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是演员,请上舞台“充电”等】 演员的诞生冠军
 

【是演员,请上舞台“充电”等】 演员的诞生冠军

发布时间:2018-12-26 04:24:47 影响了:

  是演员,请上舞台“充电”   王国平      刘烨、袁泉演话剧《琥珀》去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这不是说我是他们的“粉丝”,一见到自己的偶像有点新动向就亢奋得不行。关键是我欣喜这两个在影视界有为的青年还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勇敢地向自我挑战。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的话剧《半生缘》。我无以接受那种剧情模式,3个多小时,演员坐在一排课桌旁边,完全照本宣科,轮流对着空气说着张爱玲的话。整个话剧就像大学教授的一堂闷课,中途不休息,还拼命拖堂。最后终于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教授透过厚厚的镜片,说出一句“下课”一样让人体验到解放的快感。
  幸好还有一个刘若英,扛起了整部话剧。她在后台一直沉默,她的解释是曼桢的身世凄惨,爱情悲剧让她高兴不起来。这种情绪要长期积蓄,如果稍微放松就会让她找不到这个人物了。舞台让刘若英光彩奕奕,超越了她的一切表演,她说舞台让她远离了曾经对表演的倦怠。
  这恰好印证了一个观点:对于演员来说,学校深造是“蓄电”,舞台是“充电”,影视则是“放电”。现在,影视成了演员的集中地。但是影视不是演员的,而是导演的。影视表演完了并没有真正完,剪辑师和导演还等着下剪刀。影视表演可以随意,可以笑场,可以一切重来,直到满意为止。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用什么样的景别,组接什么样的镜头内容,配上什么样的音乐,都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很多演员表演完了,在没有看到成片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在这部作品中的表演是一个什么模样。
  舞台话剧就不一样,它是演员的艺术。导演有再高深的思想,都需要通过演员去现场传达。舞美设计再复杂,再“多媒体”,都只是辅助手段,演员的表演才是绝对的主体。演员的语速、呼吸、眼神,都在观众的法眼之下,都参与了剧情。舞台上的演员拥有了对整个剧作的阐释权,而且不可复制,他们需要对台词倒背如流,还要顾及现场观众的情绪感受,他们需要有条不紊,八面玲珑。
  所以真正的演员以登上舞台为荣。中国人认识栗原小卷是通过她主演的电影《望乡》,但是她本人格外强调自己是一名话剧演员。在日本,她有过很多的雅号,但是她对“戏剧界的女王”情有独钟。她认为自己最自豪的一次表演经历是在一天的日场饰演话剧《麦克白》中的邪恶化身麦克白夫人,晚场则出演天真烂漫的朱丽叶,“这才能真正体现我作为专业演员的价值”。
  影视考验演员的演技,话剧舞台锤炼演技。美国演艺界有一句口头禅:在好莱坞电放得差不多,该到百老汇去充充电了。所以艾尔・帕西诺、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些电影巨星经常会到舞台上走走。艾尔・帕西诺曾经说过:“我上舞台是工作,整装待发;拍电影倒是抱有休假的心态,因为我能轻松拿下。”
  舞台表演的难以把握让刘若英感到“每演一场都会丢掉半条命”,让刘烨觉得,“身抗万钧”,但是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们对表演生发一种新的认识,这是一味地在摄影机前搔手弄姿难以体验到的成就感。
  
  徐静蕾:我的爱,与你无关
  刘雪梅
  
  徐静蕾又出大戏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0万的投资。在昏昏暗暗的布光下,讲述了一个悲泣无奈的故事。据说电影刚上映一周,就狂收了四百万,还得了个什么什么电影节上的“银贝壳奖”――电影节的名字太长,实在记不住。总之,人家现在是名利双收,影响颇大。不过,看看由这部电影引发的各种探讨,影片倒是其次,反而徐静蕾通过电影反映出来的爱情观,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不知道是电影的有意炒作,还是徐静蕾的自我标榜,可能都有一点吧。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爱情观不是徐静蕾的首创,前面早就有英雄铺路。徐静蕾的那句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我的爱,与你无关”,就是歌德说的。其次,早在琼瑶的各大电视剧里,许多女人已经持有这种爱情观。如《还珠格格》中的夏雨荷(紫薇她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有句名言:“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可仍然感激上苍,让我有这个可等、可恨、可想、可怨的人。”真可谓是经典啊!而且,她俩的遭遇都有点相似,都是遇到了一个只会留情不会守情的男人。不过,夏雨荷给了那个男人一个赎罪的机会,让他可以在女儿身上得到救赎;而“徐静蕾”因为孩子的死亡,变得更加的极端和残忍。她只在死前寄了封信给那个男人,让男人后悔的时候已经是于事无补。
  这种爱情观是真的女人想要选择的吗?我宁愿相信是一种无奈。相信没有哪个女人会这样期望自己的爱情。爱情观是指一个人对爱情的看法。我们提倡爱情观的多元化,不能做出绝对的价值评判。但是,公众人物的爱情观就不同了,它已经不是一个人的私密。它被公众人物拿出来到处走。所以,拿个标准来衡量衡量就很有必要。在我看来,这种爱情观是极端情况下的产物,徐静蕾的生活也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爱情状况。也有人说,徐静蕾这么年轻就对爱情看得如此透彻,这种冷峻和深入似乎超过了她的年龄,好像这也成了她得奖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宁愿相信爱情的美好。红尘中的善男信女,已经活得异常艰难,有时候宁愿相信些什么来给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的爱,与你无关”不是爱情的纯粹,是爱情的麻醉。相信持这种爱情观的女人,内心充满了无奈。我不反对你的爱情观,但你出来影响别人就不好了。而如果,电影以此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和营销方式,就更加需要考虑考虑。毕竟,生活是美好的,不管对于爱情还是对于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好。
  
