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3:25 影响了: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摘 要]:在授予学生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法运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跨语言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文化导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实施这一策略,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英语,理解汉英文化中的不同和特色之处,从而使学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所有以中文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无可厚非的应归属为第二语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反映文化的任何内容,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导入
  
  1.文化差异是理解文化的绊脚石
  同一句话,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应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说话双方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又比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2.文化导入是理解不同文化、达到不同语言交际的关键
  “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授予学生基础的语言运用方法,还应该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英语的内涵。
  
  二、文化导入所涉及的方面
  
  1.宗教信仰方面
  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但是在学习单词God的时候,会出现并举例出一些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如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Oh, my God(哦,我的天哪)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语。出现这些跟God有关联的内容,不可跨越地应该及时地导入相关的语言文化。那是因为欧美人信奉***,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这也正是中西宗教文化不同的信仰而体现的语言差异。
  2.颜色含义方面
  同一种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种不同的含义,甚至是表达出相反的意思,在这略举两种颜色区分一下。
  (1)黄色。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代表权威、威严,在中国人心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天子,普通百姓不能随便使用黄色,传统上是皇族专有的颜色。例如,在汉语中有“黄袍加身”一说,指的是为人之上,做了皇帝;“黄榜”是天子的诏书等。而在西方文化中,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的颜色,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yellow press黄色书刊,要在这里注意,yellow并无淫秽色情之意,只有低级庸俗的意思,因而不能等同于汉语中的黄色书籍,yellow pages指商店、饭店、商户和机构的电话簿,书页是黄色的,也需要注意,这个yellow pages并没有汉语是“黄书”的意思)外,主要表示卑鄙、胆怯,如①yellow dog卑鄙的人;②yellow-livered胆小的。
  (2)蓝色。中国人喜欢蓝色这一大海与天空的自然色,把蓝色与美好的遐想、憧憬联系起来,因此蓝色在中国文化中给人“恬淡宁静,意蕴深远,心旷神怡”的联想,如说“蓝色的梦想”,指美妙的梦想、梦寐以求的东西。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英语中blue一方面具有“忧郁,伤感”的联想意义,常与心情不好有关。例如,He was blue over his dismissal的意思是“他因被解雇而情绪低落”。in a blue mood和having the blues指难过,沮丧和抑郁。Blue Monday指“沮丧的星期一”,a blue fit表示非常不满,震惊或者气愤。另外,blue是一种高贵的颜色,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出身贵族或王室。例如,blue blood指贵族血统。
  3.日常文化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起源和发展的不同,导致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在这以“隐私”和“打招呼”为例。
  (1)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2)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比如,他们会习惯说“A good day, isn’t it?” “How are you ?”“Hi, how is going on?”等等。
   4.习俗的差异方面
  不同的文化中都蕴涵有习俗,在学习cake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提到一句 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小菜一碟)。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长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下,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的意思。但是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意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
  5.动物方面
  对动物的好恶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正如刚开始时所提到的龙(dragon),还有两种动物也经常会碰到。
  (1)狗。狗在汉文化中却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它被人看作是“低贱”的代名词。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腿子”、“狗头军师” 、“狗急跳墙”;英民族喜爱宠物,狗是他们最喜爱的宠物之一,他们认为狗很忠诚。英文中,有关狗的词语大多没有贬义,如“居于高位” be top dog;“幸运儿” a lucky dog。
  (2)猫。中国人喜欢猫,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人们厌恶它,所以She is a cat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以上五方面,在文化导入内容中仅为其中的一部分。要求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注意语言教学,而且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三、中西方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文化创造力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有利于知己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变成“哈韩族”、“哈日族”、“哈美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3]孙丽元.从喻体看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吴大荣.常用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贵州民族学院党报,2003,(6).
  [5]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85.
  [6]彭晓蓉.从学习汉英习语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J].宣传与文化,1999.5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