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学生尝试的 [“逼出”学生问题的尝试之旅]
 

学生尝试的 [“逼出”学生问题的尝试之旅]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4:48 影响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新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会这样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全班同学无人举手或齐答“没有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与学生都已习以为常,而在这种“无问题假象”中,学生慢慢养成了思维惰性。学生提问的缺失现象,必然导致学生始终只能作为课堂的“倾听者”。那么到底使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使其提问能力得到培养呢?
  在处理一次学生不交作业的事情中,我受到了启发:偷懒的学生作业能“逼”出来,学生的问题是不是也能“逼”出来呢?到底该如何“逼”出学生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逼”问中迈出提问的第一步呢?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如何从“逼”走向“不逼”呢?
  一、对全体学生的“逼”:让学生思考,学会提问
  1.留出专门时间,让学生思考
  现在的数学课堂,学生不能主动提问,是教师没有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提问时间分为以下情况:(1)32%教师根本就没有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2)68%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提问的时间,但时间都是30至50秒之内。提问题,是一种的思维结果。它需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是要求提问,学生就能顺利提出。学生需要认真思考,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更有价值,同时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课堂的思维状态。
  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我对于这个问题有所忽略。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有时要求学生提问,这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学生只是匆匆忙忙应付差事似的提了个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又不断地尝试,每天数学课总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最起码要5分钟以上)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提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有价值。
  2.设立问题本,“逼”出习惯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会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本子,如:课堂练习本,家庭作业本,改错本等。但教师没有为学生准备问题本,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这种意识。“逼”出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教师长久地坚持,这样才能取得成效。为了见证学生提问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体会到提问的成功与喜悦,我在开始进行尝试的时候,就为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配了一本问题本。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总是有一些不适应,在提问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畏难情绪。但是随着不断地“逼”,学生就慢慢养成了习惯。
  3.在“逼”中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在我国已有教学模式的局限下,学生已习惯于被提问,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调查表明,学生也存在不知如何提问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提问方法的指导,这样会从根本上解决如何提问,如何提有价值的问题。
  (1)教师示范引导。平常的数学课堂都是教师问学生答,那么到底为什么这样问?教师从来没有与学生认真研究过。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在预习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有坡度、有层次的问题。当学生预习完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讨论“老师为什么这样问”“还可以怎样问”在这不断地尝试与模仿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技巧。
  (2)交流问题本,打开思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思维视角,那么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具有个性色彩的。我会定期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内交流自己的问题本,针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并不光是关注结果,同时更关注如何提出这个问题。
  (3)课堂现场指导。问题来自于数学课堂本身。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思维碰撞的大舞台,学生能提出问题,需要具有敏锐的思维,同时需要适时的指导。我充分利用数学课堂进行现场指导。
  例如,教学《等腰梯形》时,在各部分名称学习完之后。我问:“同学们,认识完等腰梯形大家想到了些什么?”学生一脸的无助,我接着说:“联系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一位学生说:“等腰梯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我对他的提问进行了表扬,同时组织学生讨论。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只注重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不能主动联系以前的数学知识。这时教师进行了及时引导,学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二、对少数学生的“逼”:因材施教“逼”出特色
  班级中学生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逼”学生问题的实践中也应做到。
  1.对学困生的逼:从没有学会的知识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我认为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同样需要有意识地“逼”,促使思维不断发展。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本中大多数是一些本节课没有学会的知识。这样使我了解到了他们传递的信息,为补差工作提供了帮助——有了一定的针对性。随着实践的不断进行,在课堂中他们也能在“逼”中提出一些问题。
  2.对优秀生的逼:逼出价值,逼出精彩
  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他们已经是积极的思维状态,但对于主动提问还缺少一种勇气,正是“逼”给了他们动力。他们会在被“逼”之后逐渐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那么对于他们的“逼”不能只停留在简单提问的基础上,需要“逼”出有价值的问题。
  “逼”出学生的问题,是一种“极端”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提问提供了机会,学生在被“逼”中体验到提问的快乐与成功,真正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