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春妮”的“扮装”】春妮的周末时光
 

【“春妮”的“扮装”】春妮的周末时光

发布时间:2018-12-26 04:24:43 影响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霓虹灯下的峭兵》在话剧舞台与银幕上给千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作品揭示了人民解放军进驻大城市后,在新的形势下,新的环境里,应怎样保持发扬光荣传统,走在时代前列的主题。
  故事发生在我军的一个基层连队,在这个几乎清一色的男人世界里,“春妮”――一位由陶玉玲扮演的军人妻子的出场,自然就成为剧中极具特色的亮点。虽然“春妮”在剧中的戏不是很多,但她的出现使贯穿作品始终的主题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同时,故事叙述与脉络条理也更加生动清晰。因而“春妮”的舞台形象于全剧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常说:“好的化装、服饰有益于角色的创造、发挥,有益于剧情感染力”。回忆起当年在排戏过程中,对这一角色在形象装束上的定位时,陶玉玲老师讲:那时自己还年轻,没有经历过战斗生活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最初的设想曾是较常见的山东或苏北一带的农村服饰,突出的是浓厚的乡土气息。当拿着这一方案征求导演意见时,导演谈了自己的想法:“春妮”不是一般的普通农村劳动妇女,她是一位支前模范,战争中经常在前线做支援部队的工作,半军队、半民兵,还学识字,学文化。在这个戏里如果她能有一件半旧的军上装,一条旧军用皮带等等,那么她的这个特点,她与军队的关系就会在舞台上得到鲜明的体现,……支援部队渡江,山东农民作了巨大的贡献,他(她)们头上的白毛巾,肩上的扁担同样是极具特征的……
  经过导演的启发与帮助,并在大家的共同研究下,“春妮”的装束最终确定为:包头的白毛巾、草黄色的军上装、旧军用皮带、一块红包袱皮、青黑色的裤子、一支扁担及一幅绣着一双鸳鸯的针线荷包(如图(1)注:当年的针线荷包与扁担一时无下落)。这是“春妮”的第一代“扮装”,定位准确,非常符合剧情,符合时代与角色特征。于质朴中又不乏美的表达与体现。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下部队体验生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霓虹灯下的哨兵》公演后引起轰动,“南京路上好八连”名扬天下,毛主席、周总理给予了此剧高度的评价。而由陶玉玲扮演的“春妮”更以其外在质朴恬美的形象,内在勤劳、善良、明事理的优良品德,得到了所有观众的真心喜爱,可以说,“春妮”这个“角色”无论是在表演、服饰还是化装上,都最大程度的达到了作品的要求。
  
  “十年动乱”里,陶玉玲与她的家庭“际遇多舛”,这是众所周知的。
  “xx”结束后,《霓虹灯下的哨兵》重新回到舞台、银幕与观众重逢,许多年轻人也由此认识了 “老班长”“赵大大”“春妮”“陈喜”等。由于此剧所具有的永恒主题,因此在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与演出时,陶玉玲他们经常应邀以《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角色的身份上台表演节目。时逢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我军驻港部队即将出发。联想四十八年前,人民解放军乘胜进驻大上海,从而面临着新的使命与考验,四十八年后解放军亦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进驻香港,面临的使命与考验何其相似。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场慰问演出(徐小凡策划),节目中包括“老班长”“赵大大”“春妮”“陈喜”等这批“好八连”的“过来人”以“爷爷、奶奶”的辈分上台演出送子参军,勉励、欢送驻港部队的文艺节目。陶玉玲特地为“春妮”准备了喜庆的大红牡丹花漂亮上衣,明快的白裤子(图2)。这是有意义的,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尤其是经历了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春妮”于新时代的“扮装”当然不能再与当年相同。那天,陶玉玲他们的节目生动活泼,语重心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官兵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这之后,2003年军委组织的“军人道德组歌”文艺汇演,以及 2004年,为纪念毛主席为“南京路上好八连”题词四十周年,国防部在 -仁海举行的纪念活动,陶玉玲都应邀以“春妮”的身份、“扮装”与“老班长”“赵大大”“陈喜”他们走上舞台,表演节目,慰问部队,得到了广大官兵,部队首长以及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
  陶玉玲老师认为:“《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好作品,之所以能久远流长。关键在于它的主题思想――‘拒腐蚀,永不沾’的传统,在于部队官兵们一贯的、高度的政治觉悟及无私奉献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的传统与精神是要代代相传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