹,诗歌翻译历来都是翻译之中的难点,要想在外国诗歌翻译之中做到“信、达、雅”则更是难上加难了。尽管翻译我们教材中外国诗歌作品的翻译家们很优秀,但是翻译之后的作品很难与原著达到完全吻合,从而形成一种“洋泾浜英语式”的外国诗歌。这就使得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程时很难得其门而入,从而妨碍了学生在与诗歌的对话中获得乐趣,进而培养出学习兴趣。
  其次学生方面的原因。外国诗歌与中国传统诗词无论是在诗体形式还是审美风格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如中国诗歌注重抒情,而外国诗歌注重叙事;中国诗歌短小精悍,外国诗歌多鸿篇巨制;中国诗歌含蓄婉约,外国诗歌则直抒胸臆等等。两者之间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在阅读最初带给学生的却是陌生和不适。“固有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习惯都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接受。”【1】
  最后是教师层面的原因。外国诗歌和学生之间存在着陌生感,那么和学生生活在同样的一个异文化之中的教师,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和外国诗歌之间存在距离感。由于教材之中所选的大部分外国作家所生活的时代、地域和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鉴赏他们作品时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障碍,再加上教学中需要结合当前语境来进行,无疑进一步扩大了这种距离。在对20名老师老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鉴赏外国诗歌方面缺乏兴趣,在外国诗歌教学中大都采用点到即止的态度,甚至有些人认为课本中所选编的这些作品既无法让学生对外国诗歌“窥一斑而知全豹”,更难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大可随时退场。
  三、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中运用
  1、深入解析诗歌,探究表现手法
  中外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像对比、联想、反衬,比喻、比拟、夸张、托物起兴、托物言志、用典等等。一般学生和老师对外国诗歌了解不多,尤其是作为理解外国诗歌关键的表现手法知之甚少。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首外国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表现手法,更为深入的解析诗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是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例如雪莱在《西风颂》中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这首诗一直围绕着西风展开,无论是写景或是抒情都没有任何涉及政治或者革命的语言。但在学习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却可以深刻地体会到,雪莱是通过歌颂西风来赞颂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景色,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
  2、引导学生多元理解诗歌内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由于诗歌的语言和内涵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外国诗歌进行多元解读。以高中语文《篱笆那边》为例,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平易又耐人寻味,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却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这首诗在教学中应该引导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首先是对诗中“草莓”、“篱笆”、“上帝”、“孩子”等几个中心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是探究诗歌的内涵,《篱笆那边》将深邃的哲理蕴于简单的语言之中,因此在探究本诗的内涵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参考资料来阐述,也可以引导学生查询网络资料来理解,老师适时进行引导。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研究
  高中语文的探究式教学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依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课堂之外进行专题式的研究。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应注意做到如下四点:第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研究题目,题目的确立应注意从教学实际入手,注重利用现有资源。第二、着重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帮助学生明确研究小组分工,责任到人,加强督促。第四、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鼓励学习积极性。
  注释:
  【1】韩秀清:《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初探》,《中学语文》,2010年第24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