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分析和评估大学商务英语教材中所设计的目标语言输出的机会】大学商务英语教材
 

【分析和评估大学商务英语教材中所设计的目标语言输出的机会】大学商务英语教材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3:02 影响了:

  [摘要]目标语言输出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教材承载着教学的内容,教材的设计是否与时俱进地反映出当代流行教学法对目标语言输出的重视,对于教材的发展、教学方法在教材中的体现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三种系统的教材评估方法:印象法,清单法和深入法,探讨商务英语教材中英语输出机会的数量和这些机会的种类,结果是:一本国内教材《商务英语(第一册)》和一本国外教材《新视野商务英语(上)》都提供了大量的和多样的英语输出机会,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达到流利和准确使用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目标语言输出 商务英语教材 教材分析与评估
  
  一、背景介绍
  
  斯婉(Swain)提出可理解性输出假设,认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不仅需要充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更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即输出所学新语言形式的机会,并可以被其他说该语言的人所明白。当学习者不得不做出努力来确保他们的信息已经被传达出去(推出式输出)的时候,他们就更加注意自己输出的语言和流利使用该语言的人语言之间的差距,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的语言习得。
  然而,中国传统英语教材强调听、读(语言输入、获得)技能过于说、写(语言输出、产生)技能,在中国比较传统的注重语法学习的语言课堂上,并没有给学习者提供多少语言输出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学习者提高说、写能力。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者需要整全而综合的语言能力,而不仅是语言知识。
  综合考虑目标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和教材的影响力,本文详细地考察教材所设计英语输出的机会,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和评估:(1)教材所设计的语言输出的机会的数量。(2)这些语言输出机会的类型。(3)教材中提供给学习者的使用目标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机会。
  
  二、理论框架
  
  目标语言输出的三个功能,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假设和其他关于语言输出的假设,说明了语言输出的重要性。而不同分类方法展示的语言输出各类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详细剖析了语言输出在语言学习中起到的作用。
  目标语言输出对学习者是重要的:(1)输出给学习者机会测试他们对目标语言的假设。 (2)把学习者从第二语言习得的初级阶段推向准确的语言输出。 (3)促使学习者恰当、连贯和合宜地表达意思。
  斯婉(Swain)认为,输出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提供了更加活跃和负责任的机会。她提出目标语言输出的三个功能:(1)输出促进了学习者对语言的注意/触发,增强自我意识感,即促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和登记语言的输入,使输入变成吸收性语言。而对自身语言问题的认识,强迫他们关注自己表达出来的意义,这样才能成功地传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义。(2)语言输出是一个对语言理解力和语言成型程度假设的测试。学习者在他们的语言输出中尝试新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延展中介语,测试什么样的语言输出可以被理解、可以达到实际交流的目的和需要,怎样的不能。(3)当学习者反思自己输出的目标语言,并且试图很好地表情达意时,元语言功能就扮演着沉思的角色,也就是学习者在对所得到的语言形式、结构和其他方面知识的琢磨和分析中起着反省的作用。
  埃利斯(Ellis)提出语言输出所扮演角色的两种假设:(1)营造语言技能的假设。这就是说学习者首先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和各语言项目,然后逐渐在练习中使用所学,是其在自己的语言中自动化。 (2)语言输出的假设。埃利斯(Ellis)把语言输出分成语言形式附加校正的输出和可理解性输出。语言形式附加校正的输出假设是指学习者在语言输出中尝试使用所学语言规则和项目,然后从其他说话者直接或间接的反馈中去肯定或驳斥自己的语言使用和意义表达。而可理解性输出指稍微高于学习者当前熟练程度的推出性或逼迫性的语言输出。斯婉(Swain)认为在这种可理解性语言输出中,意义和句法的准确性都是被看重的。埃利斯说:“有必要迫使学习者提高他们语言产出的准确性,这样才能让其他人明白他们的意思”。在这种输出中,学习者有机会去尝试新学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他们练习意义的流通、轮流发言和管理语言反应,也有机会意识到他们想说的和能够说的之间的差距,鼓励他们使用完整的句子、甚至扩展话语,总之,这种输出机会给了学习者使用语言表达可被理解的意思的机会。
  对于语言的输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归类方法。朗(Long),斯婉(Swain),怀特(White),赖特伯(Lightbown)和其他人(others)论述到:(1)关注语言形式的输出。(2)从理论、研究和教育学意义的观点来关注语言意义的输出。
  埃利斯(Ellis)使用互动程度来归类语言输出活动: (1)互动式语言输出活动要求参与双方之间双向的信息流,比如自由交谈。(2)非互动的语言输出活动仅仅要求从一个参与者到另外一个参与者的信息传达,比如教师为中心的授课。(3)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活动给学习者提供受限制的信息流通权利,比如演讲和之后有限时间和范围的提问。
  理查兹(Richards)把语言活动分为:(1)注重精确度的活动。这种活动关注语言使用中正确例子的构成,常见于一些典型的课堂语言中。(2)注重流利度的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自然的语言使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是隐形的。而在教学法的领域中,介绍、练习和产出成为语言教学的典型过程,而练习和产出被视为两个阶段的语言输出,练习阶段的活动指受控制的语言规则和形式的重复和有意识的学习,看重精确度。而产出是自由的、真实的交流,更看重流利度。
  基于对目标语言输出的理论和重要性研究,理查兹(Richards)认为语言活动应当给学习者提供三种机会来帮助他们发展好的交流技能,同时获得高水平掌控语法的能力,并且降低习惯性的语言错误,这三种机会是:(1)在接受语言输入中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语言特征的表现形式。 (2)将学习者在接受语言输入时注意到的语言特征与他们自己的心理语法进行比较,认识到这些语言特征和他们自己知道的语法之间的“间隙”。(3)把新获得的语言特征整合到自己的心理语法中去。
  综上,我们看到语言输出是促进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言的有效方法,而且不同的输出方式和程度促进不同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应当在语言教学中体现出来一定数量和各种类型和程度的输出。而教材作为内容的承载体,在众多语言学习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学习就意味着读教材”(袁Yuen, 1997)。商务英语教材担负了给英语学习者提供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方法以及文化、商务背景知识的双重任务,更加要求真实性和时效性。商务英语的学习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基本实战技巧,准确地使用英语,流畅地在真实的商务情景中表达自己,所以商务英语教材中更加需要给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出机会,来促进学习者恰当、合宜并连贯地使用英语。
  
