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海派情景剧的缘起缘灭_海派情景剧
 

海派情景剧的缘起缘灭_海派情景剧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1:46 影响了:

  海派情景剧的前世今生      情景喜剧,又称处境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被认为最早出现在美国广播的黄金时代(1920年~195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浙渐被接受。如今在很多国家,情景喜剧已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中国的第一部情景喜剧是由英达导演、1993年首播的《我爱我家》。1993年后,各地又出现了方言情景喜剧。在上海,这种与滑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方言情景喜剧又被称为海派情景剧。进入21世纪,以尚敬为代表的“新式”情景喜剧出现。
  方言情景喜剧在方言流行的范围区域内,长年创收视佳绩,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比较著名的有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冲》、广东的《外地媳妇本地郎》、西安的《西安虎家》以及北京的《追着幸福跑》。
  上海最早出现在荧屏上的方言情景喜剧,是1994年开播的被命名为“海派情景喜剧”的《老娘舅》,此后,《红茶坊》红极一时,《七彩哈哈镜》和《开心公寓》也一度拥有各自的观众群。从1 994年至2010年的15年里,《老娘舅》续集《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以及《新上海屋檐下》、《从头开始))、《缘来一家门》、《婆婆妈妈》、《阿木林》、《开心喜福会》、《噱战上海滩》等10多部海派情景喜剧又先后占领上海荧屏,各领风骚。其中《开心公寓》播出700集,《老娘舅》和《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共播出1000集,播出量之大,均属全国范围罕见。而出演过情景剧的滑稽演员从大舞台走上小荧屏后,也是名声大噪,成为最红的电视明星,身价飙升。2011年,海派情景喜剧开始在上海荧屏消失,它的由兴盛到匿迹,可以说是整整走过了一个轮回。
  
  滑稽和电视娱乐节目特点之比较
  
  海派情景喜剧是滑稽和电视娱乐节目互相倾慕的结晶。如果比较一下滑稽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同,我们便可以发现,滑稽源远流长,从其发展历史看,滑稽具有这样的特点:它的根基在底层老百姓,生活在底层老百姓,情感在底层老百姓,它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现实。
  无论被称为“滑稽三大家”的江笑笑、王无能、刘春山,还是滑稽大师“姚周”(姚慕双、周柏春),或是当今滑稽领军人物王汝刚、新时代“海派清口”周立波,他们均出身于上海的普通市民家庭,他们善于捕捉上海市民生活的热点,用百姓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社会现实,用百姓喜爱的情感模式表达百姓的喜怒与哀乐。许多优秀作品,无论是《调查户口》,还是《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也都是当时上海市民特有的生活和境况。同时滑稽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现实。“滑稽三大家”之一刘春山的表演就以快口著称,妙语如珠,即兴表演尤佳,常把当天报载新闻编成段子演唱,被当年观众冠以“潮流滑稽”称号。抗战时期,杨华生、张樵农还参加抗敌演出队进行抗日宣传演出。在时隔80年后,如今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仍与前辈艺人的“潮流滑稽”有某种历史的巧合,他关注买了房子背上沉重债务的“房奴”现象,表达了房奴的无辜无奈,并用“海派清口”特有的逻辑和自嘲方式解决困境。因此可以说,滑稽的成功就在于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反映百姓生活,符合群众的情感路子。
  滑稽戏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拿来主义”的艺术手段和善于利用最新的传播方式。滑稽是上海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鲜明地体现出海派艺术的特征,形式不是凝固的而是开放的;它海纳百川、广采杂糅,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同时滑稽还善用最新的传播方式,如滑稽大师“姚周”(姚慕双,周柏春)就利用当时最红的传媒――无线电(电台),每天在电台演出,说学做唱,因此声名大振。王汝刚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台节目《滑稽王小毛》初露头角,并于九十年代在海派情景剧《红茶坊》中家喻户晓。而如今的周立波,更是利用现代传媒,“海派清口”通过卫视平台、网络传遍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区。
  滑稽戏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天才的滑稽演员对滑稽戏创作贡献极大。某种意义上说,滑稽的时代是由天才的滑稽演员创造的,他们不但具有无法拷贝的喜剧风格和天赋,并且都具有极强的创作能力。前辈滑稽艺人无疑都是“编导演”集一身,演出时连本子都没有,只靠师父说说戏,或给一个提纲就开演了(幕表戏)。那时江笑笑、鲍乐乐就曾出版过《江鲍笑集》(四集),其中第一、第二两集就收有104个作品,以后“姚周”、杨华生等也创作了不少段子。1960年后,滑稽虽有了专业的编剧、导演,但滑稽演员同样参与二度创作。王汝刚的很多独脚戏虽说是编剧编的,不过剧本可能只有“两张纸”,演出却是二十分钟,可见滑稽演员的二度创作力度之大。当然反过来说,没有编剧的“两张纸”,滑稽演员也就没有二度创作的依托。同样,我固然相信周立波所说“海派清口”是他的创作,但假若没有关栋天的策划创意,“海派清口”至少是难以顺产的!
  优秀电视娱乐节目的特点,说起来首先是语言,演员(主持人)必须要有鲜明幽默的语言风格。其次是手段,娱乐节目的发展就是“拿来主义”的结果和“喜新厌旧”的过程。第三是内容,娱乐节目用有趣的视角来察看普罗大众司空见惯的生活,并用有情义的方式去演绎它们。第四是资源,节目团队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资源。第五是价值主张,即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鞭“假丑恶”,扬“真善美”。
  从上可以看出,滑稽和电视娱乐节目的结合是有牢固基础的,二者的共同点包括了价值取向,取材内容和行业标准。
  而二者的差异是娱乐节目缺乏优秀的、还没有大红大紫且“请得起”的演员而名气还不够响、且身怀才能的滑稽演员则缺乏一个快速传播声名的节目。
  因此,海派情景喜剧就是滑稽和娱乐节目相互信任、倾慕和需要结合的产物。
  
