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从一带一路到杭州峰会:大国外交的新坐标】
 

【从一带一路到杭州峰会:大国外交的新坐标】

发布时间:2019-07-17 15:15:24 影响了:

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这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步入会场。新华社发

外交篇

2016年9月5日晚间,数百道烟花在西子湖畔腾空而起,《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声中,近3 0名在场外国首脑仰头望向空中……中国外交写下2016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场峰会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这次名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会议上,习近平评价这场峰会为“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他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简短几句,定位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外交新坐标,这正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一次高校演讲中曾表述过这一新坐标: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国际舞台

为世界经济开出一道中国药方

2016年,全球经济合作最重要的论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举行。八年前,尚在为全球金融危机焦头烂额的八国集团领导人不会想到,他们当时的一个应急决定,会在八年后对于全球经济治理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七国集团领导人会议邀请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加入,一同面对全球金融风险。G7峰会自此升级为G20。此后,中国凭借GDP多年的稳定高速增长迅速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八年后,金融危机远去,难民带来的族群冲突凸显,英国脱欧,美国单边主义思潮兴起,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化理念却正在褪色,G20内部似乎也不再有八年前抱团取暖的紧迫。

作为2016年G20主席国,中国要在这个节点接住治疗世界经济疲软的接力棒,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在峰会开幕前一日,习近平在G20工商峰会的开幕式上重申,要对世界经济把准脉、开好方。中国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中国为世界开出的这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是什么?

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G20杭州峰会的领导人合影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首次在G 20峰会领导人合影时,安排“三驾马车”(当年度及前、后年度主席国)领导人一同站在第一排正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此分析,中国把“三驾马车”领导人安排在最中间位置,正是为了强调G20成果的延续性,确保G 20峰会从原来的为了着眼短期政策和应对危机机制,向长远政策和长效机制的转变。

比推动形成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首次将“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增长”这两个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得到实践论证的概念,加入到杭州峰会后形成的最终成果文件中。

早在2016年年初,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战略重点。同时,他指出要统筹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

随着时间推移,各国越发认识到,对经济结构的改革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也是世界经济告别疲软的重要方式。其中,创新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全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表现较好的国家,均受益于经济创新发展的推动。

这一点在中国尤其突出。追溯到约10年前,在传统金融业领域,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一直处于学习与被动融入的状态。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经济体特别是传统金融与产业受到重创。但苹果、微软、亚马逊等数字公司基本毫发无损。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随即跟上了这股潮流,甚至在一些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成为金融危机后拉动全球经济的强大引擎。

这些成绩与经验,为中国“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做足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准备。

习近平在评价此次中国作为峰会东道主的表现时指出,我们运用议题和议程设置主动权,打造亮点,突出特色,开出气势,形成声势,引导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总体目标。

《人民日报》在这场峰会结束后评论习近平的“G20时间”时写道,一个自信的大国阔步走向世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