  三、原始研究资料
  
  本次分析评估涉及了四本近几年出版的商务英语教材。两本国内设计的教材是:(1)卢长怀,孙红英,《商务英语技能实战(上)》,2003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商务英语》编写组,《商务英语(一)》,200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两本国外设计的教材是:(1)玛斯库(Mascull),《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必备(中)》,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2)罗宾斯(Robbins),《新视野商务英语(上)》,2003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四、研究方法
  
  麦克格雷斯(McGrath)提出了用于教材分析和评估中不同层次或者阶段的三种基本方法:印象法,清单法和深入法。
  1.印象法。帮助读者获得对教材广泛但表面的认识。
  2.清单法。使用一系列项目来分析,进行比较、鉴别和查证,使读者对教材在一些具体方面有一定认识。麦克格雷斯(McGrath)提出了清单法的四个优点:一是系统性,可以考虑到所有重要的原理。二是高效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纪录到大量的信息。三是便利性,清单的形式可以方便地对比各项数据。四是清晰性,清单给决策制定提供了一个共有的框架。修改后的利特尔约翰(Littlejohn)清单在本文中被用作研究手段对教材进行精密分析。
  3.深入法。“超越出版者和作者表面所宣称、描述的性质,深入研究潜在而根本的学习方法的假设,或语言材料所基于的价值,更大范围的说,就是研究这些教材是不是达到了他们的出版者和作者所宣称的设计目的”。这种深入法也“探讨内容(大纲)和活动的选择和先后顺序,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信息的交互和分配,以及对从印象法和清单法中收集到的信息再次审议”。而深入法,则使用清单法得出的分析结果对特定项目进行深入的评估。
  本文中,首先使用印象法对所选四本教材进行整体和全面分析,然后使用清单法详细分析每本教材中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中所有的活动中预言输出的数量、各种类型和程度。之后再用深入法评估清单法分析所得出来的信息,来回答教材中所设计的语言输出机会的数量和种类的问题。评估的结果给了四本教材在语言输出机会方面一个进行比较的基础。
  
