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学科本质 [共生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学科本质 [共生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发布时间:2019-07-30 09:32:56 影响了: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一直欲言而不敢言的一个问题。

   读了2011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3期胡根林、庄溎芬两位老师的文章《关于台湾国文教学的笔谈》,过去一直思考的问题,一些已有的想法又涌上心头,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庄溎芬老师在文中说:“在台湾,国文教师所渴切传递的,除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有文学意境的探索、生命情态的思考和文化深度的积累。我们认为,国文教师教的不是中文系的知识内容,而是情意、思想、人格与生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国文教师永世难以搁弃的圭臬。这是国文课和其他学科课的不同之处。”

   看看,在台湾,国文教师确切地知道了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应该干什么!语文是教文立人的课程,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一千多年前韩愈老夫子所讲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传道、立人是甚为重要的工作。

   除了上段引文外,庄溎芬老师在文中多处使用“更”这样一个表示层进意味的词语。在谈到课文的处理方式时,她说:“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酝酿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跨越时空隔阂,进入文本,感受作者的生命情韵,进而形塑知识分子的恢弘气度与生命毅力——这是国文教师的最高教学目标。”显然,台湾地区的国文教学是把人文教育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在谈到教学目标时,庄老师以《虬髯客传》为例,介绍此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并学习在生活中如何化解冲突的智慧;引导学生感受悲悯天下苍生的伟大胸襟与慷慨能舍的恢弘气度。”在中山女高,通常会增加一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女性在感情与婚姻中的选择与处理态度”。像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放在大陆地区的某个课堂上,一定会被指责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在自己的田里种别人的菜”。

   庄老师介绍的台湾地区国文教学的理念,使笔者心有所慰,意有所定,与笔者对于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不谋而合。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共生性——言语和精神共生。

   共生性并不是本人的专利和独见,深圳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老师搞专题式语文学习,卓有成效。他说:精神与言语共生。笔者以为定性基本准确。精神和言语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但是,笔者还要将其顺序调一下,改成:言语与精神共生。精神与言语,哪一面更重要?我以为精神的一面更重要,我愿意把它视为硬币上有国徽的一面。

   定性的工作,必须有充分的学理依据。给语文学科定性,必须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等学科中寻求科学论据。

   首先来看看耳熟能详的马克思的论断,“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换言之,语言是思想身躯的外衣,没有了思想和情感,语言是难以存在的。这一点,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的论述更为具体,也更有说服力。他在其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指出,“智能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必须相互适合。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出了人们的任何想象。”“精神在语言中生下了根,并把生命赋予了语言,就好像把灵魂赋予了它所造就的肉体。”他把精神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比做灵魂和肉体,前者对后者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是先有了生活,有了思想情感,有了交流表达的需要,才产生了语言。就像一个语言障碍者,当他有了某种需要,他“咿呀咿呀”地叫个不停,“咿呀咿呀”就是他最简单的“语言”。这段交际的内容是什么?还是思想和情感。语言只是一个符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能指。

   当然,语言对精神的生长也有其反作用。正如威廉·冯·洪堡特所言,“语言对人的主要影响施及他的思维力量,施及他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创造的力量,因此,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说,语言的作用是内在的和构建性的。”语言对精神的影响是深层次的,语言的构造方式、词汇、句法等特征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类的精神活动。

   其实,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苏珊·朗格的符号语言学,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精神与言语的这种共生关系。所以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应是共生性,是言语与精神的共生,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并存,而且首要的是人文性,而不是工具性。

   在这方面,传统的语文教育似乎比我们认识更清晰。儒家重视诗教乐教,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韩柳主张“文以载道”“文道统一”,都是强调“化育”的功能。“化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共生,言语和精神的共同生长。于漪老师在给佟春丽老师的信中说,“语言文字用来表情达意。‘表’与‘达’是语言形式,‘情’与‘意’是内涵,二者密不可分。离开了情和意,语言就是僵死的符号,表现力、生命力就丧失;离开了语言文字讲情和意,就不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教学进程中,由于对其本质特征缺乏深入理解,往往人为地割裂,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二元对立的浅表性思考习惯作祟。本是融合一体的东西,似乎只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这一点,您要多认真思考。”其情拳拳,其意切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吗?

   把视界放宽一点,看看外国的母语教学。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美国语文教材:《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共三册。初看目录,一定会以为是历史教科书。从“纲”来看,全书六个部分是:“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和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目”亦如此,“国家的诞生”由《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穷理查德的年鉴》《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组成。课文前面的时代故事、背景知识等栏目着眼于传统的阐述,课文后的问题指南、作品累积则紧贴生活,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和提升学生面对生活的各种应变能力。这样的教材编写理念何尝不是人文性的高度体现。置之国内,一些人对以人文主题单元组材的教材尚且大加挞伐,这样的教材能不付之一炬吗?笔者以为,高呼“让语文回归语文”的部分人,不是出于对语文学科的科学认知,不是出于对语文改革起码的尊重,而是对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视而不见,是“育分”的应试思想暗中作怪,这一点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意识到。况且“让语文回归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是在概念上兜圈子,连语文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怎么回归?又怎么教?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科学认知,已经得到了语文教学探索、改革实践的积极回应。笔者在进行课题“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及评价研究”“高中语文读写转化的实践研究”的实践中,通过海量阅读、书册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等一系列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度思考,人文熏陶、涵养积淀,大量积累、积极转化,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显著提升,在淡化应试的情况下,高考语文成绩却显著上升,不能不归功于此,其具体做法在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全文介绍。如果说笔者的那点小尝试、小实践不足为据,那么请看看吴泓老师的改革成果。吴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模块)学习”教改实验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做法,从实践到理论都有所建构,且成绩斐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高中语文教与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推介,足以证明其理论建构已经向实践转化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2003版《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标准》(实验)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1年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为,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对语文学科的定性仍然是保守的、不科学的,特别是后者,时隔多年,对语文学科的属性仍然是含糊其辞,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采取的仍然是折中的说法,这样的中庸之道,是对语文教育的极端不负责任!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可以抛弃语言,可以“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而应经由言语去理解感悟其中的精神情感,再结合精神情感品悟其中的言语之妙,再经由言语内化或创生精神情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理解、体验和精神力量。简言之,就是经过“言——意——言——意——言”的循环提升过程,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如是,算是觅到语文教学的法门。

   他山之石,可以为鉴。反思自身的语文教学,向理论纵深处漫溯,对像“课程性质”这样根本性的问题多作深入的思考,把握规律,寻求方向,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上正道。

  [作者通联:江苏姜堰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