  海派情景喜刷的得失与成败
  
  海派情景剧带着滑稽和娱乐节目的优势出现在上海荧屏,它一经播出就得到百姓的喜爱,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收视率屡创新高,广告商也纷至沓来。如《开心公寓》节目在全国60家电视台播出后,剧本甚至远销越南国家电视台;滑稽演员更是因出演情景剧声名远扬,红遍江浙沪,商演的身价也是扶摇直上。我们可以看到,15年中,海派情景喜剧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它的内容始终贴近市民生活,关注社会现实,符合百姓情感。如《老娘舅》中滑稽演员李九松演的老娘舅心地善良,但爱管闲事,常常好心办错事,让人啼笑皆非,但最后的结局总是令人感到温暖。《开心公寓》则是关注股民、单亲子女、下岗、动迁等一系列社会现实,并通过喜剧方式解决困境,让百姓宣泄郁闷。
  海派情景剧最初的成功,让它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优秀滑稽演员资源,当今滑稽界几乎所有的优秀演 员都曾涉足过海派情景剧。如李九松、嫩娘、钱程、毛猛达、陈国庆、姚祺儿、钱懿出演《老娘舅》;王汝刚、龚仁龙、吴爱艺出演《红茶坊》;舒悦、计一彪出演《开心公寓》;王辉荃、毛猛达、谭义存、潘前卫出演《七彩哈哈镜》;周立波出演《噱战上海滩》。而滑稽老演员吴双艺、王双庆、童双春、筱声咪、李青、王双柏、蔡剑英更都是海派情景剧的常客。所以说滑稽历史近90年,海派情景剧所拥有的优秀演员数量是前所未有的,滑稽艺术的“拿来主义”和电视节目的“喜新厌旧”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合拍的结合点。
  但是海派情景剧的繁荣并没有能坚持下来。1994年以《老娘舅》为代表的海派情景剧诞生后,在2004年达到高峰,当时就有六七档大小不一受欢迎的海派情景喜剧。但是从2005年起,“诸侯割据”的态势结束,大小情景剧变为二家独大,《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和《开心公寓》开始日播,原想集中优势兵力开出两艘情景剧航母,却在日播一年后,由于耗资巨大,无奈2008年又改回周播。到2009年,荧屏只剩下《噱战上海滩》孤身作战。2011年,海派情景喜剧正式落幕。15年中,海派情景剧从盛而衰,其中的缘由的确值得思考。
  首先是海派情景剧不重视建造自己独有的“荧屏笑星”孵化器,“拿来主义”最终造成人才匮乏。由于海派情景剧崇尚拿来主义,它并不着意建立“荧屏笑星的孵化”体制,只是轻松“拿来”滑稽的优秀人才。但随着演员太红没时间演情景剧以及年老演员的告退,滑稽界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了情景剧演员的质量。
  其次是单单追求收视率令创作浮躁,偏离了反映生活,反映民生,关注社会现实的轨道。有人开玩笑说“收视率是条狗,它追得电视人连撒尿的时间也没有”。确实,海派情景喜剧的最后一部《噱战上海滩)),为了抢占收视率,它的主题内容多是骗子戏、流氓戏、捉奸戏。短期看是有收视率,但长期来看,则是偏离了老百姓生活的轨道。这其实也体现出策划编剧思路的狭窄,失去了最初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手段,也由此产生了大量低质的海派情景剧让观众“由爱生厌”。尤其是在没有经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2005年起开始一年520集的日播,让演员和编剧的问题提前暴露,被稀释的海派情景剧最终遭遇观众的诟病。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一个节目样式的成功,是需要众多合力的,而一个节目样式的失败,则只需要一种力量就足够了。
  15年海派情景喜剧走过一个由盛转衰的轮回,下一个15年又会怎样呢?海派情景剧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再出现呢?我们期待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