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余旭,首位女飞行员驭“歼十”] 歼十女飞行员
 

[余旭,首位女飞行员驭“歼十”] 歼十女飞行员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1:52 影响了: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  2012年7月29日,华北某机场,晴空万里。  9时56分,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余旭,身着新式飞行装具,跨入歼十战机座舱。松刹车、加油门、拉杆……操控相当熟练,歼十战斗机鹰击长空,随着战机翩然落地,无数人内心澎湃,中国首位歼十女飞行员就此诞生。
  紧接着,陶佳莉、李敏、何晓莉依次驾机,7月30日17时04分,随着女飞行员盛懿绯走下战机,5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全部顺利完成单飞,具备了独立驾驭三代战机翱翔蓝天的能力。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想上蓝天真不容易啊”
  1951年,空军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员,至今,已经有9批500多名女飞行员“插上翅膀”,飞向蓝天,而我国也就此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最多的国家。她们从事着运输机驾驶、领航、通信、试飞等工作,先后出色完成了军事演习、战备运输、抢险救灾、专机飞行、人工增雨、航空探测、科研飞行等任务,累计飞行110多万小时。
  歼击机,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俗称战斗机。歼击机是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技术难度大,特别是俯冲跃升、快速急转、减速盘旋时,最大载荷达6至9G,常人难以想象。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空军招收的前7批女飞行员都是飞运输机种。
  如果说开运输机的女人是“飞人”,那么开战斗机的女人就有些“超人”的味道了。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招收空姐会让众多美女蜂拥而至,但2005年,空军首次招收女歼击机飞行学员,那场面让人震撼,仅仅在全国12个省,就有近20万名应届高中毕业女生报名,最终只有35人拿到了“通行证”,中选概率相当低。能够成为三十五分之一,余旭很是开心,但是那时候在她的心里,对于歼击机飞行员,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经过空军航空大学两年半基础教育训练后,她们在沈阳空军某飞行学院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初教机训练,她们的“驾机岁月”就此开始,而从这一刻起,淘汰也将时时存在。
  身体检查116项,身高不足160厘米的“拜拜”,体形不匀称的“再见”,牙齿稍有磨损的“淘汰”……大到五脏六腑,小到1秒钟能背记多少个数字,只要有一个细微的环节不过关,你就被挡在了飞机的门外。
  “真的挺难的,我记得自己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为检测抗眩晕的能力,几分钟下来,大家都脸色煞白,天旋地转,有的甚至呕吐不止。尽管这样,教官还要求我们在2秒钟内准确地辨认自己上椅子时的位置。”想起那些岁月,此时的余旭也不轻松,“每天的3000米长跑、大强度的滚轮旋转……晚上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感觉身体就不是自己的了。”
  在战机座舱内,有十几块仪表,这些参数、功能、位置要熟记于心;五分钟的起落飞行,有近千个操纵动作和程序,需要丝毫不差地完成;机场周围所有地标、地物,近百个空中特情处置方法,都必须倒背如流……
  飞行员选拔培养标准有8大关口、几十项条条杠杠,理论不过关淘汰,技能不过关淘汰,反应速度慢淘汰……面对各种挑战,余旭一直在坚持,她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胆识,在飞天路上艰难跋涉。想想这一路走来,余旭张大了嘴:“想上蓝天真不容易啊!”
  余旭受阅训练时从不偷懒,队长下达的每一个口令,她都认真体会。梯队编队的每一个动作,她都刻苦练习。有一次队里组织特技飞行,余旭身体非常不舒服。队领导了解情况后表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向队里请假。余旭咬咬牙,什么都没有说,吃了两片止痛药,就投入到了训练中。
  “要想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淘汰、淘汰、淘汰……看着朝夕相处的姐妹一个个悄然离去,余旭知道自己必须坚持,因为她要带着这些离去姐妹的梦想飞向蓝天,最终她和不到一半的人坚持到了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
  而她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余旭的任务颇为艰巨,她要驾驶着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飞越天安门广场,并用彩烟将盛典推向高潮。
  今天看来,余旭在阅兵仪式上的表演是完美的,但是谁也不知道,完美背后,这个1986年出生的小姑娘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在学校训练的时候,余旭只飞过双机编队,而阅兵需要她迅速提高飞行质量配合其他女飞行员完成五机编队,能不能唱好这出整个空中梯队的压轴戏,对余旭的经验、胆识、技术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刚开始飞五机编队时,因为空中能见度很差。余旭心中忐忑不安。偏偏就在这时,后舱的大队长突然对余旭说,他错觉了。
  错觉,是飞行员所特有的一种可怕幻觉,会导致判断力完全错误,丧失飞行能力,而那是余旭第一次飞行五机编队,飞机本应由在她后舱的大队长控制的,余旭却感觉他的手跟脚都从驾驶杆、油门,还有方向舵上撒开了。
  “那一刻,我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将由自己独自去面对,我只能手握舵杆,全神贯注,稳稳地完成规定动作,驾驶飞机安全着落,这时才顾得上往后舱急切地喊:‘教员,教员,你怎么不说话,你到底怎么样了?’结果大队长突然在后面说了一句:‘这不你自己也能飞嘛!’”余旭顿时明白,不是队长错觉了,而是对自己的考验。
  应变能力很强的余旭的飞行技术也很好,但是因为经验不足也出现过差错。训练之初,因为和长机配合的失误,导致了连锁反应的后果,整个编队完全变形。如果这一幕出现在阅兵式现场,那将是一个重大失误。
  队长毫不留情狠狠地批评了她,而她自己在内心更是痛斥自己,为了这个艰巨的使命和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余旭和担任长机的队友开始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演练,每时每刻,她们都在寻找着默契配合的最佳感觉。高强度的飞行训练,也在每天积累着她们的实战经验。经过无数次的磨合演练,队友和余旭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最让她们欣喜的是,困扰她们很久的起飞集合难题,也被攻克了。
  最终,余旭和队友们完美演绎了国庆阅兵仪式上的那一幕。她在日记里写到:“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因为她知道,在通往蓝天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挫折,需要她耐心地穿越,耐心地挑战。
  “作为首批驾驶歼十战斗机的女飞行员,你的感受是什么?”余旭的回答是:“要想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责任编辑 张小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