  五、结论
  
  评估和比较的结果显示如下。
  1.《新视野商务英语(上)》的第四和第七单元中一共有91个语言活动,其中有64个活动提供了语言输出机会,这个数量几乎是其他三本教材中提供语言输出机会活动的总和。而按照百分比排列,《商务英语(一)》中提供语言输出机会的活动占到总活动的82%,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新视野商务英语(上)》是70%,《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必备(中)》以43%排到第三名,而最低百分比的是《商务英语技能实战(上)》的28%。
  2.《商务英语(一)》和《新视野商务英语(上)》比《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必备(中)》和《商务英语技能实战(上)》提供了更多类型的语言输出机会。《商务英语(一)》和《新视野商务英语(上)》给学习者设计了个人、伙伴和团队活动;学习者不仅有机会说、写词/短语/句子,而且有机会说、写话语;学习者在活动中从教材或其他学习者或这两者中获取信息,包括学习者个人信息或观念;双向的信息流动,迫使他们去自由地使用目标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尤其当他们需要交流关于个人信息和真实生活内容时,他们更需要想办法使其他人明白自己,所以这些活动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贡献更大。这两本教材中的活动还涉及虚拟的、真实的、语言学项目,元语言学评述(这种需要帮助学习者通过对语言运用、语言形式结构、或者意思的评述、评论,更加清楚这些项目,来塑造他们的语言技能)等等。在不同的活动中,学习者有时需关注意思的表达,有时需要很准确地语言形式,有时则需兼意义和形式。有些活动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不依据任何范本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有些活动要求学习者使用精细定义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而且这两本教材中的活动比起另外两本涉及到更多心理上的操作,可以帮助保持学习者对活动的兴趣。而《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必备(中)》中的活动没有给学习者自我表达的机会,学习者没有机会说出词/短语/句子,也没有什么活动涉及学习者的个人信息或者观点,而且学习者也没有机会做团队活动。《商务英语技能实战(上)》中的活动没有给学习者写出话语,语言学项目和元语言学评述的机会,而且学习者也没有机会进行团队活动。
  3.《商务英语(一)》中有将近一半的语言输出活动是交际活动,这是四本教材中最多的。《新视野商务英语(上)》中的交际活动将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两本教材中的交际活动都是六种,比如角色扮演,信息缺口,商议谈判,进行调查,语言功能/观念,问题解决等。在《商务英语技能实战(上)》中,只设计了角色扮演,语言功能/观念和商议谈判这三种交际活动。《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必备(中)》中就更加有限,只有角色扮演活动。
  综上所述,《新视野商务英语(上)》中设计了最大数量的语言输出活动。而在所有需要语言输出的活动中,《商务英语(一)》中迫使学习者产出目标语言达成交际目的的活动最多,《新视野商务英语(上)》在这一项上排名第二。这两本教材都包括六种交际活动,比其他两本教材中需要语言输出的机会种类多。
  
  六、本文的意义
  
  (1)可帮助读者意识到目前出版的教材中所设计语言输出的数量和类型。(2)可以给习惯于教材中丰富的语言输入的教师、学习者、教材设计者和开发者一个关于语言输出机会的类型和各种交际性活动的展示。(3)可以给国内一些商务英语任课教师一个区分教材适宜性的一项根据,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需要和比较这些教材后进行教材选择,或设计出替代或补充活动。(4)藉着分析,提醒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促进语言输出的认知,并且给学习者更清楚的指示,引导他们输出目标语言。
  
  七、局限性
  
  清单法只能有限地察看教材中的内容和数量,不能涵盖这些活动在实际课堂上的使用情况,本文不涉及课堂层面的具体使用情况。每本教材中只有两个单元作为样本被包括在这次研究中,其他单元还有其他各册中的活动没有包括,也许在其他各册或单元中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语言输出机会。另外,即使教材中设计了大量语言输出机会,也不能保证学习者成功获得说和写的技巧。
  
  八、对教学的启示
  
  教材中语言输出的机会应当是多种形式的,而且交际活动也应当多样化。应当迫使学习者输出目标语言,因为这种输出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问题。具体到课堂教学层面,应当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和课堂情形采用、替代和补充一些活动。
  
  九、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更多教材可以用此方法来分析和评估。
  
  参考文献:
  [1]Swain, 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In S. M. Gass & C.G.. Madden (Ed.),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2]Swain, M. (1995).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 Principle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Long, M. H. & Robinson, P. (1998). Focus on form: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Swain, M. (1998). Focus on form through conscious reflection. 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White, J. (1998). Getting the learners" attention: A typographical input enhancement study. 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Lightbown, P. (1998).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in focus on form. 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Ellis, R. (2001). Non-reciprocal tasks, comprehens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M. Bygate, P. Skehan & M. Swain. (Ed.), 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9]Richards, J. C. (2004).Jack Richards: Questions & answers. Retrieved April 7��th
  , 2005,www.省略.
  [10]Yuen, K. (1997). Review of Allwright"s (1981) paper "Why use textbooks?"Bed assignmen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1]McGrath, I. (2002). Materials Evaluation and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2]Littlejohn, A. (1998).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side the Trojan Horse. In B. Tomlinson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