  磨出你的棱角来
  姜淑丽
  
  我知道,平日里听惯了“磨去”棱角一类的话,您肯定会对我提出的“磨出”一词儿质疑!且慢,且慢!您先听我说说是个理儿不?
  我说这话儿的时候可是诚恳着哩!因为关系的可是那位被誉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中“最有才华”的导演张扬。一提起张导,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他那憨实可爱的形象。圆脸庞、大眼睛、学生头、休闲装,怎么看都像是个没啥脾气儿大学生!今儿给他提意见,我这心里可真不是个滋味儿。人家虽然“慢产”,但部部都有影响啊!可又想,不都说我们的舆论界倡导百家争鸣吗?我还是鼓足勇气说吧:张扬,磨出你的棱角来!
  1998年,张扬的一部处女作《爱情麻辣烫》成为当时商业电影的典范。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评论界的专家学者,都夸赞小伙子锐意创新的成绩。观众看中的是影片的爱情主题和多位明星加盟,专家们则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大为赞赏。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使张扬的“中戏”出身都成了与那些出身于“北电”的同行们的区别标签。可这其中的讨巧与圆通咋就少人注意呢?   1994年,大伙儿被好莱坞飘来的一部影片《低俗小说》晃花了眼,鬼才昆汀・塔伦蒂诺用迷宫般的叙事结构制造了电影叙事的传奇。大开眼界的国内舆论界大张旗鼓进行了宣传,起了多大作用看看九十年代中后期“第六代”们纷纷借鉴的成绩就知道:李欣《花眼》和《谈情说爱》、金琛《网络时代的爱情》、章明的《巫山云雨》、阿年的《呼我》……适时奉献的还有借鉴改进的“麻辣烫”式影片《爱情麻辣烫》。甚至,张扬又在30集电视剧《缘分天空下》中,也走了分段叙事的路线。看来,张扬的流于风向也是成功的元素之一。
  您可能觉得我有些偏激吧?可畅所欲言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的一种表达啊。张扬后来执导的《洗澡》和《昨天》也获了奖,前者被评论者委以文化拯救的重任,后者则是以“真人真事”作为影片的诉求。追求思想上的深度也好,追求形式上的花哨也罢,都是时世所需嘛,我不多言,可几部作品都拍下来了,怎么愣是没有自己的特点呢?对,他的影片缺少统一的风格,缺少个性!你看人家张艺谋,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张氏作品。个性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个性是真正的艺术所最不能容忍的!一直在商业与艺术间寻求中庸之道,就成了“飞不高,跌不着”的电影匠人,“最有才华”委实成为过誉之言了。记得张扬曾说“个人风格我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形成,需要更多的电影,更多的尝试。”今年张导又一部作品《向日葵》即将盛开,这次张扬能够“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吗?我期待着,但也怀着深深的担忧:国产电影,你还有多少市场能够拿去尝试?!艺术要封杀平庸,棱角才是彰显的灵魂。
  您看,我说的在理儿的话,你是不是也要随我高呼呢?
  
  
  第六代的异类
  刘明霞
  
  有说到张扬,很多人脑海中闪过的第一形象就是一个长得圆乎乎、肥嘟嘟,但是很安静,也很可爱的大男生,这个生于60年代后期的导演外表有一种其它同龄人身上很难察觉的童真气息,这个形象和他“肆意”的名字反差很大,两者之间似乎很难挂上钩。但就内里而言,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很张扬的人,其言谈举止和作品表现出来的气质和他的名字“惺惺相惜”,极为贴切。
  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他有着第六代的共性:偏爱城市和现实题材,喜欢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命运在命运的展示过程中,坚持自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努力寻求各种不同的,甚至是近乎偏执的个性化表达方式。谈到经常被批判的极端表达方式,他还有几分得意,他觉得极端没什么不好,甚至认为很多好的艺术作品就因为极端,才成为经典,所以,他觉得每个人坚持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言语间骨子里个性的张扬展露无疑。他既有的几部作品,无论是讲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都市人七情六欲的《爱情麻辣烫》,描述亲情的《洗澡》,还是描写反叛和回归的半纪实电影《昨天》,每部的艺术表现方式都截然不同。他不愿意自己被定位,在每部作品中,他都试图有所改变,力图有所突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年轻的导演根本说不上什么风格,有的只能是不断的尝试,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就足够了。
  尽管如此,张扬和其它的同代导演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他是第六代中少有的艺术、商业两讨好的导演。 第六代常以“孤芳自赏”和“自恋”而著称,他们追求一种抛弃观众,完全自我的表达,视商业为洪水猛兽。与他们不同的是,张扬从不因为追求艺术探索和个性化的表达而避讳商业,相反,他总是试图在商业和艺术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而不是一味的沉湎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自恋的无法自拔。一个很简单的表现就是,他的每部作品在获得艺术好评之外,也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而其它很多同代导演的作品,基本都是国外频频获奖,国内屡屡遭禁,观众连近距离接触它们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理解和感悟了。对此,张扬的理解是,电影不是个人化的行为,作为导演,必须考虑市场,观众和自己的投资方,要对他们负责。同样,面对各种对马小刚商业电影的批评,他坦言,冯刚的思路是正确的,值得国内的导演好好学习,因为走商业化道路没有什么不好,拍出的电影观众爱看,有市场,那就是成功。
  骨子里第六代反叛和个性化表达的基因,和外在不失个性进行自我创作的表现共同成就了张扬,成就了这个能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自由游走,最终也被我们记住的大男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