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干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干预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8:26 影响了: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机体障碍,包括学习问题、注意困难及情绪障碍问题。从其产生原因来看,来自于家庭、父母等方面的因素对其能否适应以及何种程度适应具有重要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爱的教育以及科学的干预体系健康加以实现。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问题 表现 干预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是学龄期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很多青少年上小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易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用的标准和定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据国外统计:约20%的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调查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患病率分别是5%~10%,男女之比约为2∶1。
  2.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青少年多动症,发生于青少年时期,与同龄青少年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多动症多在3岁左右起病,但多数到7~10岁时才被诊断,9岁最为突出。我国青少年患病率在�1.3%�~13.4%。
  3.情绪问题
  抑郁是常见的负性情感,一般报道20%~30%的青少年中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在8岁以下青少年中很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女孩一般多于男孩。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青春期前的青少年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学前青少年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升为4.7%。另一份调查显示,在7~12岁青少年中,只有1.2%是抑郁症,而有悲伤体验的青少年则占17.6%。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长采取严厉、专制、溺爱、放任的态度,都会影响亲子关系,或破坏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正常感情联系。不良教育方式与青少年少年行为异常、焦虑、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
  2.亲子冲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有爱、信任、鼓励、支持的态度,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形成信任感、安全感,避免人际焦虑的发生。而在家庭因素中,频繁的亲子冲突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增加,例如孤独、无助感,人际交往焦虑,自卑心理等。研究发现家庭、婚姻和亲子间的冲突,会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堕落感和自杀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无数的研究表明,亲子冲突的增加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学业成绩的下降、行为不良的上升、违法犯罪、酗酒、吸烟、**等行为发生率的上升。
  3.父母的教育水平
  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孩子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内容。调查显示,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其子女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等因素层面越低;反之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子女往往在上述因素上表现明显。对于上述差异,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父母,家庭生活环境更加民主,在子女教育方法上更具有科学性,父母自身也具有更好的示范作用。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家庭,通常缺少和谐的、轻松的文化氛围,父母教育常处于放任自流和专制的两个极端,缺少对孩子的示范效应,往往会造成子女的心理脆弱而固执。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1.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指孩子家庭的结构、家庭气氛、经济背景等,它影响到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中解释人际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自身的角色定位。消极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用一种灰色心理去应对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冲突而不是积极应对这需要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积极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与家长的互动平台,例如家长会、报告会、座谈会等,以此来了解孩子家庭背景、孩子的家庭表现,并及时把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反馈给家长,针对出现问题共同需求解决方法。而学校环境则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因为一个孩子人格形成最为重要的时期就是学龄期。所以,学校在日常教育中除了关注知识的输入,还应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出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最为持久的影响因素,不当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平的伤害。基于社会环境的某些不可抗因素,家长、学校应当做好外围工作,尽可能的使孩子远离不当环境,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抵御外围丑恶现象的侵袭。
  2.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实施爱的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就是爱的效应。罗森塔尔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积极暗示能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重要的作用,帮助个人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以期待和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从而激起学生幸福、欢乐和奋发向上的主人翁意识。由于孩子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年时期的经验直接影响到他们以何种方式去看待周围世界,去解释身边的现象。因此,爱的教育会使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保持青少年学生情感的健康。
  3.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建设必须涵盖以下两个基本层面:
  第一,形成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即学校、社区、家庭三级心理教育互动体系。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疏导站),开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专用信箱、QQ群等信息通道;社区和学校相配合,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以及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化水平。家庭成员是青少年最为密切的接触者,因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应在日常生活者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关注其生活态度、方式等的变化,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矫正问题。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家庭成员应密切配合学校或是心理专家开展救助活动,保障矫正效果。
  第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由于青少年多为在校学生,所以学校和教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和主体。其中,小学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主,但中学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对于专职教师,其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背景,甚至要经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职业技术水平认证以及相关各项培训,持有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证书,以此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 (3):298-304.
  [2]石兰蕊.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调适[J].教学与管理,2010,(3):41-4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